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08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職場生活

出身醫師世家,親人卻多因糖尿病逝世...他創血糖管理App,10年翻亞洲第一大,全球3大製藥巨頭都合作

血糖管理是控制糖尿病最重要的一環,亞洲最大糖尿病管理平台智抗糖,串聯生態系協助糖尿病照護數位化,並與國際三大藥廠攜手進軍數位治療領域。

日期:2023-04-26

職場生活

85歲朱銘久病厭世輕生…台灣每12長者有1人憂鬱症!「老不是鬱卒原因」9症狀有5項要就醫

台灣國寶級雕刻家朱銘日前驚傳久病厭世,在士林住家自輕生身亡!據悉,85歲的朱銘晚年慢性病纏身,需要定期就診服藥控制,曾多次向家人表達負面情緒。許多人以為,愛生氣抱怨、有負面情緒只是老化的一種現象,卻忽略高齡憂鬱症的可能性。據調查顯示,台灣約有5%至12%高齡者患有憂鬱症,衛福部2021年國人自殺率統計更發現,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突破新高,是每年自殺率數據裡的中高風險群。

日期:2023-04-25

產業時事

一家8口「裝憂鬱」成立Line群組教戰,10年詐保6500萬…住院還能外出唱KTV,全家下場曝光

今周刊編按:花蓮原住民婦人張玉真家族8人,以假裝罹患精神疾病為由,長期在醫療院所住院治療,10年來向8家保險公司詐領5500多萬元保險理賠,另詐取938萬多元的健保住院給付,台北地方法院審理將張婦等8人判決無罪,可上訴。據了解,張婦家人住院期間不僅常常請假外出吃喝玩樂,甚至跑去唱KTV、洗頭、花蓮鯉魚潭玩樂。保險公司察覺有異,恰好時任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黃珮瑜到花蓮參加保險座談會,業者告知這起事件才曝光。根據臺北地方法院無罪8理由摘要如下:一、被告8人均經醫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而安排住院,且各醫院就住院均有其診斷標準及程序,日間病房更係以復健為目的,例如花蓮慈濟醫院日間病房需先由醫院精神科醫學部醫師於門診評估,需符合條件且有意願試行,經醫師開立日間病房試行單,由社工負責社會功能評估、心理師負責心理測驗全套及行為治療計劃、職能治療師負責評鑑,再經醫療團隊進行試行評估及收案討論,適合者始安排入住。二、起訴書主張被告8人係佯裝精神病,使醫師誤判而對其施以住院治療云云,但並未指稱被告主訴「持續憂鬱、缺乏動力、焦慮、失眠、有自殺念頭」等情形係虛偽不實,或有何虛偽及誇大之處,且遍觀全卷,均查無醫師指稱被告有施用詐術,致其誤信或誤判被告實際病情之證述,且依被告住院病歷、護理記錄記載,可知被告住院期間,確實分別有情緒低落、煩躁、幻聽、幻覺、自殺意念、自傷情形等,被告張玉真甚因擔心外出時情緒不穩而主動要求止痛藥及情緒穩定劑等情形,與其就診之主訴相符。三、至於被告住院期間向醫院請假外出,是依醫院請假規定,經醫師評估及開立醫囑、簽章,並填寫請假醫囑與護理衛教指導紀錄,辦理請假事宜,且依醫師於偵審中的證述,可知病患於住院期間是否請假頻繁、有無憂鬱症外顯症狀,與是否裝病並無必然關連,且因住院提供病患脫離壓力來源的環境,本可改善病患病症。日間病房屬復健治療,對病患穩定情緒、恢復社會職業功能等有所幫助。故不能以被告頻繁請假外出,或護理紀錄曾有被告情緒平穩、有笑容、表情愉悅等記載,即認被告實際上無其主訴之症狀,或逕認其就診時係裝病或誇大病情。四、起訴書雖主張被告張玉真曾被醫師要求辦理出院。但依醫師到院證述的內容,可知被告被要求辦理出院的原因,是因有院外他人會至病房找被告,且被告與他人間之私人糾紛,已不當影響日間病房之其他病患情緒及病房秩序所致,並非因醫師認被告自始無需住院治療,或認被告係裝病或誇大病情。五、本件雖有檢舉人檢舉被告張玉真等人裝病詐保,但依檢舉人的陳述,可知檢舉人並非專業醫療人員,其對於被告張玉真等人的實際病情,毫不知情,僅是因對「外表看起來好好的卻住院、住院就有錢領」感到懷疑及疑惑,希望員警介入調查,自不能因檢舉人的檢舉,逕認被告張玉真等人本案就診住院即為裝病詐保。六、被告楊閔庭雖曾提及「沒真的生病」,但衡情精神病患因缺乏病識感,不認為自己生病,也不認為自己需要接受治療等情,並非罕見,故縱然被告楊閔庭主觀上認為自己沒有生病,仍不影響其實際上經醫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並安排住院,依保險契約得請領保險之正當性。被告吳成發甚至經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鑑定其於日間病房住院有必要性,無法以門診取代;被告陳巧晴於本案後,仍再經醫師認有住院必要而安排急性病房住院治療,自無從逕認有裝病之情。七、被告張玉真等8人間固具有親屬關係且先後因精神疾病住院治療,但依醫師之證述,可知精神疾病因有家族遺傳因素,且有因同病相憐而結為夫妻之情,故精神病患家族中可能會有很多人罹患精神疾病就診治療情形。再者,依台灣精神醫學會的函文,可知並非所有憂鬱症患者都能治癒,有些長期憂鬱症患者,可能與藥物反應不佳有關,有些也與壓力、體質、社會支持、因應方法有關。因此,無從以被告張玉真等8人間具有親屬關係,即推認其等裝病詐保。八、綜上所述,檢察官所舉證據,無法證明被告張玉真等8人有詐欺之行為,自應為被告張玉真等8人無罪之諭知。

日期:2023-04-18

職場生活

改善脂肪肝,吃巧克力與酒精真的有效嗎?

目前已經證實,有兩樣食品可有效改善脂肪肝。更棒的是,這兩樣都是各位身邊可見,同時也是大家都愛的食品,那就是巧克力與酒。(原文刊載於2019/1/30,更新時間為2023/4/16)

日期:2023-04-16

職場生活

下樓梯、爬山「倒退走」較不傷膝蓋?若沒不適千萬別這樣做 醫拿2研究打臉:你會更容易跌倒骨折

用「倒退走」的方式下山或下樓梯,真的有比較不傷膝蓋嗎? 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澄清,事實上倒退走路與減少膝蓋受力之間,以過往的文獻來看皆無顯著關聯性;且倒退走還可能增加跌倒與骨折的風險,若膝蓋沒有不適情況,實是無須特別用倒退走的方式保護關節。

日期:2023-04-13

職場生活

不是手抖!巴金森氏病「這症狀」最易忽略,醫籲:50後注意4徵兆…左右25下「手指操」自我檢測

據2021年健保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有7.7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包括台語歌后詹雅雯及八點檔女星方岑,都是患者。巴金森氏病(又稱帕金森氏症)是盛行率第2高的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僅次於失智症,但只要及早發現、長期以藥物治療,發病後仍能享有生活品質。不過巴金森氏症初期很難診斷出來,醫師提醒除了大眾熟知的「雙手顫抖」之外,步態不穩也是重要前兆之一,若走路容易跌倒,千萬別以為是單純的老化或骨科問題,建議儘速前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日期:2023-04-11

職場生活

視力恢復時間差異大 20項術前檢查不可少 近視雷射正夯 三大手術優劣解析

近視雷射手術近年討論度極高,但不是想做就可以做!醫師提醒,術前不但要確定角膜足夠堅固,乾眼症、白內障患者,也必須經過嚴謹評估才能接受手術。目前手術方式分為三種,究竟該如何選擇?

日期:2023-04-06

職場生活

每天早餐2顆蛋+1杯豆漿!糖尿病名醫甩肉24公斤、體脂率30→18%:親身實驗逆轉「糖尿病前期」

編按:為什麼三餐吃得那麼少,那圈肚子還是消不掉?多吃蔬菜、水果,平常還會多走路,腰圍怎麼反而愈來愈寬?明明不愛甜食、不吃消夜、BMI也正常,怎麼就得了糖尿病?醫學證實,腹部脂肪除了讓身材變形,更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的共同危險因子!台灣超過200萬人罹患糖尿病,更有600萬人糖尿病前期而不自知,關鍵就在肚子上的那圈「脂肪」。所謂醣胖,就是攝取過多的醣類,加上長期久坐活動少,導致體內囤積肝糖、體脂肪,致使我們陷入「胰島素阻抗」危機,這可說是慢性病的關鍵密碼。而且,更容易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的,是潛藏在一日三餐中看似無害的「醣類」食物,包括飯、麵、麵包等主食,以及搭配的調味醬料與加工食品,比起可見的糖,例如蛋糕甜食、珍珠奶茶等,更容易讓我們失去警覺。如何改善?別急著戒醣!從一份醣開始,建立活力慢老新日常游能俊醫師行醫30年,照顧過無數糖尿病患者,自己也曾陷入糖尿病前期的危機,讓他決定「以身試醣」,各種食物下肚後親身扎針實測血糖,證明醣類份量是關鍵,並建立運動習慣,成功逆轉糖尿病前期,還瘦下24公斤,體脂率從30%降到18%,6年來體脂率都維持在20%以下!他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3-04-06

職場生活

營養師推薦12種替代食材 全台鬧蛋荒 多元補充蛋白質攻略

在缺蛋狀況下,早餐習慣在超商買茶葉蛋者,可以暫時改喝豆漿或牛奶,午、晚餐則可選擇豆製品及各式肉類。專家教你選擇食材優先順序,釐清蛋白質迷思。

日期:2023-03-29

產業時事

台灣首現「禽傳人」H9N2禽流感病毒!新型A型流感如何防堵?牢記「5要6不」原則

今周刊編按:疾病管制署周五(3/17 )表示,國內禽場禽流感疫情持續升溫,日前一禽場檢出H9N2病毒,為我國首度於禽場檢出此亞型病毒株,目前掌握接觸者防治人員20人、禽場人員1人,共21人,皆無出現類流感症狀。疾管署說明,自2013年起國際間持續報告零星人類感染H9N2案例,迄今累計報告至少97例,逾7成為幼童,重症計8例,死亡計2例(均有慢性病史),主要發生於亞洲且近9成個案發生於中國,最近1例為2022年11月中國湖南省輕症病例。WHO 2023年2月24日針對H9N2風險評估表示,目前多數病例曾接觸禽鳥或受汙染環境,由於病毒於家禽中持續流行,預期將持續出現零星人類案例,惟目前證據顯示其尚未獲人際傳播(人傳人)能力,社區傳播可能性低,但可能出現偶發人類感染病例,需密切監測。H9N2目前屬於對人的疾病嚴重程度為「低」之新型A型流感亞型。疾管署提醒,由於國內禽類疫情持續發生,感染禽流感之家禽其呼吸道分泌物及排泄物都可能含有病毒,工作人員若不慎接觸,很可能透過呼吸道、眼、鼻及口腔黏膜等傳染途徑進入人體,人類暴露及感染風險增加,籲請禽畜相關工作人員,落實工作時佩戴個人防護裝備。為防範新型A型流感,籲請醫師如遇類流感患者,請確實詢問其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及群聚史),倘符合新型A型流感通報條件,務必儘速通報。另請民眾遵守「5要6不」原則,「5要」:肉類及蛋要熟食、要以肥皂澈底洗手、出現症狀,要戴口罩速就醫並告知職業及接觸史、與禽畜長期接觸者要接種流感疫苗、要均衡飲食及適當運動。「6不」:不生食禽鳥蛋類或製品、不走私及購買來路不明肉品、不接觸或餵食禽畜、不野放及隨意丟棄禽畜、不將飼養禽畜與其他禽畜混居、不去空氣不流通或人潮擁擠的場所。

日期:2023-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