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72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蔡明興喊「生技潛力遠勝金融」、蔡宏圖旗下創投押3成、生策會新理事1/3是科技老闆… 市值飆破1.4兆! 市場大咖為何瘋生技?

近一年來,儘管加權指數表現溫吞、大盤整體市值減少,但生技總市值卻是逆勢創高,衝破1.4兆元,當資金紛紛湧入,看好生技發展趨勢的背後,有哪些在產業間逐漸出現的質變,讓市場大咖也要加碼投資?

日期:2023-05-10

產業時事

「企業結合是兩面刃」統一290億併家樂福,公平會有條件通過!統一集團:還有這兩關要過

統一集團去年以290億元收購台灣家樂福60%持股,要併購家樂福,而該案經公平會審查,週五(5/5)正式宣布同意兩家公司結合,但是「有條件」!公平會強調,為確保兩者結合後「整體經濟利益」大於「限制競爭之不利益」,訂定3大項「附加負擔」統一企業、家樂福必須遵守。對此,統一表示,該交易還需要法方股東取得經濟部投審會許可,及滿足其他交割先決條件,使得完成交易。若有進一步發展,「公司將依照法令規定公告,以便投資人以及社會各界知悉。」

日期:2023-05-07

產業時事

企業競爭就像馬拉松!高柏科技導入雲端系統,強化團隊執行力

大量高速運算的電子產品帶動散熱需求,以導熱介面材料起家的高柏科技,產品獲特斯拉率先採用後,打入其他車廠供應鏈,不畏疫情達到3年成長2倍好業績。

日期:2023-05-04

產業時事

不分性別、年齡 愛美是人性更是商機 420億顏值新經濟來了

口罩解封,醫美產業也迎來復甦生機,《今周刊》深入醫美診所直擊年輕世代整形新思惟,以及盤點醫美產業鏈最新玩家、新角色與新商業模式。

日期:2023-05-03

產業時事

黑馬台廠》手握先進製程、先進封裝兩大IP優勢 組10人團隊「挑訂單」 台積小金雞創意首入榜衝700強

從去年新任總經理戴尚義啟動轉型,創意電子營收、獲利在二○二二年攀上歷史新高,細究營運強化的策略,這家設計服務公司如何找出再升級的關鍵?

日期:2023-05-03

產業時事

ChatGPT橫空出世,成斜槓、跨領域工作利器!他服務過3千多品牌,解密如何從數據中萃取智慧

行動貝果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鍾哲民表示,早期台灣較不重視軟體或數據(data),然數據是做出AI的養分,以往企業或組織制度,是由一位看過公司很多事的聰明人來建立,如今則能用AI更有效率地來做這件事,把數據變智慧、智慧變成制度,讓企業決策與制度更優化。鍾哲民也認為,過去AI工具的確是資源龐大的大企業所專屬,如今包括ChatGPT等AI工具普及化,成為一項全新、爆炸性的產品,因此改變人們工作的方式,這將讓懂得使用,並能正確使用AI的小公司或個人,生產力不再受規模侷限,甚至未必會競爭不過大企業。面對Chat GPT等AI工具的興起與普及化,鍾哲民直言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點,宛如蒸汽機帶動的工業革命,而懂得善用AI的個人或企業,是現代的熱兵器對冷兵器進行「降維打擊」,在市場競爭上將具有龐大的優勢。

日期:2023-04-28

產業時事

《模仿犯》爆紅,台劇的下一步在哪?學者:參照歐盟,規範自製節目比例仍有其必要

最近Netflix和瀚草影視共同製作的《模仿犯》,首度登上全球Netflix 全球「非英語影集第二名」。跨國影音平台對台劇的高規格投資,似乎為台劇的發展帶來一線曙光。但專家學者認為,台灣仍有必要效法歐盟,規範Netflix、Disney+等跨國影音平台上要有一定比例的在地自製內容,來保障、甚至鼓勵本地的影視產業。

日期:2023-04-26

投資理財

EPS成長率高代表競爭力,還可以支付更多股息,法人:這10檔個股值得投資人關注

聯準會5月會議之前,台北股市多頭還有表現機會,投資人可用量化數據篩選個股,這篇文章介紹每股稅後淨利成長率的重要性。本期文章重點:一、美國區域銀行風險減輕,聯準會5月可能只升息1碼。二、量化數據條件,運用每股稅後淨利成長率找股票。

日期:2023-04-24

【黃豐凱】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30422pp大數據周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4-22

投資理財

「買房子就像買股票,要選增值的」…愛山林老董祝文宇打造新竹帝寶、幫建築加入滿滿「黑科技」

愛山林建設董事長祝文宇與美國UL Solution最具權威的健康建築試驗和鑑定大型民間機構合作,共同將「宏道新竹帝寶」打造成全球首座健康智慧認證的城市,週五(4/21)雙方簽約。祝文宇指出,這次邀請工研院參與,透過他們找到UL團隊,學習如何將科技放進生活,「(科技)這是人類未來的方向,希望做起來能讓世界看見台灣,讓住在這裡的人能更好。」

日期:202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