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25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產業時事

惡鄰雜物堆滿樓梯,她「1999投訴2年沒用」,因1關鍵結案…鞋櫃能不能放?律師給答案

買房租屋最怕碰到惡鄰居,惡鄰居百百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把樓梯間當成私有空間,隨意擺放家中物品,除了有礙觀瞻之外,萬一發生火災或事故,往往會影響逃生動線和救災行動,可以說讓許多人相當頭痛。一名網友抱怨,自家樓梯間被鄰居放滿雜物,曾打過電話給1999投訴2年,情況都沒有改善,讓她生氣大罵:「真的火災了,死了人,才會處理嗎?」

日期:2022-10-07

投資理財

國家住都中心推三建築標章 震守社宅保護你安居

睡夢中突襲而來的921集集大地震,造成全台逾2千人罹難、超過10萬棟建物毀損,2016年小年夜前夕,台南大地震導致百餘條寶貴性命嘎然而止,2018年花蓮大地震釀百戶屋舍倒塌,造成災民重大生命財產損失。台灣位處板塊作用帶,地震威脅不曾間斷,卻也凸顯全民防災的重要性。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後簡稱國家住都中心)興辦「安居好室」社會住宅,落實綠建築、智慧建築、耐震3大建築標章,其中又以最後者攸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可為居住安全撐起堅實的保護傘。

日期:2022-09-20

產業時事

有影/天花板如骨牌般倒下…八德羽球場震塌畫面登上CNN:以為桃園是震央!鄭文燦:這單位要負責

9月18日下午,台東池上發生規模6.8的強震,全台都感受猛烈搖晃,而桃園八德國民運動中心羽球場更是因地震導致天花板崩塌,這起驚悚畫面一度登上外媒《CNN》國際新聞,令CNN主播一度驚呼「沒有人受傷嗎?哇!」這樣的豆腐渣工程也讓外界批評是「新竹棒球場翻版」,對此,桃園市長鄭文燦除了在第一時間公開道歉,備詢時證實到底誰該負責。

日期:2022-09-20

產業時事

有18億不一定能住!想買「陶朱隱園」得先身家調查…他見工地門沒關私闖自拍、中華工程開告

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知名「旋轉豪宅」陶朱隱園,號稱全台最貴豪宅,近期開始邀請VIP參觀銷售。怎料,週一(9/5)卻有男子疑似因為好奇心作祟,私闖亂入參觀;對此中華工程發布聲明,已對私闖者提告,未來將再強化隱私及安全管理。

日期:2022-09-07

投資理財

亞昕昕銀座 見證五大園區千億大開發新未來

都說房市成長價值取決於區域表現,放眼現今最受關注的房市熱區位在何處?答案無疑是林口,權衡現況與後勢發展,鎂光燈更是對向了機捷A9核心地帶、有林口第一大道之稱的文化三路。對準近年各類產業強勢進駐林口而將大幅衍生的商辦需求,深耕林口三十餘年的亞昕集團,在此推出林口首座住商共榮的「亞昕昕銀座」建案,再次擘劃建築經典。

日期:2022-08-25

產業時事

以為頭暈、結果是「樓歪了」...建案出包拖累隔壁,聽到劈啪響就傾斜!住戶快逃:不敢再進去

高雄市前金區自強一路一處建案工地,今天下午又傳出路面塌陷意外,災情波及到一旁的3棟連棟透天,房屋緩慢向工地方向傾斜,因門窗變形,有住戶一度受困,強行拉開大門才脫困。

日期:2022-08-14

產業時事

新竹棒球場耗資12億「被炎上」啟示:受傷球員成犧牲品,明明有4次補救機會為何市府全漏接?

斥資近12億元重建的新竹棒球場,因趕工導致球場養護出問題,造成球員受傷。球迷全面「炎上」,中職聯盟與公部門必須記取教訓,痛定思痛。

日期:2022-08-03

產業時事

法規鬆綁、獎勵加碼、簡政便民,衝刺光電南北皆精彩!鼓勵工廠屋頂設光電,桃園高雄協助企業拚綠電

為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全球企業像是加入限時賽,世界各大城市都為綠電絞盡腦汁,就連能源轉型大國德國首都柏林,也深怕失去城市競爭力,拼了命想趕上碳中和列車。由於城市高度發展,又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城市,直到2016年,柏林的再生能源占比僅4%,其中光電更只占0.1%而已。對此,柏林政府通過了「太陽城市總體規劃」,整個城市還必須再增加4.4GW的光電裝置容量。從100MW到4.4GW,這如同不可能的任務一般的目標設定,也看出柏林的決心。

日期:2022-05-12

產業時事

等12年南橫全線復通,殺全豬做生意「像菜市場」...最後一哩得來不易「別讓南橫變悲情公路」

南橫公路5月1日全線通車,今天上午10點30分在高雄桃源區天池、台東海端鄉埡口同步舉行「南橫公路梅山口至向陽路段有條件復通祈福典禮」,其中天池到向陽這段約20公里已封閉12年多,歷經重重考驗,終於走到全線復通這一刻。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山見證,向命懸一線的南橫「蜘蛛人」等工程人員致意,高雄市長陳其邁也說「南橫每一寸都是熱血的工程英雄拚來」。

日期:2022-05-01

產業時事

高雄環保局攜手企業、民間團體、海岸巡守隊及市民淨灘愛地球 推「淨灘合作社」淨灘隨時Go !

夏日將近,情侶、親子或朋友最愛相約海邊戲水,卻難免遇上海漂物、海灘垃圾「煞」風景,因此,順手撿起垃圾,或者當場號召親朋友淨灘救地球,已成為現代公民自然反應。只是,起心動念後卻臨時找不到淨灘的工具,撿拾的垃圾也不知道該往何處送?

日期:202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