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35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職場生活

富霸王豬腳、豆花莊…這8家台北美食讓黃仁勳甘心被收服「黃氏吃貨地圖一次看」

AI教父在台灣都吃些什麼?繼今年5月在台意外掀起一股美食旋風,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日前再度露面,上回他逛了饒河夜市、嚐了名菜「蒼蠅頭」,這次黃氏美食地圖再擴張,從夜市到餐廳,正餐、小吃、甜點到水果,台灣遍地開花的好食好飲,再度滿足了黃仁勳的好胃口。

日期:2023-10-20

產業時事

平價串燒王「焦糖楓」如何從通化夜市小攤車,1串10幾元賣到年營收破億,創業12年稱霸台灣

從通化夜市的小攤販起家,如今是年營收破億元的連鎖平價串燒龍頭,焦糖楓執行長陳妍霖是如何優化食材處理時間,翻轉辛苦又費時的串燒生意?

日期:2023-10-18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都心湊熱鬧 樂聲動聽花火絢爛 熱門景點好好玩

10月的台中處處精彩可期,睽違9年的「國慶焰火」重返台中,在中央公園天際精彩綻放;集結高人氣樂團、歌手的「搖滾台中」與慵懶浪漫的「爵士音樂節」也蓄勢待發,還有許多魅力景點等待遊人造訪,從火車站出發,搭乘四通八達的捷運與公車在城市裡輕鬆踩點,從早到晚不怕玩膩,只怕沒體力!

日期:2023-10-06

職場生活

沒有鹽的鳳梨成了她嚐到的最後滋味...韓良憶回憶癌末母親:我一直後悔那天太粗心

晚春時節,鹿特丹露天市集的水果攤濃香逼人,金髮披肩的攤販中氣十足地喊著:「ananas,zoete ananas,lekker(鳳梨,甜鳳梨,好吃)!」隨手遞來一盤切好的金黃色鳳梨,請我試吃,我微笑著搖搖頭,婉拒她的好意。4年了,我還是不忍再嘗一口鳳梨的滋味。

日期:2023-09-28

產業時事

10月起電價凍漲維持3.1154元!國際燃料價格緩降、水情好轉...僅這些產業取消凍漲優惠

經濟部周二(9/19)召開今年度第二次電價費率審議會審議,決定電價不調整,維持平均電價每度3.1154元。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此次決議凍漲是因有3大觀察,首先是考量全球燃料價格有緩降趨勢、台電此次預估成本較上半年明顯下降以及最近水情好轉。林全能也提到,對於農漁、學校及社福團體、食品、攤販集中市場等均維持凍漲;今年4月用電衰退10%以上的製造業等產業,維持高壓8.5%、低壓5%的減半調整模式;外燴團膳業部分取消去年15%凍漲作法,仍維持今年的減半調漲作法。前述凍漲或減調的受惠用電戶合計約12萬戶。不過考量疫情後部分產業復甦,包括百貨公司、電影院、健身房、餐飲等產業,在上半年用電量及營業額較去年同期皆有成長,因此取消凍漲,亦即恢復原有價格,受影響者約880戶。

日期:2023-09-19

產業時事

電價審議下周登場,電價是否凍漲?「景氣回溫、內需市況熱」餐飲、百貨、電影院等擬補漲15%

經濟部預計19日召開年度第二次電價審議會,討論下半年的公用售電業電價費率。經濟部官員強調,在鞏固民生物資的大前提下,電價不調整為主要的討論方向,但考量到公平性,「送審方案擬討論百貨零售業、電影院與大型健身房、大型餐廳、外燴團膳等類別,是否補漲去年7月凍漲的15%調幅」,初步預估有880用電戶數受到影響。

日期:2023-09-17

產業時事

家暴離婚、3歲女兒發展遲緩...單親媽擺攤賣地瓜,被誤會「1個月賺20萬」遭檢舉,國稅局發聲了

新竹縣一名單親媽媽小雪(化名),長期受到前夫家暴,3歲女兒因為不太會講話、也不會表達情緒,診斷就醫發現不僅發展遲緩,還有自閉症、過動症以及注意力不足等;為讓女兒遠離家庭暴力,小雪最後勇敢與前夫離婚。在「愛的萌芽福利協會」輔導下,小雪與另外3名單親媽媽在夜市擺攤賣烤地瓜,而其故事被媒體報導後,單周周末營業額創紀錄多達5萬7千元,超出原本業績的10倍之多;然而,地瓜攤卻遭人檢舉違規因此還停業2天。國稅局回應,無營業登記證固定攤販,均應予設立稅籍,同時也強調,若收入未超過起徵點,不會課徵營業稅。

日期:2023-08-08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力挺庶民經濟 振興經濟三部曲 把錢放大了!

疫後拚經濟!台中市政府祭出「2023台中普發現金振興經濟」三部曲,透過橫向各品牌的串連參與,和縱向各局處的加碼放送,不僅把錢「放大了」,也力挺庶民經濟,帶動一波復甦新商機。

日期:2023-08-07

投資理財

路邊攤賣衣服起家,小夫妻如何從「背著小孩跑給警察追」解鎖財富自由:人生就像倒吃甘蔗

喜歡看別人如何過生活,尤其是喜歡看財務自由的人,時間不被綁架,選擇想過的日子,那種自由無限好的感覺,別人是如何辦到的。分享路邊攤起家的一對夫妻,如何轉型達到財務自由。

日期:2023-08-03

產業時事

Google、Meta賺走大半廣告收入…當新聞媒體淪為數位平台的「佃農」,新聞議價怎麼做?

以Google、Meta為主的「數位平台」成為民眾接收資訊的主要管道,但這些科技巨頭賺走大部分的數位廣告營收,產製內容的新聞業者無法獲得合理收入。政大新聞系教授劉昌德指出,若把平台比喻成地主,新聞媒體猶如被收取太高租金的佃農,而「新聞議價」的概念就像「三七五減租」,為新聞媒體建立合理分潤。

日期: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