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42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專訪》捷克自詡「歐台關係推手」,38歲眾議長將率史上最大訪台團交流3重點!不排除軍事合作機會

即將率大型代表團訪台的捷克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Markéta Pekarová Adamová)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捷克新任總統帕維爾就職標誌新時代的開始,捷克自認是台歐關係的推手,期盼此行能促成兩國企業、學術和文化的交流。

日期:2023-03-18

投資理財

中國超額儲蓄遽增,民眾還有錢!?

經濟短期具爆發力,長期需注意債務問題

日期:2023-03-17

產業時事

有健全國會才有健全民主!游錫堃提開放4方向:立委怕公督盟「我也怕」,但會讓國會更好

今周刊編按: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美國國際民主協會及西敏寺民主基金會 (共同舉辦的「2023國會開放與監督論壇」(Parliamentary Openness and Monitoring Forum),週三(3/15)於新板希爾頓飯店圓滿結束。公督盟作為發起團體,論壇閉幕儀式邀請了來自全球共11個國會監督團體一同簽署行動宣言,象徵連結台灣與理念相近之民主夥伴更進一步的國際合作。美國國際民主協會民主治理計畫總監Kristen Sample在閉幕儀式時提到,這兩天的討論有許多與談人提到威權擴張、民粹主義、錯假訊息,及公民對體制的信任下降等等的情況,但民主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必須不斷的實踐。Kristen也提到,許多國會的資訊開放程度有所提升,部分與談人也提到建立國會議員與國會監督團體間的合作、組成不同類型的聯盟和夥伴,甚至跨國的聯盟關係,對於開放國會及監督國會也相當重要。論壇中許多人分享了寶貴的經驗,包含如何營造更多元共融的國會、如何讓國會對公民更開放、真正成為人民的國會,許多國際講者提到了不同的科技或是資訊平台,Kristen說許多充滿創意的做法,相信可以讓不同國家的團體能夠合作、促進正向的改變。世界民主國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挑戰,但他特別指出國會議員與監督團體之間的良性互動是國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創會理事長顧忠華表示,國會是民主制度運作的核心,也是政治和社會進步的動力,透過國會與公民社會的合作,民主制度才能帶給人民幸福,公督盟從2007年成立後推動立法院透明化及問責有了相當具體的成果。顧忠華認為,選舉是促進進步的關鍵時刻,例如要求候選人簽署改革承諾書,以讓公民社會可以持續監督政治人物,他將這一方法分享給全球各地的監督夥伴。最後由公督盟理事長曾建元,以及亞州自由選舉網絡(ANFREL)計畫專員Lee Chun Lun、印尼議會中心 (Indonesian Parliamentary Center)總監 Ahmad Hanafi、科索沃民主研究所計畫經理Violeta Haxholi、科索沃 Democracy Plus資深政策分析師Albana Rexha、阿根廷 Directorio Legislativo 全球執行長 Maria Baron、及馬來西亞 Sinar Project共同創辦人 Khairil Yusof共同在現場簽署行動宣言。另外日本團體萬年野黨、巴基斯坦的自由公平選舉人民行動(PAFFREL)、斯里蘭卡的自由公平選舉網絡(TEDA-FAFEN)、及非洲議會網絡(Parliamentary Network Africa)也線上簽署完成,合計11個團體響應。

日期:2023-03-15

產業時事

本漫畫電影《灌籃高手》啟示錄 ——兼論優質鞋材廠百和集團

春節話題電影《灌籃高手》中,冷門球隊打贏全國常勝軍的熱血故事感動人心,創下亮眼票房。企業經營也是如此,深耕技術、產品、研發基本功,堅守初衷就能共創榮耀。

日期:2023-03-15

產業時事

「學人計畫」恐重演俄烏戰爭?高金素梅提「疑美論」,陳建仁斥:台灣最大威脅來自中國

立委高金素梅質疑「台灣學人計畫」將讓美國官員可進入我國政府機關工作,並暗指美國8年前啟動烏克蘭學人計畫後,使烏國陷入戰爭泥淖至今。行政院長陳建仁週二(3/14)強調,全世界有自由、民主、法治、人權保障等相同理念的國家,都有互相交流的計畫,以對抗強權獨裁國家可能加諸的脅迫。陳建仁反批高金的說法為「疑美論」,並強調此計畫並非讓美官員到我國政府機關工作而是互相交流。他強調「台灣最大的威脅就是來自中國」,且中國對台灣持續文攻武嚇,和平需要自己有能力,「備戰才能避戰,能戰才能止戰」。高金則反駁「我們不要備戰、我們要避戰,台灣人民需要的是和平」。

日期:2023-03-14

產業時事

「豁出去」對抗強權:沈棟回憶錄《紅色賭盤》讓世界看見中共真面目

曾經躋身中共權貴十餘年,企業家沈棟寫作回憶錄《紅色賭盤》(Red Roulette),為全世界讀者帶回來自共產黨中央的第一手內幕。

日期:2023-03-12

產業時事

大改變時代

AI人工智慧引發的「人機協作」趨勢,將減少人力的需求;而投資OpenAI、取得49%股權的微軟,會是最後的大贏家。

日期:2023-03-08

產業時事

中研院院士朱敬一直指6G將成美中新戰場 價值體系競爭 台灣須擴大民主經貿聯盟

美中從貿易戰打到科技戰,朱敬一以常駐WTO三年的經驗觀察,美中下一役是6G戰場,兩大陣營勢必分軌,台灣要以民主經濟體的特質突圍,從中開創自己的戰局。

日期:2023-03-08

產業時事

台灣人不該為美國的利益作戰?學者駁斥「疑美論」:台灣為自己家園而戰,更需要與美合作

趙春山先生近日在新聞節目中說了一句有趣的話「台灣人民不要為美國的利益作戰」,現場其他人的反駁真的是擲地有聲!台灣人民怎麼可能會為別國的利益而戰?當然為了自己的家園嘛!

日期:2023-03-01

產業時事

蘇聯輸掉冷戰,竟跟張忠謀有關?值得習近平心驚的前車之鑑:為何晶片製造抄襲是沒用的

一個70年前還不存在的產業,決定了今日世界的樣貌。從玩具到汽車、從微波爐到導彈、從手機到股市,無所不在的晶片,是21世紀的新石油,是現代世界最依賴的稀缺資源。美國靠半導體成為軍事強權,矽谷仍是設計先進晶片的重鎮,掌握大半關鍵技術,但中國正在急起直追,大動作投資半導體產業,爭奪霸主地位。位居供應鏈重要位置的台灣,夾在兩大強權之間,更要面對日韓競爭,應該守住哪些優勢,又要考量哪些風險?作者克里斯・米勒在塔夫茨大學的弗萊徹學院教授國際史,特別專長美國與俄國歷史,他在研究冷戰武力競賽的過程中,發現半導體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因此決定以晶片為題展開龐大研究,橫跨三大洲,從台北到莫斯科,採訪上百位晶片業相關科學家、政府官員、工程師、企業家,首次為晶片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縱深,這段比電影更驚心動魄的真實歷史,台灣更是故事的核心角色。

日期:20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