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101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管碧玲談海洋事務「三安、四海」:短時間內推動業務,最重要的是立法 籲落實「海洋汙染防治」管制

僑務委員會系列直播「熊『青』的聲音」,每集會邀請不同的中央機關部會首長出席,讓全球僑胞認識臺灣各部會的業務及發展現況。第二集邀請到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與委員長徐佳青一同對談,剖析推動海洋事務發展及宣導保育海洋的重要性。當天兩人都穿紅衣現身,響應「為女著紅 Go Red for Women」活動,呼籲全球女性注重貧血與心血管健康。

日期:2023-03-15

職場生活

邁向「2023幸福防疫」 專家盼抗病毒藥物可自費、增列重症風險因子 專家小組將研議

在各國逐漸解除新冠肺炎防疫限制後,專家、學者建議能將公費抗病毒藥物開放自費,給予民眾選擇權。衛福部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目前抗病毒藥物Paxlovid在申請藥證,申請完成後醫療院所將可自行採購使用,讓未達公費投藥標準,但自認有風險的民眾可採克流感的模式自費。專家、學者也建議能將高血壓、納入COVID-19的重症風險因子,也將肥胖的BMI標準下修至27,以及放寬列入60至64歲高齡者,以利及時投藥治療。莊人祥表示,會將這些建議帶回給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討論。

日期:2023-03-13

品味人生

老是想不起來,是「失智」還是「老化」?莊宜芳醫師:從年輕開始存腦本,掌握40%機會遠離失智

台灣步入高齡社會,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數據顯示,65歲以上老人每13人有1人失智,80歲以上每5人有1人失智,未來20年台灣失智人口約每30分鐘增加1人。「如何預防失智症?」根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所副教授、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醫師莊宜芳分析,雖然失智有60%來自於老化、基因等因素,但仍有40%機會可透過早年、中年、老年不同階段的生活及健康習慣養成,扭轉失智風險,打造健康的老後生活。

日期:2023-02-23

產業時事

前立委兒子登山墜谷罹難、工程師用最後一口氣打電話報警…遇山難該如何自救?牢記「333原則」

前立委林豐喜的兒子林維新,2/19至2/21組成4人登山隊要走能高越嶺,卻傳出2/20於花蓮五甲崩壁附近不慎墜落身亡,據了解一行人2/20早上從天池山莊出發,經檜林保線所要前往五甲崩山,領頭走的林維新因為腳程快,與其他人相隔較遠距離。

日期:2023-02-23

職場生活

日跑10公里,他「跑馬拉松突倒地」!裝3次葉克膜、歷103天奇蹟重生…醫:運動先做1事保平安

隨疫情趨緩,停辦許久的馬拉松活動也恢復舉辦,近期就有多場賽事陸續登場。不過有運動習慣,不表示身體一定健康,日前有位52歲黃先生,在馬拉松路跑途中心肌梗塞發作,突然倒地沒有呼吸心跳,急救90分鐘才搶回一命。醫師呼籲,即使平常有運動習慣,也不表示身體一定健康,提醒民眾應定期健檢,尤其有家族病史,更需要詳細檢查。

日期:2023-02-18

職場生活

要價數萬元「老茶」卻有重金屬、農藥甚至是黴菌?醫師、茶農教戰怎麼保存才能健康喝

不少台灣民眾愛喝茶,較講究的還會自行購買或收藏高級茶沖泡飲用,然市面上的茶葉百百款,甚至有行家特愛存放了10幾年甚至更久的「老茶」,要價甚至數萬元!但茶要怎樣喝才能安心?要注意哪些有害物質殘留?超標的茶喝多了有何隱患?就由毒物醫師、主管機關、專業茶農說分明。

日期:2023-02-17

職場生活

70歲劉文正被傳死訊...有運動身材保持佳,為何仍會心肌梗塞?醫:關鍵在「風險因子」

70歲「男神始祖」劉文正在週三(2/15)傳出於去年11/12生日前,因心肌梗塞病逝於美國拉斯維加斯,當天他的經紀人夏玉順還證實消息,但不料才短短24小時不到,夏玉順卻改口劉文正是詐死!夏玉順接受《三立新聞網》電訪透露「劉文正還活著,他是發生了心肌梗塞,但休養後就沒事了,因為歌迷都來跟我講他死了,我以為是真的,有跟劉文正聯絡上,身體狀況非常好,但他一生都不會出來再開唱。」根據世界日報報導,定居在明尼蘇達州的劉文正親二姨李庚濟(Lily Lee Levin)表示,劉文正死訊是假消息,劉文正回電給她說,他目前人在菲律賓,一切都好。根據TVBS報導,夏玉順早前曾說去年他和劉文正還碰過面,劉文正的狀態、身材依舊很好、完全沒變。入冬以後,常有「心肌梗塞」猝死消息,心肌梗塞是可以預防的,心臟專科醫師強調「好好控制」風險因子,即能避免憾事發生。(原文刊載於20232/15,更新時間為2023/2/16)

日期:2023-02-16

全台防疫報導

長者頻傳「隱形缺氧」、雙北殯儀館冰櫃滿到大體放化妝廳…台大醫:「4個原因」讓急診應接不暇

昨天新增一萬六千多例新冠本土個案,較上周日下降二成五,但新冠死亡人數高居不下,前天八十二人,昨天也有五十七人,醫師研判部分年長者確診後不願服用抗病毒藥物,「隱形缺氧」死亡風險大增;數據另顯示,年後大醫院急診人滿為患,雙北殯儀館冰櫃更是大爆滿,罕見出現「確診死亡、急診滿床與冰櫃滿櫃」三多現象。

日期:2023-02-13

職場生活

宜蘭這家教會醫院做對什麼 讓梵諦岡來台高層都說讚?如何實現「愛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

由天主教靈醫會成立的羅東聖母醫院,是蘭陽地區第三大醫院,2022年歡慶創立70周年生日。就在2022年12月,羅東聖母醫院的遠距醫療中心正式揭牌,主要為其負責的宜蘭縣大同鄉及南澳鄉民眾服務,不但能滿足偏鄉民眾的基本就醫需求,又能降低頻繁進出醫院的感染風險,更省下民眾來往醫院的大筆交通支出。羅東聖母醫院也在2022年11月,成為邁入第23年的「傑出基金金鑽獎回饋社會公益活動」的受贈單位。不僅如此,來台參加聖母醫院70周年活動的梵諦岡教廷兩位高層神父,對於聖母醫院遠距醫療中心,結合現有科技、將關懷第一線直接推到偏鄉的做法,印象非常深刻。 遠距醫療不是新鮮事,問題在於如何切合民眾的就醫需求,找到痛點。那麼,羅東聖母醫院在這方面,究竟做了什麼?

日期:202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