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11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結婚第2天回娘家,第3天我就開始上工...南光長媳練接班:公公說藥品處方是商業機密、不能外流

大三訂婚後,由長輩們看結婚的日子,是看到隔年,也就是民國59年農曆10月16日。所以我一畢業後,沒有在外面工作過,就直接進了南光。我們那個年代一般人結婚會去蜜月旅行,但我們沒有。結婚後,第2天先回娘家、辦「回門宴」,第3天我就開始上工了。

日期:2024-01-17

投資理財

00878、0056...領悟不能只存金融股,小資女改存股高股息ETF,2年資產475萬→704萬、還買了一間房

編按:當金融股的殖利率優勢不再,該如何讓資產持續增加?作者「小車X存股實驗」在面臨2021年尾,金融股受到的升息影響,而價格起漲後,擔心中斷持續投入資金的複利效果,決定展開一場「ETF實驗」之旅。小車分享如何藉由金融股和高股息ETF,在過去兩年內,將資產從475萬增加至704.5萬元,並將年化報酬提高至17%!

日期:2024-01-17

產業時事

我有病?我沒病?撕不掉的污名化標籤比疾病更可怕

世界衛生組織揭露, 心血管疾病、憂鬱症及愛滋病是影響全球數十億人口最嚴重的三大疾病,生理疾病能靠藥物緩解,而心中烙印的傷又該如何療癒?#MeToo 掀起社會大眾的思辨風潮,藉由被害人勇敢說出過往傷痛,讓同樣也因擔憂外界異樣眼光,或被貼上污名化標籤的憂鬱症與愛滋病友,可以有病識感、不再躲藏逃避。儘管不同疾病間存在各自的挑戰與難題,但唯有正視與面對的勇氣,才能促使大眾放下偏見與有色眼光,共同建構更溫暖包容的社會。

日期:2024-01-11

職場生活

高檔餐廳裡的台灣工藝

「職人工藝」一直都是台灣傲人的軟實力,職人多年打磨的功力,以雙手賦予作品的生命力,是機器無法取代的溫度。近年來,台灣職人工藝不僅在各行業閃閃發亮,也逐漸打進餐飲圈,誰說高檔餐廳只用舶來品?這一群職人用自己的技術,讓高級餐廳也能看到專屬於台灣的工藝精神。

日期:2024-01-10

產業時事

從創業在喜來登飯店開幕到遷至林森北路...禮德西服林育松聊女兒的接班:在這一行我工作了半個世紀

我在1968年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進入訂製西服界,之後輾轉在幾家西服店當店員,直到1978年自己創業,正式成立禮德西服。1981年,來來香格里拉大飯店(今喜來登大飯店)開幕,我們也在當天進駐飯店商店街,當時主要客群為歐美商務人士,高級訂製西服店大多位於飯店,禮德於全盛時期有4家分店。

日期:2024-01-07

投資理財

大學時曾羨慕同學開BMW、家裡很有錢...基金經理人50歲領悟致富秘密:先有夢想,金錢才會湧入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為什麼要學習理財?「你花錢的方式」將決定你的未來!本書是日本傳奇基金經理人藤野英人用自己的人生,努力摸索出來的「金錢使用說明書」。讀完這本書,你也能避免被金錢操控,擁有讓錢主動和你好好相處的富足人生。

日期:2024-01-04

產業時事

蘋果在中國市場「買保險」 iPhone代工版圖洗牌? 把昆山廠控制權賣給立訊 和碩策略曝光

iPhone代工二哥和碩,在二○二三年結束之際拋出震撼彈,宣布為iPhone代工廠區之一的昆山廠引入立訊資金、「喪失控制力」。究竟發生什麼事?

日期:2024-01-03

產業時事

蕭美琴專訪》戰貓精神就是隨時保持台美中「平衡感」!談台積電建立讓人信賴的品牌:有利台灣佈局全球

2024年總統大選倒數,《今周刊》專訪藍綠白三陣營副總統候選人。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以其外交專業角度出發,闡述眼中的美中、兩岸、台美等之間的複雜關係與地緣政治,並延伸觸及經濟安全、國際與兩岸局勢。

日期:2023-12-26

產業時事

副總統政見會/吳欣盈「細漢喝Johnnie Walker」形容台灣人「愛拚才會贏」!親揭20年前回台薪水低

週五(12/22)晚間7時舉行首場副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首輪第一位發言的民眾黨吳欣盈,主打經濟牌,將演講重心放在台灣經濟、國際外交層面,更拿威士忌品牌Johnnie Walker(約翰走路)比喻台灣人喜歡向前走的精神,讓觀眾感到些許錯愕。此外,吳欣盈也談到20年前剛回台時,同樣都是在金融業工作,但台灣拿到的薪水「只有在英國工作的還不到一半」,直言「民眾黨就是台灣的水電工,面對像一攤死水的經濟,我們要透過接軌國際打通水路。」

日期:2023-12-23

職場生活

周慕姿:剛結婚時幫老公洗衣服,卻被嫌晾得不整齊...設定界限第一原則「不委屈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編按:親密恐懼,是來自童年時父母未給予我們足夠的關愛,甚至情感、肢體虐待……這些創傷,在我們建立親密關係時,一旦出現壓力或衝突,我們很容易用戰、逃、僵或討好的「生存策略」因應。但生存策略築起的防衛心牆,無法讓我們認識彼此,反而強化我們對「生存策略」的依賴,自我價值更低落,最終,我們離渴盼的愛越來越遠,形成最令人悲傷的惡性循環。慕姿心理師以心疼的口吻述說:「我寫下《親密恐懼》,想要試著爬梳,那些人生的坎,如何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成為關係中的另一個坎。」她期盼讀者們能藉由本書,開啟親密關係裡不同於以往的嶄新選擇,而不是一再重蹈覆轍、一再悔恨心傷,讓我們都能在親密關係裡擁有愛與歸屬,也能好好愛人,好好被愛。

日期: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