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98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3
產業時事

就業市場依然熾熱,經濟形勢卻在惡化,中小銀行流動性危機死灰復燃…陶冬:美國下半年衰退風險高

充斥著大新聞的一周。美國聯準會暗示升息週期可能已經結束,歐洲央行卻說還要再加。銀行恐慌再次威脅金融穩定,就業市場則維持著強勁的動力。OPEC+啟動了減產一百萬桶原油的計劃,但是衰退風險讓原油價格暴跌。極度動盪的市場環境和應接不暇的財經新聞之下,黃金價格突破歷史新高。未來是衰退,還是通膨,或是滯漲,抑或金融危機?拷問著金融市場的心,隨著新聞的變換而搖擺,上週沒有一天平靜的,凸顯出經濟變局、政策變局之下人心虛怯,風險資產價格大幅震盪。

日期:2023-05-07

職場生活

即視感超強!《人選之人》幕僚為黨務、選戰兩頭燒 黃健瑋:我也曾像陳家競,為了工作讓老婆很委屈

Netflix職人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上線後佳評如潮,男主角黃健瑋與跟現實中的老婆蔡亘晏(爆花)飾演夫妻,被觀眾讚嘆是一絕!黃健瑋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跟老婆一起拍戲滿過癮的,力誇她是比自己還有天份的演員,爆花去年以賣座電影《咒》爆紅,「她真的是非常好的演員,我本來就知道她那麼好!在所有人都知道她好之前,我就知道她的好!」

日期:2023-05-02

產業時事

全面應對北京威脅,美國土安全部宣布「90天衝刺行動」!部長提2大國安措施:絕不讓中共操縱美國

為了全方位檢視所有來自中國的威脅,美國國土安全部長亞歷杭德羅‧馬約卡斯(Alejandro N. Mayorkas)宣布兩大措施,一為「展開全部門90天衝刺」,二為首度成立人工智慧(AI)工作組,以因應AI對國土安全威脅帶來的全面改變。

日期:2023-04-22

產業時事

「若台灣人民沒有國家認同,那未來已被註定!」學者提悲觀前景:兩岸政治將重新融合、改造

就像我一再強調的,台灣的疑美論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只是有許多台灣學者們有如此的想法。 更有少數的人膚淺的斷定美國政府對台灣的一切政策都是在為美國軍火製造商推銷武器。以下是我與一位美國同事對於台灣如今的疑美論的綜合看法,供大家參考。

日期:2023-04-15

職場生活

在菲律賓辦「野戰醫院」、把X光機送進中東難民營 行醫40年 簡守信續走窮國義診救人路

行醫逾四十年,簡守信不只守在醫院,也走進東南亞、中東等國,把醫療曙光帶到貧苦百姓眼前。而他不只埋首於急救前線,更致力將醫療資源延續在當地,期盼人們能看見改變的希望。

日期:2023-04-12

產業時事

「當年日本把喪事當喜事辦,現在中國還是當喜事辦!」 他說中國經濟短期有撐 但長期將比日本躺得更平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從1980年代日本經濟實力曾經不可一世,卻被美國接連以廣場協議及美日半導體協議這兩記殺招,封殺了日本邁向全球經濟超強的歷史來看,如今中國正在重演當年日本的經驗,卻依然感覺良好,也自認是世界強國。他直言,「當年日本把喪事當喜事來辦,現在中國還是當喜事。未來會有什麼後果,我們看著辦。」曾任《今周刊》首任總編輯的今周刊專欄作家乾隆來則觀察,李強經濟學可望短期支撐中國經濟,但長期來說中國還是會走向日本經濟的老路,「而且中國經濟會比日本躺得更平,更久」。

日期:2023-04-10

職場生活

讓世界樂眠!LoveFu舒適化設計,拯救你的肩頸和睡眠

顛覆傳統床墊品牌的作法,LoveFu在桃園、台中兩地開設實體「睡眠體驗店」,從燈光、溫度到氣味,打造最佳睡眠空間,協助消費者找到適合自己的睡眠儀式,因為懂睡而變得更好睡!

日期:2023-04-07

麥克連 給想知道如何選股操作的你:頂尖操作思維

【麥克連】20230326一週精選股及個股教學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3-26

職場生活

60歲結束37年飛行生涯,機長父親用退休教會我的工作真諦:再奪目的工作也只是為了最愛的家人

我的美國爸爸是一名機師,60 歲就屆齡退休,已經離開波音747 的機長室25 年了。他一直都在聯合航空工作,屆滿60歲之後,他在1990 年5 月的某一天完成了職業生涯的最後一趟飛行。從東京成田機場出發往紐澤西紐華克的直飛航班,結束37 年的機長生涯。

日期:2023-03-23

產業時事

瑞信員工狂打電話找工作,職位重疊恐爆裁員潮...瑞士政府出手的代價:每位國民得分擔41萬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財務危機暫獲解決,最後由瑞士第一大銀行瑞銀(UBS Group)以30億瑞郎(約新台幣990億)同意出手收購。瑞士政府為了支援此收購案,還提供多達1090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3.59兆元)的資金,作為支持瑞銀合併交易的一部分,瑞士央行更會額外提供1000億瑞士法郎的流動性貸款援助;也就是說,為了避免瑞信破產,此交易案共獲得2090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6.88兆元)的支持。不過,市場還有一大憂心,那就是大裁員可能接踵而至。《金融時報》報導,有大量憂心飯碗不保的瑞信員工在併購消息一出後,已開始聯繫全球各地的求職公司幫忙找工作,一家新加坡招募公司接到約30通瑞信員工的來電,詢問是否有職缺。去年(2022)瑞信才預告將裁員9000人,如今瑞銀與瑞信合併後,集團內員工將超過12萬人,其中可能有多達3分之1的職位重疊,因此外界擔心這波裁員潮的最終裁員人數,可能會是上述數字的數倍。

日期: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