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30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產業時事

APEC跨域創新生態系論壇登場 虛擬展覽助攻企業數位轉型

為促進中小企業數位轉型,並藉由協同創新,強化中小企業在數位經濟浪潮下的競爭力,臺灣與菲律賓攜手提出「跨域創新生態系倡議–透過跨APEC區域數位平台促進中小企業包容性成長」,並舉辦「APEC跨域創新生態系論壇」,活動包含已於八月二十五日舉行的線上會議與即日起至十月十五日的虛擬實境展覽,邀集臺灣、菲律賓、泰國、智利、印尼和俄羅斯等會員體的公部門與企業界代表,於活動中分享及展演相關經驗與實績,擴大數位經濟發展之區域合作。

日期:2021-09-17

產業時事

科技力躋身國際 綠能不只永續還要帶動經濟,二〇二一《今周刊》新能源國際論壇

「2020年到2021年,網路上最熱門的關鍵字,除了COVID-19就是2050年淨零碳排,世界主要國家都非常關切這個議題。」8/6的《今周刊》新能源國際線上論壇中,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以此破題。

日期:2021-08-06

產業時事

台灣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 太陽光電將成要角 綠電產業可望帶領經濟再上一層樓

愛地球早已不只是個口號,而是與所有人生活習習相關的經濟、產業及環保議題。從政府2016年開始推動的台灣能源轉型、近幾年國際間掀起的2050年淨零排放及碳中和目標、台積電加入RE100國際倡議,到國內產業界看好及投入的電動車發展,其中最大公約數就是發展再生能源。

日期:2021-08-06

產業時事

太魯閣事故滿百日》不讓悲劇再重演 台鐵祭7大具體改善措施

今年4月2日發生的太魯閣事故,讓不少家庭心碎,事故發生至今已逾3個月,為了讓家屬早日走出傷痛、免除冗長訴訟程序並儘速回歸正常生活,交通部長王國材責成臺鐵局,以對家屬最有利的方式規劃補(賠)償方案,截至目前已有近半數罹難者家屬同意簽署,同時完成7大項具體改善措施。

日期:2021-07-10

全台防疫報導

「三級警戒」延至7/26!「微解封」2大鬆綁措施 雙鐵、休息站有條件開放內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表示,在國人共同努力配合下,國內疫情已在控制中,惟仍有部分感染事件發生,參酌世界各國管制作為及經驗,防疫措施鬆綁須逐步執行,才可穩定掌握疫情狀況。為確保國人健康,指揮中心經評估後決定,同步延長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至7月26日止。

日期:2021-07-08

全台防疫報導

美FDA打臉國產疫苗審查程序 衛福部:美方「本來就不可能提正式立場」 對疫苗護照這樣看

衛生福利部食藥署10日(上周四)公布國產新冠肺炎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的審查標準,明定療效評估將以「免疫橋接」證明,相關檢附資料強調是依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相關規定訂定。不過,今傳出參與審查EUA的財團法人醫藥品檢查中心(CDE)早就獲得美國FDA回函,指免疫橋接的科學地位未定。言下之意,台灣審查標準並非FDA目前接受的作法。衛福部政務次長薛瑞元今於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上受訪時表示,美國針對免疫橋接技術仍討論中,本來就不可能提出正式的官方立場,他強調仍會依照國內程序進行,通過與否都由各國自己決定。

日期:2021-06-17

產業時事

面對缺電・水荒,油電水價仍穿「國王的新衣」! 台積電未來3年水電需求再增1倍,台灣準備好了嗎?

不過30天前,全台水電供應都拉起紅色警報。驚險過關後,從供需面來看,接下來缺電、水荒的危機還沒有結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台灣追求非核、減煤、展綠等能源轉型,既想留住台積電等企業投資、創造就業,又想保護農地、生態環境,在水電不缺下,同時還要價格凍漲。不取捨,一定是不可能的任務!

日期:2021-06-16

財經時事

確診者趴趴走足跡好難追?指揮中心:已完成疫調輔助系統 防疫旅館將增至2萬間

國內疫情嚴峻,單周暴增逾1800例本土病例,因應各地確診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政務次長陳宗彥今(22)日表示,已完成疫調輔助系統協助地方進行疫調,並將新增防疫旅館達20569間。此外,112萬瓶酒精預計於下周一鋪貨至賣場,請有需要的民眾勿急著出門購買。

日期:2021-05-22

產業時事

防疫戰略大轉彎! 行政院拍板:全國疫情熱點廣設快篩站 有症狀者「綠色通道」先篩

本土疫情升溫,全國昨升級防疫三級警戒後,政府防疫戰略大轉彎,將傾向以「圍堵」取代擴大篩檢。行政院院會今(20)日拍板,將在全國疫情熱點廣設快篩站。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會後轉述院長蘇貞昌裁示,政府將加速設立篩檢站,而指揮中心將於疫情熱點廣設快篩站,有症狀、高風險者則設立「綠色通道」優先篩檢,若為確診6小時內將送醫院或集中檢疫所。

日期:2021-05-20

產業時事

台灣不缺電神話破滅! 不想重演五天兩次大限電 政府必須做好「這三件事」

4年內發生兩度全國大停電,就算堅持台灣「不缺電」的一方,也無法否認供電不穩的事實。而台電錯估備轉容量、台灣電網韌性不足,這些都有賴政府嚴肅回應。

日期: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