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95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職場生活

「我覺得哥嫂都沒好好照顧失智的爸爸...」醫師勸長照裡不同居的家人們:照顧不是出錢的人最大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患者老張先生的女兒張小姐,她一大早就守在門診區,想趕著在其他人出現前和我說話:「陳醫師,在我爸跟我哥來門診之前,請讓我先和你聊聊好嗎?」既然時間尚有餘裕,我就請她進診間坐著說。

日期:2023-09-06

產業時事

借鏡日鐵十年成功經驗 罹難家屬、專家投身推動 外部監督三大任務曝光 助台鐵安全改革

交通部邀請日本福知山線事故罹難者家屬、專家學者來台交流,分享鐵路安全改革經驗;台灣歷經普悠瑪、太魯閣重大事故後,終於成立「外部監督委員會」,這股力量能否推動台鐵改變成真?

日期:2023-09-06

投資理財

「不是已全面限定繼承,為何超過爸爸遺產的債務也要我還?」律師真心勸:辦理繼承這1動作不要省

過去常聽到父債子償的故事,例如孩子一出生就背負父親幾千萬的債務,永無翻身的一天。這件事在民國98年6月10日,民法改成「概括繼承限定責任」(全面限定繼承)後就不再發生了。當時民眾一片叫好,認為是德政。然而律師看過太多誤會此制度的當事人,以為從此限定繼承不用辦,後悔當時沒有辦理拋棄繼承或是陳報遺產清冊(即限定繼承),緣由為何呢?一定要陳報遺產清冊嗎?讓律師說明清楚!

日期:2023-08-31

保險稅制

邱瓈寬恩師遺囑「一毛都不給家人」,二審逆轉判有效…律師3建議:這樣做才能把錢留給想給的人

知名製作人「寬姐」邱瓈寬的恩師裴祥泉於8年前病逝,生前立下遺囑「家裡人一毛錢都不給」,並將逾2億元遺產分給愛徒邱瓈寬、製作人楊智明,引發爭產風暴,裴的弟妹們不滿,興訟訴請「確認遺囑無效」,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裴祥泉遺囑無效,邱瓈寬不服,提起上訴,二審高等法院改判邱瓈寬逆轉勝,即遺囑有效,本案還可上訴。高等法院審理時認為,裴祥泉預立遺囑時,已將擔任遺囑見證人的陳、謝二人排除於受遺贈者之外,且遺囑載明「我孤家寡人,沒家庭,也沒什麼好留戀的,家裡人一毛錢都不給」,自不宜無視裴祥泉立遺囑時之真意,漠視其於遺囑前言所表示「家裡人一毛錢都不給」心願,反使其遺產全歸其法定繼承人取得,因此判決遺囑有效。為什麼都立了遺囑,還是不能按照心意分配遺產?究竟要如何把遺產,留給想要給的人?(原文刊載於2023/3/31,更新時間為2023/8/23)

日期:2023-08-23

產業時事

69歲歌后陳盈潔今入監!傳失智中風狀態曝光,友曝她唯一心願…昔一首《風飛沙》紅遍全台

69歲的歌壇大姐大陳盈潔被判刑入獄定讞。她被控教唆偽造有價證券案,為向友人借款280萬,陳盈潔教唆胞姊在本票上簽小妹陳郁心的姓名,法官認為陳盈潔犯後卸責飾詞,並無犯罪情狀顯可憫恕,原1年8月改判3年2月,最終駁回上訴,全案定讞。(原文刊載於2023/7/13,更新時間為2023/8/23)

日期:2023-08-23

產業時事

820還路於民遊行》賴侯柯郭都來了!賴清德提2原則3承諾:盼2040年達「行人零死亡」目標

由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發起的820「還路於民」集會遊行,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與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皆出席。遊行活動針對行人安全提出5大訴求,包括健全人行設施、改革駕訓與考驗制度、執法捍衛行人路權、重建交通法制、推動台灣零死亡願景等。

日期:2023-08-20

今選頻道

全球首創! FNG推出移動式寶特瓶回收處理機「好歸塑巡迴車」

FNG世代設計靠100%回收寶特瓶再製的「寶特袋」在網路上募資爆紅後,耗時3年、斥資400多萬,打造出全球第一台移動式的寶特瓶回收處理機「好歸塑巡迴車」,專車巡迴至今,已回收超過10萬支寶特瓶。

日期:2023-08-17

投資理財

爸爸生前說要把房贈與我卻沒立遺囑,現在手足來爭產怎麼辦?會計師:財產紛爭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在我執業的這些年裡,就遇過很多客戶因為贈與、遺產等財富傳承及稅賦問題前來諮詢,為了遺產,彼此從親人變仇人的也不算少。

日期:2023-08-16

產業時事

「宇宙第一大房企」碧桂園爆財務危機,金管會證實2銀行踩雷...她曾是亞洲首富,如今身家蒸發84%

中國地產巨擘「碧桂園」證實無法如期支付2筆美元債券利息,涉及金額高達2250萬美元(約新台幣7.14億元),引發市場賣壓湧現、股債雙殺;外媒認為,由於碧桂園的開發項目數量是恒大的4倍,若碧桂園違約,事態將比恒大倒閉更為嚴重,也推敲其資金流動性已陷入極大危機。

日期:2023-08-10

投資理財

結婚後各自理財,要買房才發現丈夫沒積蓄還欠家人錢...夫妻理財過來人5忠告:別陷入貧賤夫妻百事哀

賺錢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理財。每個人對金錢的敏感度不同、需求度不同。但是如果不會理財,財也不會理你。

日期: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