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42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公司快破產,不落跑嗎?他選擇留下來,把客戶賠償金從5億殺到10萬元,從夥計變老闆!

從電動車、5G、醫材、工業電腦到低軌道衛星,靠著關鍵元件切入多個產業趨勢的穩得實業,今年以來營收與毛利率皆創新高。董事長高治宏是以什麼樣的經營策略,替公司打造出業界少見的獲利方程式?

日期:2021-12-22

產業時事

秀傳醫療、COMEBUY、祥圃等21家華人企業獲2021創業最高榮譽肯定

全國創新創業總會12月2日(四)下午在圓山飯店舉行「中華民國第44屆、海外華人第30屆創業楷模暨創業相扶獎頒獎典禮」,行政院蘇貞昌院長蒞臨頒獎,行政院羅秉成發言人、選拔指導單位經濟部林全能常務次長、僑委會徐佳青副委員長及中小企業處何晉滄處長等400餘位嘉賓到場觀禮,向全體得獎人表達祝賀與肯定。

日期:2021-12-03

職場生活

聽到「萃取」就手癢到不行 想開發精油新品?化妝、保健業者全都指名要這位「植物生化博士」

植物精油在COVID-19爆發之後,尤其是疫苗尚未出現,大家努力預防之際受到歡迎,幾款有殺菌、消毒效果的精油,像是尤加利、茶樹等含桉油醇或丁香酚的抗病毒精油,經常缺貨。市場上除了琳瑯滿目的進口精油品牌,其實有不少是在本土就能取得的植物可以萃取與使用,循著台灣地產植物精油的芬芳,在家也能進行一趟療癒之旅。

日期:2021-11-24

產業時事

邁向循環經濟的新創未來

廢棄漁網製成的時尚循環眼鏡和側肩包、廢棄菱角殼炭化成為菱殼炭建築材料或居家用品、回收咖啡渣製作的環保雨靴、將青草結合回收塑膠轉化為產品……,這是環保署於今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舉辦的「2030超越圈圈 Circular-Cross」—循環經濟新創展,旨在結合土地的味道、人文的故事呈現循環的日常。超過70個循環經濟品牌的多元創新展品,從食、衣、住、行、育樂等面向貼近生活讓民眾體驗,連展區內的陳列架及裝飾物件,也都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軟木塞、紡織、木頭餘料或塑膠等材料。

日期:2021-11-22

產業時事

秉持走難行門精神 25年研發實力 華碩立志成為最靈活的雲端資料中心推動者

如果問身邊的朋友,你對華碩的印象是什麼?多數人的回答不是市佔率年年創新高的筆記型電腦、功能持續進化的智慧型手機,就是讓電競玩家為之瘋狂的ROG玩家共和國。不過如果是細心觀察華碩業績,或是關注企業IT系統市場的人應該會發現,對品質有著高度要求、產品線布局綿密的華碩,近幾年有項產品快速竄起,已然成為全球同業無法忽視的對手。

日期:2021-11-18

產業時事

自動化小尖兵〉電商物流、醫療照護、設備巡檢都靠它 全球瘋服務型機器人 台廠躍登國際

走出工廠應用場域的服務型機器人全球崛起中,擅長軟硬體整合、產品智慧化的台廠大有可為,除了科技大廠爭相投資,中小企業、新創只要抓對趨勢與商業模式,同樣有銷往國際的競爭力。

日期:2021-11-17

產業時事

幫懶人帶杯子 青瓢搶賺環保餐具共享經濟財 

近年各式路跑、主題市集、音樂季等體驗活動正夯,當激情退去後,除了帶走心中滿滿的歡愉感動外,對地球環境是否也能做到揮揮衣袖不留下一片垃圾呢?環保容器租賃商青瓢看準現代人懶得帶杯子出門,推出環保餐具共享經濟服務,從台北101登高賽、台北馬拉松到離島小琉球通通都能租借,不僅衍生大商機,也讓減塑行動不再知易行難。

日期:2021-11-10

職場生活

穩健投資、彰顯尊榮! 金門高粱酒掀起儲酒投資風潮

在收藏家的眼中,酒不僅是品酩佳釀,更是保值性極佳的投資標的。去年,蘇富比拍賣會曾拍出450萬元的威士忌酒款,今年,佳士得則宣布將拍賣一隻在國際太空站待過一年的太空紅酒,據估市值超過2800萬元,顯見,收藏家對珍稀名品的渴望從來不因外在環境變動而影響。在中式酒品市場,台灣出產的金門高粱酒也是投資藏家的最愛,釀一罈獨一無二的高粱酒,更是至高無上的頂級尊榮。

日期:2021-11-04

產業時事

鴻海炒熱電動車話題後》國巨Q3營收直逼300億元 飆歷史次高! 法人反倒最關心「這兩件事」

被動元件龍頭國巨(2327)下午發布,今年第三季營收年增近34%至293.89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次高紀錄,同期淨利也年增近88%至68.14億元;國巨該季每股獲利(EPS)為13.85元,意味今年前三季已經賺了超過三個股本。在亮麗的第三季財報數據之外,國內外法人今(27)日在國巨法說會中的關切焦點,反倒是去年9月宣布與鴻海(2317)的合作關係進度,以及車用產品的表現及展望。這或許意味,隨著電動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以及鴻海帶頭發展台灣的電動車技術平台MIH,法人圈愈來愈注意國巨在車用零組件的業績及動能。

日期:2021-10-27

產業時事

外送爆發背後:回收不確實、焚化變空汙 廢紙餐具回收量卡關 先查製造端黑數

曾被譽為「天才政策」的紙容器回收基金制度,因為政府無法有效掌控地下經濟而面臨危機;環保署為維持基金運作而調整費率,反而讓回收業者失去經濟誘因,降低確實回收意願。

日期: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