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18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產業時事

輝能桃科廠開幕!執行長楊思枬:2030年將成全球最大次世代電池供應商

固態電池新創業者輝能執行長楊思枬表示,2028年輝能的固態電芯成本低於傳統液態電池,預計在2030至2032年間,輝能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次世代電池供應商,然而,當問及輝能固態電池在電動車滲透率預估時,他僅以2030年固態電池在整體鋰電池市場滲透率達7%時,輝能在固態電池的市佔率可望達35至40%。

日期:2024-01-23

產業時事

美國會基於對中國利益拋棄台灣?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正面應答:答案是否定的

針對美國是否會基於對中國利益拋棄台灣,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今天明確表示,「答案是否定的」,她想不出美國有任何其他政策,能像對台政策一樣,獲得如此多跨黨派、跨部門的強力支持,且又深受美國人民歡迎。

日期:2023-12-05

產業時事

「整個小隊只有我活下來」7人出勤4人回不了家,他痛哭自責...消防局長為何第一時間說有射水?

位在屏東加工出口區的「明揚國際」高爾夫球具工廠9/22發生爆炸意外,大火燃燒28小時,一直到9/23晚間才撲滅火勢,共計9人死亡(4名消防員、3名員工、2人身分待確認)、1名員工仍失聯,還有107人受傷。這場工廠惡火也再次燒出工安問題,以及消防員的改革問題,前往救災昏迷受傷的屏東第二分隊小隊長陳文川,醒來後更在醫院嚎啕大哭,自責「整個小隊只有我活下來」。

日期:2023-09-24

投資理財

雙酚A除控技術亮相!南亞「SAYA餘創」拚環保再生,聚酯回收量能大提升

南亞旗下環保再生品牌「SAYA餘創」,周五(8/4)首度公開「BPA-Clear雙酚A除控技術」,強調能透過去除技術讓聚酯回收產品更加安全、無毒。

日期:2023-08-04

投資理財

金融股上半年獲利大翻身!證券、銀行股各擁題材,兩張圖表看懂選股方向

金融業上半年獲利有所提升,存股族口袋名單裡面也普遍都有金融股,那麼究竟該如何評估布局機會呢?本期文章重點:一、選股大方向,券商與銀行業績優異。二、美國Q2季增年率2.4%,軟著陸機會提高。

日期:2023-07-31

產業時事

台灣關鍵基礎設施的脆弱

上半年的馬祖斷網事件凸顯台灣關鍵基礎設施的脆弱,台灣尤其應與民主鄰國合作發展海底電纜,這也有助創造數位化轉型、貿易機會。

日期:2023-07-05

職場生活

「嫁給你才倒楣下半輩子」爸催婚、媽反駁,結婚真是女人的依靠?看清4點不讓婚姻血淚史重演

現今仍有不少存在著傳統觀念的長輩認為,女人要結婚才有一輩子的依靠,「女人一定要找到一個好歸宿,結過婚才算有個完整的人生」,但事實真是如此嗎?若真是如此,數不清、講不完的那些婚姻血淚史又是怎麼來的呢?做決定很難,是否要踏入婚姻這個問題更是困難,有作家建議,若遲遲無法抉擇,那麼從他提供的評估方法或許可以幫助思考,不管是單身或脫單,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依靠。

日期:2023-03-25

投資理財

證交所前副總遭夾卡住不治,「機械車位真的很差嗎?」過來人親曝停10年故障次數

今周刊編按:農曆春節期間1/27汐止發生一起因機械式停車位故障,下車察看不幸被夾住的意外事故,周一(1/29)傳出該男子為證交所前副總、現任元大期貨獨董黃乃寬,經送醫搶救,1/28仍傷重不治,享壽71歲。消防隊花了近15分鐘將黃乃寬脫困,送醫一度恢復呼吸心跳,但經過搶救14小時仍回天乏術。士林地檢署派出檢察官相驗遺體,認定死因為腹部受創引起多重器官損傷死亡,後續將釐清全案是否涉及人為疏失。---------買房帶車位幾乎成了標配,即便沒車的屋主,仍會改以出租車位賺取一些零用錢。而車位分類眾多,最常見的就是平面車位與機械車位,但對機械車位的第一印象總讓人卻步,不僅要擔心日後保養費用,車主停車時更是膽顫心驚,就連維修人員都要隨時注意以免發生憾事。(原文刊載於2022/12/22,更新時間為2023/1/30)

日期:2023-01-30

職場生活

懶人包/我要接種第四劑或次世代疫苗、也想打流感疫苗,兩劑要間隔多久?能打同隻手嗎?

民眾施打新冠疫苗第三劑超過半年,面對BA.5變種病毒在台灣持續擴散、秋冬流感又常是爆發季節,疫苗保護力又漸消退,不少人關切指揮中心是否會下修第四劑接種年齡,也想了解接種流感疫苗是否需要與第四劑間隔、要間隔多久。

日期:2022-09-15

職場生活

35萬人份口服抗病毒藥物本季到貨!羅一鈞:並非染疫者都需用藥,「這兩類人優先使用」

國際COVID-19疫情仍嚴峻,且評估國內社區傳播風險將持續上升,為保障個案治療權利,同時降低疫情對國內醫療量能之衝擊,指揮中心表示,昨(10)日已與輝瑞簽訂70萬人份口服藥物Paxlovid採購合約,其中35萬人份藥物將於第二季前運抵台灣,以因應疫情控制需求。

日期: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