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20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張忠謀56歲創立台積電時在想啥?「我只想活下去!」 原來他晶圓代工想法 早在1976年就萌芽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周四(3/16)出席天下雜誌的「半導體世紀對談」,在與《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的全英文對談時娓娓道來,原來他為台積電奠定半導體霸業的晶圓代工模式,早在1976年他還任職半導體大廠德州儀器時,就開始萌芽。只不過,當時這個想法太新,時機也不成熟。直到1984年11月,他擔任另一家企業通用儀器(General Instrument)總裁暨營運長時,才因為一個商場上到手又失去的機會,確定他對於晶圓代工模式的想法。

日期:2023-03-16

產業時事

蘇聯輸掉冷戰,竟跟張忠謀有關?值得習近平心驚的前車之鑑:為何晶片製造抄襲是沒用的

一個70年前還不存在的產業,決定了今日世界的樣貌。從玩具到汽車、從微波爐到導彈、從手機到股市,無所不在的晶片,是21世紀的新石油,是現代世界最依賴的稀缺資源。美國靠半導體成為軍事強權,矽谷仍是設計先進晶片的重鎮,掌握大半關鍵技術,但中國正在急起直追,大動作投資半導體產業,爭奪霸主地位。位居供應鏈重要位置的台灣,夾在兩大強權之間,更要面對日韓競爭,應該守住哪些優勢,又要考量哪些風險?作者克里斯・米勒在塔夫茨大學的弗萊徹學院教授國際史,特別專長美國與俄國歷史,他在研究冷戰武力競賽的過程中,發現半導體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因此決定以晶片為題展開龐大研究,橫跨三大洲,從台北到莫斯科,採訪上百位晶片業相關科學家、政府官員、工程師、企業家,首次為晶片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縱深,這段比電影更驚心動魄的真實歷史,台灣更是故事的核心角色。

日期:2023-02-24

產業時事

科技股長夜已盡?

市場習以元月行情預測股市全年表現,有趣的是,去年的跌勢與今年的漲勢倒轉,跌得深的科技股表現更好,似也預告暴力升息已近尾聲。

日期:2023-02-08

產業時事

產品獲德儀、朋程青睞 走出九年虧損 避載板三雄夾殺 恆勁靠獨門技術轉盈

載板廠恆勁科技曾靠挖礦機訂單營收飆十倍,隔年卻受政策衝擊垂直崩盤。歷經九年虧損,他們如何以獨家技術步步自谷底爬升、轉虧為盈?

日期:2023-02-08

投資理財

半導體將洗牌!聯電、力積電、世界股價重獲青睞…謝金河點出3跡象,這家大咖變小咖:已難挽頹勢

元月效應!預告半導體產業的未來我們常常說: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金融市場每年都有元月效應,元月的行情經常預告未來一年的變化。例如,去年此時,產業欣欣向榮,缺貨之聲四起,貨櫃航運運價不停地飆升,但是資本市場卻給大家潑了一盆冷水,股市從開年第一週便開始下跌,結果是全年慘跌。

日期:2023-02-03

產業時事

「台積電現在是到處搶劫啊!」台積電歐洲設廠,怎麼廢掉當地晶圓廠的武功?

過年前寫了一篇台積電第一個歐洲廠落腳德國,分享五百多次,大家很喜歡引述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業界友人「clear mind大俠」(這位友人,魏哲家曾稱讚他文章寫得很好、有「clear mind」)的這幾句話:「台積電現在真的是到處搶劫啊」「台積電現在是到世界各地,拿了當地政府的鉅資補助,在當地大客戶列隊恭迎之下,大剌剌的四處圈地為王,然後,還順道把當地半導體廠商的武功給廢了。」這篇就是本來很瘋狂想在除夕夜寫的續集,「台積電歐洲設廠,究竟是怎樣把當地晶圓廠武功給廢了?」

日期:2023-02-01

投資理財

美企財報黯淡引衰退擔憂,美股漲跌互見,那指收盤小跌…微軟雲端業務營收展望差,股價震盪

今周刊編按:美股財報季持續展開,一系列財報黯淡令市場憂心聯準會(Fed)緊縮政策造成的經濟衝擊,美股主要指數周三(1/25)大多收低。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指下跌20.91點或0.18%收1萬1313.36點。軟體巨頭微軟對Azure雲端業務本季(第三季)的營收預測不及分析師預期,同時警告企業軟件銷售也將進一步減速,加劇微軟增長引擎可能面臨需求下滑的憂慮,投資人信心受挫,股價在盤中大部分時間下跌後,收盤小跌0.59%。

日期:2023-01-26

產業時事

「美國建廠成本比台灣高五倍!」 為何20年來全美第一座矽晶圓廠 是台灣晶圓女王蓋的?

全球第三大、台灣最大矽晶圓生產商環球晶圓(6488)規模50億美元(約合1500億元台幣)的美國新矽晶圓廠投資案,本月1日在德州北部小鎮謝爾曼(Sherman)舉行動土典禮。這將是美國國內過去20年第一座新建的矽晶圓廠,也將奠定環球晶圓在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的戰略地位。環球晶圓的德州新廠動土典禮,重要性或許不亞於台積電6日於鳳凰城舉行的進機典禮,而且這與今年2月環球晶併購德國同業世創(Siltronic)破局有直接關聯。就在世創案確定失敗後,環球晶馬上宣布的1000億台幣的擴廠計畫,並於6月在華府宣布新投資案將落腳德州。原來,在有「晶圓女王」外號的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眼中,總體成本競爭力、美國有綠電、接近重要客戶,加上美國晶片法案(CHIPS Act)過關,都是新廠選在美國落地的重要原因。

日期:2022-12-12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260期︱台積電赴美設廠利弊得失分析

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納州投資設廠,引發市場對於台積電未來成本競爭力削弱,甚至技術外流,成為「美積電」疑慮。導致股市近來股價頗為疲軟。我們這期來好好分析台積電赴美設廠的利弊得失。

日期:2022-12-12

產業時事

「他們應該萬萬沒想到,台積電會變得如此重要!」張忠謀會走到台灣半導體之父,得從這家公司說起...

張忠謀被稱為台灣的「半導體之父」,是IT產業界的頂尖傳說人物。他曾在美國的半導體大廠德州儀器(TI)服務超過20年,然後回到台灣創立台積電。以強勢領導作風將台積電培育成全球最強的晶圓代工廠後,於2018年6月,退出經營的主要舞台。即使他退出第一線,張忠謀對台積電的經營仍有絕對的影響力。半導體之父的發言分量舉足輕重,他曾公開表示反對在亞利桑那州設廠。在演講中說起台積電的競爭力泉源時,他提出了以下的論述。「重要的是主要經營高層必須是台灣人,就和對手三星電子的高層都是韓國人一樣。」

日期: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