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47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半導體不只有台積電」 護國群山現四大危機 IC設計業警告若政府不帶頭介入 「這五塊」將成陸廠逼走台廠重災區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攜手DIGITIMES,周二(3/28)在新竹科學園區發表了「台灣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是國內史上第一次由IC設計界發起的政策白皮書。白皮書中指出,台灣IC產業的全球市佔率高居第二位,但已面臨各國傾舉國之力扶持自家IC設計產業、中國業者發展迅速、國內人才短缺嚴重,以及缺乏先進技術研發動能等四大危機。TSIA警告,若政府不大力介入,從府院層級帶頭建立國家級的IC設計業國家戰略,並制定真正完整的晶片法案,估計到了2026年,台灣IC設計業的全球市佔率將從2022年的18%降至17%;反觀中國IC全球市佔率,同期可望從15%提高至18%。 白皮書中也分析,隨著美國卡住中國發展先進半導體技術的脖子,北京肯定將以政策大力協助陸廠進攻成熟製程的產品,未來陸廠及台廠高度交集且中國至少已有10%全球市佔率的產品別,將成為台灣IC設計業競爭壓力最大的地方。這些領域包括了消費型系統晶片SoC(從7奈米至28奈米),以及成熟製程(40奈米以上)的消費型IC、類比IC、功率IC與Discrete IC(MOSFET/IGBT)等。

日期:2023-03-28

投資理財

政策加持+創新高的存款 中國衝內需火種到位 把握兩會利多 九檔陸股ETF伺機買

受惠中國兩會政策利多、防疫政策鬆綁下,景氣復甦力道強勁,且海外資金持續擴大投資加持,展望未來,陸股將有機會否極泰來,值得留意偏多操作的布局機會。

日期:2023-03-22

產業時事

美中博弈白熱化!施振榮:台灣科技業研發能力仍是突圍潛力

隨著美中衝突逐漸白熱化,台灣該如何藉優勢產業,面對兩大強權博弈下所夾帶的衝擊?由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成立的「智榮基金會」今(18)日舉辦論壇,從企業家視角看台灣如何在美中台三角關係中突圍,施振榮認為,台灣科技業佈局在世界各地,我國的科技研發能力,仍是突破美中或地緣關係的潛力。

日期:2023-03-18

投資理財

合庫金、兆豐金、玉山金...在台灣存股金融股風險真的很低?法人操盤手:這種情形散戶最容易套牢

討論金融股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金融業。簡單來說,金融業就是將客戶的存款借給有資金需求的人,賺取存款利息跟借款利息之間的差額(貸款利率-存款利率=差額)。

日期:2023-03-09

產業時事

台達電(2308)創辦人鄭崇華聊創業:當時我想我定是瘋了,創業後10幾年,我一天到晚擔心公司會倒掉...

總是對事情懷抱好奇心,會瘋狂地投入自己想做的事——就是這麼單純質樸、擇善固執的個性,讓鄭崇華衝破人生逆境,意外創立了市值衝上新台幣7,000多億元的台達電子。從他對生產品質的堅持、對自然環境的關懷、還有對社會公益的熱心奉獻,讓人看見「利他」所能帶來的巨大力量。

日期:2023-03-09

職場生活

東京食品展!饒慶鈴率團 推廣臺東優質農特產

為推廣冷凍鳳梨釋迦外銷及天然慢食物產,臺東縣政府結合業界參加3/7-3/10在日本東京Tokyo Big Sight 場館辦理的亞洲最大2023東京國際食品展,臺東縣長饒慶鈴率秋釀慢慢、東太陽製酒、德朱利斯、紅烏龍合作社、博雅齋自然茶園、允芳茶園、購夠臺東及ASMILE JAPAN 株式會社等8家特色商家前往參展,藉此機會與國際食品業者交流,為臺東慢食物產提升能見度及開創國際市場。

日期:2023-03-07

產業時事

進軍中國賠一屁股錢,不如斬斷...如何捱過景氣困境?全台最大塑膠押出機廠商:當機立斷才能活下去

成立70年的鳳記國際,由第一代魏全城從機械維修零件起家,歷經國際景氣的波折;在第2代魏燦文接手後,如今已是全台第一大的塑膠押出機械設備製造公司。根據《財訊》報導,農曆年前,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魏燦文宣布不參與明年3月的理事長改選,創下機械公會只任1屆理事長先例,引起業界關注。鳳記國際機械董事長魏燦文的想法很簡單:「人生要做的事還很多,我今年滿70歲,要把機會讓給年輕人。」

日期:2023-02-18

產業時事

Phiar找資金被拒絕三百次、連四年沒營收 台灣小子AR導航新創 憑什麼被谷歌看上

這家專做AR導航系統的新創,二○一七年創立以來一路茁壯。從被投資人拒絕超過三百次、手機應用失敗到被谷歌收購,它究竟有什麼能耐?

日期:2022-12-28

產業時事

台塑身為年收2100億石化業龍頭 為何與日本超級電腦龍頭牽手、攻量子運算? 故事要從30年前董座留學荷蘭說起

石化業龍頭台塑公司(1301)的董事長林健男,本月接連兩次現身量子科技的場合。這不禁令人好奇,年營收高達2100億台幣、市值逾5500億台幣的台塑,為何與量子技術這個極為前瞻的新世代科技有關連。原來,在當今全球科技強國競相投入量子技術研發的大潮之外,30年前林健男留學荷蘭時的見聞,促成了石化龍頭這幾年在數位轉型的路上,從人工智慧(AI)、物聯網至量子運算的持續進化。

日期:2022-12-27

產業時事

綠色生活向前行

淨零是攸關人類生存的一役,不止能源、產業要轉型,生活與社會也要轉型。國際能源總署指出,2050年前行為改變的減碳量可占總減碳的16%,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表示,需求端的減碳可減少40%到70%溫室氣體,從源頭減少使用,讓永續走入生活,你我同行、達標淨零!

日期:20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