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36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投資理財

老婆錢全拿回娘家,高中老師月薪6萬養一家三口,還默默存股致富,年領70萬股息怎做到?

看了前面兩個沒有高學歷,也能在30 歲前累積第一桶金的故事,或許又會有人說,可是我跟他們不一樣,我的折磨更是無止境的,我的困境是負擔很重的那種。所謂負擔很重,可能就是家裡有個錢坑,比如哥哥被倒債,或是媽媽重病、中風。總之,就是所賺到的錢,統統都要養家所以不夠用,那要怎麼辦?接下來這個故事,會讓我們看到,就算什麼都不會,而且家計負擔很重,還是有辦法成功。

日期:2023-01-06

投資理財

家裡欠債2千萬,20歲小護理師如何8年在台北買一間房,還存下500萬現金?零本金翻身真實故事

編按:很多人都知道,理財作家富媽媽十方,因為一場家庭火災開始學習理財而致富。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她跟科技業的先生,兩人實際上如何安排薪水?如何計算目標?做哪些事來達到目標?在他們家會做簡單的家庭財報,每年認真看待邁向自由的「業績」。比如: -為加速存下本金,他們有幾年時間選擇不出國旅行。-為了資產累積效率,他們尊奉「不買自住房」的鐵律。-在他們家,不檢討「年收入」,而是檢討「被動收入」的目標達成率。 直到幾年前,先生因科技業工作壓力太大,長期飲食不正常不僅得了糖尿病,甚至患上重度憂鬱症,嚴重到無法下床去上班,而在46歲那年,毅然離開職場。以當時情境說是「被迫提早退休」也不為過。只不過,多虧多年來長遠布局,使得他們當時被動收入已大於家庭支出,早就財富自由,先生本來就隨時可以「主動」提早退休。 或許有人會覺得,科技業薪水高,當然可以財富自由。真的是這樣嗎?有多少高薪的人,還身陷高額房貸、家計負擔,或者為籌措孩子未來教育費用,而不敢想像自己何時才能退休?事實上,薪資高低並非主因,有計劃的分配、運用有限的上班族薪水,打造出被動收入系統,才是真正的關鍵。很多人會自我設限「以我的條件,不太可能達到財富自由……」,但事實上,下定決心的那一刻,你的命運就改變了。以下舉出1個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沒有高學歷、家計負擔重、低薪工作者,他們都做到了。

日期:2023-01-03

產業時事

擴大培育及留用僑生人才 僑委會邀國內大學研商聯名獎學金及國際僑校高中聯盟

為擴大培育及留用優秀僑生來臺就學及就業,僑務委員會以創新合作模式,結合海內外資源及產官學研豐沛量能,推動與大學校院及企業提供聯名獎學金計畫以及國際僑校高中聯盟,於12月28日辦理研商會議;由委員長童振源主持,邀請臺灣大學、師範大學、臺灣科技大學、中興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等8校代表與會交流,盼共同擴展海外生源及留用優秀僑生人才。

日期:2022-12-29

投資理財

竹科老公重度憂鬱、體重一個月掉18公斤,46歲被迫提早退休...夫妻拼出250萬被動收入背後血淚

最近幾年很多人喜歡談財富自由,提早退休。而大家現在看到我,可能會羨慕我已經達到這樣的狀態,但是有很多過程與細節,絕對不如大家想像。我跟先生在這一路的過程當中,有十分辛苦的一面,也有得此經歷 如獲人生至寶的體悟,而且這價值珍寶遠遠不僅是金錢而已。

日期:2022-12-23

投資理財

「我要賺多少錢,才能送孩子上學費30萬私立國中?」普通家庭的掙扎:砸錢幫孩子拉高分數值得嗎

對一個家庭的支出來說,要不要送孩子讀私立國中,私立高中,確實是非常重要、非常核心、需要討論的議題。

日期:2022-12-22

職場生活

寒流來襲43人猝死》「昨天還好好...」不菸酒、沒三高...重症醫師:這5種隱藏式猝死者最可怕

今周刊編按:霸王級寒流襲台真的太冷了,17、18號全台135人送醫前失去生命跡象,都是到院前就沒有呼吸心跳,不排除和這幾天的低溫有關。(原文刊載於2020/12/31,更新時間為2022/12/19)

日期:2022-12-17

職場生活

寒流急凍,3大猝死高危地點「床上、浴室旁、房間內」!為何醫師建議保暖「要吹電風扇」?

編按:今年入冬首波寒流來襲,最冷的時候預計將落在週六(12/17)晚間到週日清晨,天氣粉專「觀氣象看天氣」指出,根據最新歐洲模式預測,週日清晨北台灣平地可能出現4度低溫,氣象局預報更顯示,新竹市週末兩日低溫9度,但體感溫度更是下探僅2、3度「極寒冷」。寒流來,很多猝死,他們不是死在床上、就倒在浴室旁、房間內,這是爲什麼呢?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分析2大原因。

日期:2022-12-16

產業時事

魔獸霍華德旋風襲台啟示 ——兼論工業電腦廠融程電

球星「魔獸」德懷特.霍華德在台颳起籃球旋風,為台灣籃壇引進NBA級思惟的改變。他的實力帶動話題,並轉為企業實際獲利,是賽事商機的絕佳示範。

日期:2022-12-07

2022縣市長選舉

對手又出老招「下架雲林張家」,張麗善這次挺得住嗎?為何疫情反而可能幫了大忙?

2022/11/26 編按更新:根據中選會22點18分最終得票數,張麗善以206,814票、得票率56.56%,贏過劉建國152,161票、得票率41.61%,兩人差距5萬4,653票。編按:九合一大選今(26)日登場,下午4點起雲林各地投票所陸續開票,尋求連任的國民黨籍雲林縣長張麗善一路穩定領先,直到晚間6時45分,選情大勢底定,張麗善自行宣布當選,並感謝選民的支持「每一張選票都承載鄉親的託付,謝謝大家讓我有機會繼續為雲林這塊土地打拚。」接下來她一樣會把一天當三天用,讓雲林加速前進!張麗善表示,「勝選這次選舉可說是我過去四年施政的期末考,很高興也很感激雲林鄉親給我的施政成果打了個及格的分數,肯定我過去四年的政策。」截至晚間6時45分,根據三立開票票數,張麗善以175,441票,力退代表民進黨參選的劉建國的126,043票,贏了將近5萬票。面對此次民進黨陣營再把「下架雲林張家」作為這次選戰主訴求之一,張麗善以得票率56%堅持挺住了,相較2018年雲林縣長選舉時,張麗善最終得票率53.8%,可以說選民對張麗善第一任政績表現打了個滿意的成績單。今年選情較冷,根據雲林縣選委會截至今日下午4點最新統計,此次公職人員投票率約66%、公投投票率64.3%,相對2018年投票率少約5%。今年58歲的張麗善出身自政治世家,在家中排行老三,哥哥張榮味曾任雲林縣長、雲林縣議長、雲林縣議員,其姪女張嘉郡曾任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姪兒張鎔麒曾參選第九屆立法委員,雲林張派是中華民國目前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家族之一。張麗善在雲林縣長第一任任期間,以媽媽的角度考量,從最能改變日常生活的角度出發,長青食堂增設至160處、住警器安裝率高達99.48%全台最高,並為雲林縣減債68億,身障敬老金門檻也下修到60歲...總總施政措施獲得選民有感支持。劉建國透過競總發聲明表示,他接受敗選,美好的仗已經打過,他要跟所有支持者、競選總部、後援會,以及選前之夜陪他走完最後一哩路,沿街給他加油與期待的支持者說,不要氣餒、不要哭泣,是他努力不夠,再次向所有雲林縣鄉親鞠躬致歉。劉建國稍後也透過競總發聲明表示接受敗選,是他努力不夠,美好的仗已經打過,他感謝所有支持者、競選總部、後援會,以及選前之夜陪他走完最後一哩路,沿街給他加油與期待的支持者,也期許張麗善未來4年改變雲林體質,讓雲林更好。最終得票數,以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為準。以下為張麗善勝選感言全文:各位值得尊敬的雲林鄉親,今天這場勝利,不只是全體雲林人的勝利,更是品德操守與良善的勝利。我們贏的不只是這場選舉,我們同時贏回了雲林人應有的尊榮。這次選舉可說是我過去四年施政的期末考,很高興也很感激雲林鄉親給我的施政成果打了個及格的分數,肯定我過去四年的政策,也支持我所提出「雲林上場 加速前進」與「2030 前進雲林」的政策目標與方向。對於今晚的勝選,首先,我要感謝我的競選團隊,從9月25日我們在水林成立第一個後援會開始,選舉團隊成員就跟著我在全雲林各鄉鎮走透透,其後「20鄉鎮廟宇親履巡迴」,我們等於又走了一輪。我要感謝競選團隊全體成員們的辛勞。其次,我要感謝雲林縣府行政團隊這四年來的努力。由於縣府這四年來繳出了亮麗的施政成果,使得雲林鄉親願意再給我們一次機會,用未來的四年拼八年,實現「2030 前進雲林」的目標。第三,我要感謝我的家人。我想,家人的陪伴與支持永遠是最重要的。沒有家人、親戚朋友們的一路陪伴,也不會有今天的麗善。再來,我要感謝這次選舉時對手們無情的批評與指教。因為他們持續的批評,所以我能利用這次機會證明:我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碩士學位是實實在在的,論文也是自己努力一字一字撰寫的;張麗善居住的是蓋在乙種建築用地上的住宅,絕非外面謠言所說的農地農舍;青埔農地是因為李進勇啟動、徐國勇核定,才調整為一般農業用地;而虎尾溪北岸的防汛道路則是丁學忠鎮長擔任代表時提案,林文彬爭取,李進勇支持,才能升格為一般道路。也就是說,透過這次選舉無情的檢視,我們已充分證明,張麗善沒有使用特權!沒有任何特權!最後,我要強調,選舉是一時的,我希望所有的攻擊和抹黑都停留在選舉的時刻,勝選的激情也停留在今晚。我和我的團隊成員們,從明天一大早開始,就會繼續為雲林的未來而努力。先前雲林已失落了13年,過去四年我們終於讓雲林成功上場。未來我們要積極加速前進,努力讓雲林成功蛻變轉型為「農工商科技城」,實現「2030 前進雲林」的目標。謝謝各位!(原文刊載於2022-11-25,更新時間為2022-11-26)

日期:2022-11-25

職場生活

「不想過充滿銅臭味的日子」小老闆賣賺錢公司、買工作室玩黏土:人無法改變是因為你還不夠痛苦

前幾天,收到一位住在加拿大的朋友傳來的訊息。他說,決定把公司給收了!這些年來,他因為開公司賺了不少錢,買了幾部車,令人羨慕。我很納悶,他的公司並沒有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仍然正常運轉,怎麼會說收就收呢?

日期: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