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51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8
投資理財

「股六債四」已失靈?「債優於股」成新寵! 平衡型基金靈活配置 市場愈震盪愈有戲

二○二三年在升息後遺症浮現下,經濟放緩將抑制美股走勢,「債優於股」幾乎成為市場共識;擅長靈活調整股債配置的平衡型基金經理人,也正擬定對策。

日期:2022-12-28

職場生活

「富媽媽」前一天亮麗上通告、隔天拿菜瓜布幫客戶刷馬桶…先生憂鬱症離開科技業,她陪創業年收近千萬

2017年,十方在台灣知名半導體公司工作的先生,因長年在高壓的環境中,身體慢慢出現狀況。隔年公公罹患癌症,先生也得到糖尿病和憂鬱症。那年他不過43歲。幸好,她很早就有理財思維,2006年開始投資房地產和股票,2017年被動收入超過家庭支出,已經財富自由。先生46歲離開職場,疫情期間找到未來想投入的事業,經營一家清潔公司,目前年營收近千萬元。她強調,每個人都要成為有彈性的成熟大人,拓展自己的技能,讓心更穩,「要成熟退休,不放棄成為更好的自己」。

日期:2022-12-23

投資理財

連日文都不會說,53歲的她卻已在日本買了4間房...台灣人瘋海外買房!專家提醒要小心3地雷

邊境解封,海外不動產投資熱潮也跟著回溫,匯率狂瀉的日本再度成為國人置產的目標,但投資日本房地產究竟有哪些迷思?又有哪些該注意的眉角?

日期:2022-12-21

產業時事

國泰金明年股利恐縮水?李長庚:會盡量努力找方法…國壽靠資產重分類補血2426億

金融業龍頭國泰金(2882)周一(11/21)下午舉行法說會,說明核心子公司國泰人壽在10月初靠資產重分類補血2426億元,淨值來到4185億元,國泰金淨值則回升到5492億元,普通股每股淨值增加18.4元來到33.8元。

日期:2022-11-21

保險稅制

「愈晚改革,下手力道愈大!」勞保基金已虧830億元…學者示警:降到這水位,當心擠兌潮

今年以來因全球股災蔓延,疫情勞保傷病給付支出增加,以及領取老年年金給付持續膨脹,致勞保基金水位直直落,勞保基金餘額由去年底8,447億元,截至今年9月底已縮水為7,467億元,少了近千億元。更有學者示警,一旦勞保基金水位降至5,000億元,恐要慎防擠兌潮。

日期:2022-11-11

職場生活

他山之石 顛覆台人長照認知 認識「減法照護」 培養長者健康自主力

在台灣,國人臨終前平均臥床八年。若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臨終前的臥床天數比較,差了足足三千倍!如何打造更健康樂活的熟齡人生?這場論壇有滿滿的解答。

日期:2022-11-02

投資理財

台股從萬八→萬二,那些說「我OK你先買」的人,最後變有錢了嗎?為何空手看戲風險更大

投資要用閒錢沒錯,但如果你為了安全感,保留太多現金在手上,很可能就會受到「現金拖累效應」影響。投資規劃不只是一次兩次的操作,有整體的佈局,才能有見樹又見林之效。

日期:2022-10-21

職場生活

人生最大支出不是買房,而是養老金!50歲無痛滾出千萬退休金的「簡單投資法」

容我先介紹我自己,我叫高橋丹,出生於東京,擁有日本國籍,現年35歲。10歲前大多在日本生活,之後移居美國,12歲開始投資。就讀康乃爾大學時,在紐約華爾街擔任實習生。21歲時榮獲Magna Cum Laude(拉丁文學位榮譽,用來獎勵成績優秀畢業生的稱號),畢業後,正式進入華爾街工作,負責投資銀行的業務與交易往來。 26歲時與人生導師共同成立避險基金,30歲時賣掉自己的股份。隨後移居新加坡,遊歷大約60個國家,2019年秋天回到東京。 2020年1月正式進軍YouTube界,成為YouTuber,影片主題包括「全球新聞」、「經濟」、「投資」、「財富」,每天都會上傳新影片。感謝許多網友在影片下方留言,6個月內的頻道訂閱數超過20萬人。最喜歡日本文化與食物(特別是納豆!)。 我回到日本的時候,在日本幾乎沒有朋友。但持續在YouTube和社群網站發聲,我認識愈來愈多朋友。同時我也發現,許多人都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感到不安,心生煩惱。 過去30年,日本經濟幾乎沒有成長,放眼全世界,像日本這樣的例子十分罕見。終身雇用、年功序列(日本的一種企業文化,以年資和職位論資排輩,訂定標準化的薪水)已成過去,薪資水平多年沒有調整,消費稅卻愈來愈高。這樣的現況使得愈來愈多日本人想要「憑自己的力量增加收入」。 我也在思考「自己是否可以做些什麼」,最後我決定讓不看YouTube的人也能吸收理財知識,這就是我撰寫本書的原因。

日期:2022-10-18

職場生活

以前是「養兒防老」,現在是「養老防兒」!張珮珊:若惦記著孝養金、投報率生娃,我建議不要生

「到底該不該生小孩?」這個話題跨越世紀,永遠被熱搜討論、你我都徬徨過。但這樣的人生大哉問,永遠沒有標準答案。生小孩是一條不歸路,生了就回不去了(我也好幾次揚言想把小孩塞回去),但這也可能是你人生最美風景、最棒決定,沒有走過, 無法體會,不可言喻。

日期:2022-10-07

保險稅制

央行升息,存定存比較好,還是買儲蓄險賺更多?達人教你:差別在哪?要怎麼計算?

編按:台灣央行今年利率已連3升,中華郵政9/28也宣布調升存款利率,調升幅度為0.110~0.170個百分點。調幅較大的就屬「存簿儲金」,從現行牌告利率0.325%,調升到0.455%,調整幅度達0.130%。2022年的理財關鍵字,就是「升息」,而且還是利率「升升不息」。那麼之前解約定存、改買儲蓄險的人,是不是要後悔了呢?

日期: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