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21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3
產業時事

大摩2021年經濟10大趨勢藏「警訊」 謝金河點出景氣復甦背後「股市恐走向低迷」

今天市場關注的公債殖利率再度攀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至1.643,30年期到2.404%,雙雙寫下今年新紀錄,似將對下週全球股市帶來壓力。

日期:2021-03-13

投資理財

1%富人坐擁全國10%房產 為何囤房稅還要先緩緩? 他揭政府態度改變關鍵因素

2020年台灣房市受惠防疫佳、台商回流,及史上最低房貸利率等因素,六都房市交易十分熱絡、價量齊揚,政府對此出重手「打炒房」,包含由央行進行信用管制、紅單納管、實價登錄修法,以及提高房屋持有成本的「囤房稅」等。如今民間統計房價指數還在上漲,今年1月房屋交易量仍破三萬件。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今(11)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直言,「房市預估還是熱絡氛圍,在相對較熱的狀況下,有需要進一步調整」。行政院今拍板第二波打房計畫,提出房地合一稅修正草案,短期炒作將課重稅,至於囤房稅則憂房東將稅轉嫁給房客,先暫緩實施。健全房市關鍵雙法脫鉤處理,真能有效抑制扶搖直上的房地產價格嗎? 最終又是誰得利呢?

日期:2021-03-11

投資理財

怕殃及78萬租屋族!2關鍵「囤房稅」喊卡 房地合一2.0「日出條款」恐爆搶屋潮

重稅打炒房!行政院院會今(11)日拍板通過「房地合一稅2.0」修法,不過對於「囤房稅」,借鏡南韓經驗,政府曾試算若施行後,房東恐將負擔轉嫁給房客,估計約有78萬戶的承租戶受影響,因此臨時喊卡暫不推行;對此,閣揆蘇貞昌表示,盼透過健全的市場方案遏止房價不當哄抬,「讓辛苦努力的國民,都能夠早日獲得遮風蔽雨的住所。」

日期:2021-03-11

投資理財

少子化嚴重房子卻一直蓋?房價不跌反漲的關鍵 除了炒房另有「暗黑真相」

更新時間:2022/3/13在這個低薪、高房價的年代,存錢買房對許多人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加上台灣少子化及高齡化越趨嚴重,房市明顯供過於求,但有網友不解表示,房價並未因此下跌甚至仍有許多建商不斷興建高樓大廈,原因到底為何?

日期:2021-02-27

投資理財

政府打炒房 兩年內出售擬課稅45%

政府打炒房祭出連環計,知情官員透露,跨部會房市健全小組近期將召開會議,審視房市變化並訂出後續時程,據悉,財政部將在會中提出房地合一稅修法版本,將現行持有「一年」內課45%重稅,擬調整為持有「兩年」內也課45%重稅。

日期:2021-02-25

投資理財

房地合一能不能別課那麼多?代書傳授合法節稅3條路:退稅一定要注意2件事

隨著房地合一施行日久,對特殊交易的高稅率(如贈與後出售或連續繼承),大家也逐漸找到方法應對。

日期:2021-02-03

投資理財

房地產沒當年好賺了!20年買過9間房,包租公經驗談:房租只是抵通膨、投資店面已經北風北

26歲,懵懵懂懂買下第一間房子。因為家裡缺乏投資理財的教育,我其實不懂買房的眉眉角角,只想在新北有個地方可以住。這已經是西元2000年的事了。當時買在汐止24坪的中古屋,房價300萬,房貸利率記得是7%左右;扣掉自備款80萬,我一個月負擔15,000元的房貸。那時候我正在創業,經營第一家火鍋店。

日期:2021-01-28

投資理財

要贈與房地給子女還是直接給現金?國稅局這樣說

要贈與房地給子女?還是直接贈與現金讓子女自己去買房?中區國稅局表示,一般而言,房地交易所得稅稅率均高於贈與稅稅率,父母如欲贈與房地給子女,應一併考量子女日後出售房地時應納之房地合一稅,以免省了贈與稅,卻反須繳納更多的房地合一稅

日期:2021-01-25

投資理財

房子提早過戶給小兒子,沒想到他缺錢賤賣還付了200多萬稅金...送房給子女得懂3稅事

有的親朋好友會教你如果贈與金額或價值超過220萬元(編按:111年起,贈與稅納稅義務人每年得自贈與總額中減除免稅額244萬元。),可以分次分批逐年贈與,將每一年的贈與總額控制在220萬元內,就可以避免被課徵贈與稅。原則上沒有錯,但如果事情可以這麼簡單的話,地政士這張牌就顯得沒有價值了...。

日期:2021-01-22

投資理財

實價登錄2.0闖關成功!張金鶚:政府「玩真的」 終結房市長期亂象

內政部發布109年第3季全國及六都住宅價格指數,本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06.89,較上季上升1.43%,與去年同季指數相較上升3.21%,六都部分以桃園市、台中市及台南市上升幅度較大。立法院於昨(30日)三讀通過「實價登錄2.0」,包括「平均地權條例」、「地政士法」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等三法修正草案;對此,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表示,希望能從這次的「抑制炒房」到「健全房市」,讓民眾相信政府是「玩真的」,並積極查核、落實實價登錄,從根本解決長期以來房市的不合理現象。

日期: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