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20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財經時事

賣鹽酥雞的,中共也要吸收?對中國來說,「徹底滲透台灣」比「武統」更划算

本文摘自《全面滲透:中國正在遙控臺灣》一書,作者曾韋禎從頂端到基層,從外到內層層檢視中國對臺灣的滲透,讓讀者了解中國的滲透是多麼地全面化、完整化。這是一場看不到槍彈與鮮血的戰爭,是中國侵臺的總體戰,無論身處何方,都無所遁逃。

日期:2019-12-02

財經時事

高校課桌上,不再只有書本考卷 他們用行動挹注對教育的愛

一○八課綱上路,高中最困擾的事——選修課開不出來。除了原有核心課程延伸的「加深加廣」選修外,還得開出適性探索的「多元選修」課程,對高中校長、老師都是挑戰。若要解決問題,不能只靠學校老師,必須動員大學師資、業界,甚至社區力量一起來完成。因此,高中學校裡,每個人的角色都不一樣了。校長要像企業執行長一樣,懂得規畫願景、尋找資源,號召老師共同備課;老師的教學現場,不再僅於一方天地的教室,師生共學場景可能是在山林間,或者大學課堂。而原本與教育界無關的人,也可能成為教學者。媒體界的人,能不能開一門「媒體識讀」,律師能不能開一門「法律白話文」?又或者科技界人士開一門「AI應用」?下面三個教學現場,就是他們突破現有資源限制,改變現狀而帶來新想像與新可能。

日期:2019-11-20

產業時事

火車不是標本,我們要讓它「動起來」

曾是體制外大鳴大放的鐵道文史學者,進入政府體制後,擔任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的洪致文,如何將這座國定古蹟台北機廠,轉化成令人期待的「活的博物館」?

日期:2019-11-13

職場生活

將傷痕化為動能 躍登諾貝爾最高齡得主

一九八○年四月三日,約翰.古依納(John B. Goodenough)完成鈷酸鋰電池的論文,讓科技流進每個人的生活,今年他因此得到諾貝爾化學獎,以九十七歲成為史上最高齡得主!

日期:2019-11-06

產業時事

產業領航先鋒──工研院新科院士出爐!

2019年10月15日,工研院公布今年新科院士!透過前瞻研發、跨領域創新的努力,工研院結合5位新科院士的高瞻遠矚,為產業提供建言、擘畫願景,灌注台灣的永續新能量。

日期:2019-10-16

職場生活

完工逾20年「說斷就斷」?南方澳大橋前一秒「致命關鍵」曝光

宜蘭南方澳跨港大橋斷裂,至少造成20多人受傷,警消初步了解為大橋海測橋墩坍塌,導致橋體向下掉落斷裂;由於根據氣象局回報,南澳今凌晨發生最大震度4級的地震,加上中颱米塔前腳才剛走,引起外界質疑「斷橋災難」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如果有責任一定會追究」,並承諾會給予傷者最好的照料。

日期:2019-10-01

職場生活

掉進舊時光的舊玩意兒

回不去的時光之所以讓人懷念,是因為再也沒有重來的機會,那些來不及留住的片刻,在長大之後,總因為一個似曾相識的瞬間,喚起記憶,衝破封鎖重現。沿著記憶漫步巷弄街角,一群大人把對童年舊玩意兒不滅的眷戀收拾珍藏,將逝去的吉光片羽捧在手心,小心翼翼地擦拭陳列,讓你往後想回味兒時歲月時,再也不是繞不回的遠方。

日期:2019-09-18

產業時事

活化舊市區 經濟發展氣象新 富市大里 新好重劃

如何翻轉大里,打造活力新面貌,留得住青年帶著全家老幼安居樂業在此,長期以來,一直未見治本良方,臺中市長盧秀燕致力推動第十五期大里杙市地重劃,活化舊市區,紓解壅塞現象,帶動經濟再發展,生活機能大獲提升。

日期:2019-08-08

品味人生

冷門小鎮 重新定義經典

近年來,台灣各地開始有自己的地方誌,這些小誌編輯團隊有如地方樁腳,對於在地的風土歷史、人情掌故、地景地貌、名產名店瞭若指掌,外地人往往難以深入認識,有時甚至連當地人都不一定清楚。透過地方誌,重新認識或發現更多珍貴的人事物,跟著地方誌的團隊玩在地,準沒錯。

日期:2019-05-08

品味人生

一日散策 認識老風城

近年來,台灣各地開始有自己的地方誌,這些小誌編輯團隊有如地方樁腳,對於在地的風土歷史、人情掌故、地景地貌、名產名店瞭若指掌,外地人往往難以深入認識,有時甚至連當地人都不一定清楚。透過地方誌,重新認識或發現更多珍貴的人事物,跟著地方誌的團隊玩在地,準沒錯。

日期: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