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46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宏達電(2498)一直沒表現,為何我卻選擇不賣?外資券商副總經理:看好王雪紅正在做的這1件事

我不知道該不該舉這個例子,因為這家公司的投資爭議度很大。但回頭想想,早前被動元件、航運類股不都曾經被鄙視過,後來還不是出現過足以稱霸武林的高光時刻。我想講的公司是宏達電(2498),我大學最好的同學已經不離不棄的在這家公司待了20年,公司股價曾衝到天堂,也曾經下過地獄,不少人聽到宏達電的名字,都很不以為然。

日期:2023-10-04

產業時事

這群人、卡提諾狂新聞...下個是誰?YouTube爆停更潮 幾乎都破百萬訂閱「感覺不單純」

日前,多名人氣YouTuber紛紛宣布停更,包括這群人、阿神等等,以嘲諷時事聞名的「狂新聞」16日也無預警更新了最後一集。就有網友整理出一份YTR停更名單,「前陣子B站停更潮,現在換YT停更潮」,詢問是不是YouTuber越來越難賺了?話題引發討論。

日期:2023-09-24

投資理財

AI、電動車、半導體、5G題材都想投資?小孩才做選擇,「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ETF」一次全盤掌握

長年台股投資研究團隊表現卓越的野村投信再推力作,這次以讓人眼睛一亮的ETF商品出擊,野村臺灣創新科技50 ETF(00935)主打AI、電動車、半導體、5G…等科技題材一次網羅,更首創納入「研發費用佔比」為篩選指標,確保成分股擁有關鍵競爭力。此外,這也是一檔市值型的ETF,可謂是「創新科技型ETF2.0」。

日期:2023-09-13

投資理財

擔任基金經理人25年,一次股價腰斬給我的投資教訓:無論什麼樣的理由,急跌的小型股就是要先賣掉

編按:本書作者窪田真之是樂天證券經濟研究所所長兼首席策略分析師,從事日股基金經理人資歷逾25年,操作2,000億日圓以上的日股,績效超越TOPIX(東證股價指數)大盤表現。

日期:2023-09-13

產業時事

2023未上市公司100強 台股小聯盟明星隊出列

(今周刊1394)資本市場風起雲湧,也有不少人把目光轉向未上市公司,尋找明日之星。相對於上市櫃公司的資訊透明,未上市公司更需要投資人用心尋寶。《今周刊》製作「未上市100強」,不論是獲利較佳的板塊族群,或是生機盎然的趨勢產業,讓投資人按圖索驥,領先布局新方向。

日期:2023-09-06

產業時事

台灣半導體在地供應鏈聯盟成軍!護國神山讓這十家廠商「攏作夥」 為何家登邱董說先有信任、再來做生意?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本土供應鏈,首見由在地廠商發起的供應鏈聯盟!台積電重點供應商家登精密(3680)董事長邱銘乾號召成立的台灣半導體在地供應鏈聯盟,已經有30多家廠商加入,目的不僅希望隨著重要客戶進入3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同步提升技術服務及支援能力,讓本土供應鏈也具備世界級的實力,也希望成為重要客戶在美國設廠的重要在地供應鏈夥伴。邱銘乾周四(8/31)在聯盟發布記者會中指出,在沒有標準答案的先進製程中,與外國供應鏈相比,台灣供應鏈的優勢在於彈性、效率、溝通速度及溝通頻率,幫助重要客戶一起找答案,「我們可以隨著護國神山的技術增長而增長」。

日期:2023-08-31

產業時事

中美貿易戰5年,全球供應鏈尋找新基地的大贏家 直擊東協 製造新強權 2023年東協台商

(1393今周刊)在當前全球「去中化」的趨勢浪潮下,跨國公司正積極重塑供應鏈,而坐擁全球第三多人口的東協,已日漸成為「中國+1」的必修顯學。《今周刊》採訪團隊走入東協現場,親眼見證近年台商與國際大廠的遷徙布局,亦深度拆解不同國家各自主打的產業定位。一趟東協之行,一幅替代中國的「製造新強權」圖景正在成形,而台商大軍的機會與挑戰,也逐漸清晰。

日期:2023-08-30

產業時事

中國經濟危機,會演變為2008全球金融海嘯?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憂心:中共正在飲鴆止渴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8-23

產業時事

Arm申請那斯達克上市,力爭今年全球最大IPO!為何蘋果、輝達等科技巨頭都想投資?

軟銀(SoftBank)旗下的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已在21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上市申請,計畫以「ARM」作為股票代碼,在那斯達克交易所(Nasdaq)展開首次公開募股(IPO),這個舉動有望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規模的IPO,同時也將踏上科技史上第三大規模的IPO寶座,僅次於阿里巴巴和臉書(Meta)。

日期:2023-08-23

職場生活

每天工作10幾個小時、抱病開會去洗手間吐了3次!他過勞病倒後領悟:「過度努力」原來是錯的

現代人愈活愈忙,也愈來愈茫,身累心更累。問題不是我們缺乏動力,也不是我們不夠努力。問題在於動力和努力都是有限的資源,我們愈是消耗,就愈容易過勞,也更難達成我們想要的結果。麥基昂在新書中提供了解決方案:我們可以找到一條更簡單的道路,而不是放棄、耗盡或犧牲我們的心智健全狀態。

日期: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