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7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職場生活

超前防治>醫界串起社區醫療群 從治病進階到疾病管理 台大醫研究證實:有家庭醫師照顧 慢性病患住院率降很大!

我適合打哪一種新冠疫苗?」「最近聽到某個藥不錯,適合我吃嗎?」這是新北市永和文林診所醫師謝文進,近期最常被就醫民眾詢問的問題。搭配患者持續看診等健康紀錄,他一一給出最適合對方的診治與健康諮詢。

日期:2021-09-22

職場生活

巧克力囊腫最常見 畸胎瘤防惡化 卵巢囊腫良性居多 這一刀別亂動

許多女性一聽到卵巢囊腫,就會認為是罹患了癌症,然而絕大多數的卵巢囊腫都與生理期有關,因此,遵循醫師囑咐、按時回診才最重要。

日期:2021-04-21

職場生活

蕭彤雯:健康人生就像LIVE新聞 無法NG重來

個頭嬌小,張著靈活大眼,一走進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所有人都感染到蕭彤雯滿滿的活力。專業醫藥記者出身,現職健康節目主持人,一般人一定覺得蕭彤雯對自己的健康管理很有一套,她坦言過去從事高壓的新聞工作,該有的「職業傷害」她一樣也沒少,甚至還在鬼門關前走了好幾遭!命撿回來後,才讓她對健康人生有了不同體悟。

日期:2021-04-20

職場生活

「韓粉大將」毛嘉慶罹血癌》以為扁桃腺發炎卻白血病!醫:5個病癥,發病就來勢洶洶

45歲國民黨文傳會前副主委、安定力量副執行長毛嘉慶驚爆罹患血癌,他3/31深夜在臉書上寫下自己得了血癌,正在接受第一階段化療。他寫道:「這個病有個特點,沒人知道怎來的,我是以為扁桃腺發炎從急診得知。首先向我得罪過的每個人道歉,誠心向你們道歉,我錯了,對不起,謝謝你大人有大量。再來,沒真的得罪但看我不爽的,我們握手和解吧,其實,事情都過這麼久,不要不爽了!」毛嘉慶說,自己一定會頑強地活著,要大家不必特別來看他,並開玩笑出院就要來辦趴踢,樂觀面對病情。

日期:2021-04-01

職場生活

乳癌多半在停經後發生! 台大名醫:這3種人特別要注意

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03-15

財經時事

陳時中怎麼看全民抗癌大作戰? 他借鑑潔牙運動經驗:「我敢講,教了一代之後就能改變!」

編按:衛福部自2005年起推展「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強化四癌篩檢(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成效顯著。如子宮頸癌因1995年起健保補助抹片檢查,從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退居至第八位,並降低七成死亡率。然而,隨著老年人口日增,癌症人口有增無減。根據健保署統計,2019年就醫癌患達75萬人,醫療支出總計約1108億點,其中第一名的肺癌,高達164億點。在四癌篩檢之後,針對國人癌症之首的肺癌,衛福部是否有新的預防計畫、未來國家癌症防治計畫重點有哪些方向?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接受《今周刊》專訪,詳談在高罹癌時代,政府迎戰國人健康頭號殺手的部署工作重點,以下為其第一人稱的訪談內容整理:

日期:2021-02-25

職場生活

國家計畫》高罹癌時代下的超前部署 陳時中:篩檢率提高 防治效益最高

編按:衛福部自二○○五年起推展「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強化四癌篩檢(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成效顯著。如子宮頸癌因一九九五年起健保補助抹片檢查,從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退居至第八位,並降低七成死亡率。

日期:2021-02-24

職場生活

權威觀點》主動篩檢 讓癌症不再是絕症 十大名醫親授 早期防癌教戰

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台灣最常見的十大癌症權威名醫,教你如何在生活中降低風險,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02-24

職場生活

如何贏得10倍癌症存活率? 66歲病理科醫師罹癌後開刀治癒 3大保養心法這點最重要!

癌症,一項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每年無情奪走數以萬計台灣人性命。即使是醫學發達的今天,癌症若發生遠端轉移,仍幾乎等於不治之症。好在,大部分癌症早期的生長速度緩慢,若能借助不斷進化的篩檢與治療技術,及時阻斷癌細胞發展,康復機率遠比一般人想像得高。每一位能活到預期壽命的台灣人,一生約有4成機會罹癌。如果你沒把握永遠與癌症絕緣,積極篩檢、避免成為晚期病患,是戰勝癌症的最佳策略。

日期:2021-02-24

產業時事

公益篇》迪化二○七博物館創辦人陳國慈 分享財富與美好 變身古蹟守護者

從三十年精英律師生涯急流勇退,台積電前法務長陳國慈自掏腰包贊助台北故事館,到買老屋成立迪化二○七博物館,她是如何以減法成就更大的富足?

日期: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