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0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品味人生

火鍋「蟹肉棒塑膠沒拆」,她客訴免單、火鍋老闆氣炸喊6年沒拆過…台大化工博士解謎

編按:煮蟹肉棒時,外包裝塑膠套到底要不要先拆掉呢?一派說法認為塑膠套加熱會溶出有毒物質,卻也有人認為耐熱材質的塑膠套可以使蟹肉棒不會散開,保存鮮味?有名火鍋店老闆上臉書爆料公社發文說,經營火鍋店5、6年都是把蟹肉棒連塑膠套一起放入火鍋內烹調,有客人使用外送平台點餐,以「吃到塑化劑」為由客訴,最終免單讓自己賠了170元,「整個吃完了,我也沒看見你死掉?」這位火鍋店老闆秀出照片,該客人以「蟹肉棒塑膠沒拆,火鍋那麼燙,整鍋都塑化劑不敢吃了」,並附上照片傳至外送平台進行客訴,而該平台也移除被反映的餐點,等於免單不用付錢。老闆認為,蟹肉棒拆開就會整個散掉,火鍋本來就很燙「消費者騙吃騙喝道行那麼高,熊貓還能退錢170元」,「要拆不拆是店家的事情,這樣子就會吃死人嗎?最後還不是把火鍋吃掉了?」不過,不少網友想法則是和老闆不太一樣,「有爭議就不要用蟹肉棒當食材比較好」、「沒拆過包裝,不代表就沒問題,少量塑化劑的確不會致死,但不好的東西就別讓客人吃下肚了」。「塑膠套本來就要拆,沒人一起丟下去煮的」、「如果我吃到蟹肉棒塑膠套沒拆,也會給負評」。食藥署曾在「食用玩家-食藥署」臉書粉絲團解釋,蟹肉棒塑膠套這個難以破解的鄉野傳說,常常都是五五波沒有結論讓人困擾,但建議還是不要嫌麻煩動手拆掉,因為塑膠材質不建議置於長時間高溫烹煮的環境!食藥署表示,嚴格來說,塑膠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有許多種塑膠材料,同時耐熱溫度會是一個範圍而非固定值,譬如:聚氯乙烯(PVC,耐熱60~80度)、高密度聚乙烯(HDPE,耐熱90~110度)、聚丙烯(PP,耐熱100~140度)、聚碳酸酯(PC,耐熱120~130度)等等材質,各種塑膠材質有其耐受溫度的範圍。由於塑膠類材質於高溫下的結構相對較不安定,並不建議長時間置於高溫烹煮的環境,建議料理前拆掉塑膠套是最保險的做法。(原文刊載於2020/1/8,更新時間為2022/8/14)

日期:2022-08-14

投資理財

省下火車票360元,網友按6000個讚…施昇輝:在你變有錢前,請用時間換金錢!

日前去台中演講,決定搭台鐵自強號前往。在月台等火車時,被一位網友認出,兩人攀談了幾句。他說他要帶太太和兩個稚齡女兒回豐原,但他選擇搭區間快車,而不搭自強號。

日期:2022-07-21

職場生活

90元雞排、70元乾冬粉都不是最貴的?台灣「漲價冠軍」是它 民眾嚇到:漲幅誇張到沒天理

近年物價持續攀升,許多人快被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銅板美食也漸漸絕跡成為「鈔票美食」,有什麼東西是漲價讓你最有感的呢?

日期:2022-07-17

產業時事

金融越南 「 整個越南市場, 就是一個金融沙盒。」

周日午後,夕陽把胡志明市政廳前的階梯,染成一片金黃色。一位身穿越南傳統服飾「奧黛」的女孩,自在地坐在階梯上,凝視著她手中的智慧型手機。這個再平凡不過的畫面背後,其實,象徵了這個國家的「變」。

日期:2022-07-13

職場生活

和LV合推200萬元「茶人旅行箱」、普洱茶三度登保利拍賣會!王德傳茶莊憑什麼能躍上國際?

「喝茶」這件事不再是老人專利,從20幾年前開始,台灣開始盛行起罐裝茶飲及手搖杯,在炎熱的夏季裡來一杯冰涼的茶,已是許多人共同的嗜好,而這樣的風氣也歸功於王德傳茶莊推波助瀾,改變過去「老人茶」的印象,以年輕化的形象,讓台灣數百年來的茶文化,深刻在民眾心中。

日期:2022-07-07

職場生活

甜食是子宮殺手!28歲女每天3杯手搖飲、點心當正餐...醫師一查竟罹「子宮內膜癌」

這位28歲女生從小就「嗜糖如命」,國小至國中更是一天喝三杯手搖飲料,更常以甜食取代正餐,體重已經高達125公斤,直到出現不正常出血,到院檢查才發現自己罹患「子宮內膜癌」!所幸發現得早還不是很嚴重可以逆轉,不需要開刀治療,後續靠著減重和飲食上的調整,慢慢找回健康。

日期:2022-02-13

今選頻道

頻頻被問「台灣在哪裡?」 捷克建築師用「這招」讓他們認識台灣!

曾在台灣當一年交換學生的捷克人Petr Danda(阿得),因為愛上台灣文化與茶,自告奮勇在捷克大力推廣台灣,就連新亮相的駐捷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室內設計也找上Petr Danda為之操刀。

日期:2022-02-10

財經時事

台灣人最愛美食出爐!「這商品」全年訂購量超過千座台北101, 一圖看懂各縣市外送熱門餐點TOP1

年末到了,想好要吃什麼大餐慶祝了嗎?外送平台foodpanda公布今年熱門餐飲排行榜單,發覺「奶茶」訂購量加總超過千座台北101,一躍成為國民飲料!受到疫情影響,健康餐盒外送訂單年度成長超過2倍。

日期:2021-12-30

產業時事

幫手篇 解決碳中和痛點 四家新創各有妙計

碳中和這場戰役,讓許多蟄伏許久的物聯網(IoT)新創浮出枱面,《今周刊》這次精選四家新創公司,對於中小企業迎向碳中和過程中,有關碳盤查、能源管理、綠電採購等需求痛點,它們各有解方。

日期:2021-12-29

投資理財

100萬買中信金(2891),光配息就領了62萬!存股3心法「降成本」,把套牢股變搖錢樹

大家都知道,創業經營是需要投入時間與資金的。例如開一家手搖飲料店,除了店面地點與裝潢之外,還要買生財器具、食品原料、招募人力......當然還要投入自己的時間心力。即使地點與產品都很好,這家店還是需要時間建立口碑來吸引更多顧客以提升營收與獲利。任何想要空手套白狼(零成本創業)短期就想獲利的人,其思想都是極其幼稚且相當危險。

日期: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