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61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產業時事

創辦人張一鳴退出!抖音股權大變動,「資本400萬」小企業掌控4億大公司:拿下近99%股份

今周刊編按:TikTok抖音新任大股東超神秘,竟然成立不到1個月、資本額跟抖音比起來也少得驚人,何德何能可以用小蝦米之姿吞掉抖音這條大鯨魚?有「PTT創世神」稱號的杜奕瑾在1月21日下午於臉書上發表最新看法,他認為:「20天前剛註冊100萬人民幣資本的廈門小公司,拿下抖音98.81%的股份。(2022年12月30日)之前很多偽台人的影片都是源於與金門一水之隔小三通的廈門,創辦人潤後抖音的工作似乎很清楚了。」杜奕瑾在貼文中寫著:「2022年抖音估值高達1400~2000億美元。小公司拿下全球最大社交平台?驚訝嗎?當然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計劃經濟跟自由經濟的差別,幫著外宣談經濟自由、言論自由。」「美國已有31州禁抖音,其中9個州同時把微信和支付寶等其他與中國有關連的應用程式也納入管制的黑名單中。印度早在2022年二月禁抖音、微信等54 個中國手機應用程式,並稱這些App可以透過鏡頭、麥克風收集敏感的用戶數據,進行間諜和監視行動。」

日期:2023-01-23

職場生活

領到年終馬上辭職,會太過分嗎?職場前輩告訴你:「提離職」最好時機是…

我在某個小公司做行政加業助,最近有朋友的公司要找我去做,薪水是現在的1.5倍。他說可以等我到年後沒關係,所以目前預計,是年後領完年終獎金之後就離職。只是現在公司的老闆和老闆娘都待我不薄,平常大家的感情也很好。所以我一直開不了口說要離職,也不知道自己選在領完年終後離職會不會很不厚道,或被人背後說閒話之類的?真的很怕老闆和老闆娘會不諒解我,覺得我貪小便宜!~~想問問大家,什麼時候離職是最好的?有沒有比較好的離職時機點?如果剛好「一領完年終就馬上離職」,會太壞嗎?謝謝喔!!104職涯診所 紡織業 行政總務 匿名(26~30歲)

日期:2023-01-20

職場生活

不會再穿的舊衣服卻捨不得丟「因為以前窮過」...你和頭等艙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決定一生的財富關鍵

一個人不能在同一個狀態下待太久,這樣就不會發生裂變、不會有大突破。

日期:2023-01-19

產業時事

魏應充可以安心在家過年了!頂新繳清1.7億、他的109萬也付了,裁定不用再入監執行

新公司前董事長魏應充因違反食安法等案件,在不得易科罰金及可以易科罰金兩部分,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6月、10年得易科罰金,罰金部分頂新被判處1億200萬元、犯罪所得7467萬7824元。本月17日頂新將1.7億餘元全數繳清;魏應充也於16日將剩餘的3年易科罰金刑期,共109萬6000元繳清。

日期:2023-01-19

產業時事

才說1年內會賺錢,4個月虧1億就裁員!《壹蘋》老闆年前10天出手…員工批根本沒善待我們

台灣《蘋果新聞網》去年8/31確定將原有平台停止更新、9/1轉網新平台《壹蘋新聞網》繼續經營,原有台蘋有96%員工簽約同意加入新公司。當時的買家新加坡籍台灣女婿、17 Live共同創辦人潘杰賢,在蘋果新聞網存在的最後一天接受專訪時提到,他有自信新平台「1年內一定可以賺錢」。不過短短4個月卻傳出《壹蘋新聞網》裁員,人數逾50人,網路流傳一份內部訊息顯示,壹蘋4個月燒掉1億,預計今年底將燒掉5個億,因此做出組織調整(裁人)。

日期:2023-01-10

職場生活

到一家新公司卻依然用舊有的模式做事?小心讓公司陷入危機!

我第一次讀這段引文和文章的時候,湧起一股激烈的反感。在事業體當中,文化是僱傭、提倡和解僱時所考慮的,而品牌是公眾眼中這家公司的本質。強健的文化和品牌是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兩者都必須提前積極建立,但兩者截然不同。

日期:2023-01-07

投資理財

一度快被總部放棄 商仲女王如何救起台灣CBRE 從虧損到獲利創新高 朱幸兒5年逆襲路

在業績掛帥的外商公司,世邦魏理仕台灣去年營收與獲利再度創新高,過去五年,董事總經理朱幸兒是如何在疫情艱困環境下克服驚濤駭浪、再寫傳奇?

日期:2023-01-04

產業時事

大廠跨界 臍帶血銀行、科學中藥兩龍頭拓新藍海 幹細胞治關節、漢方顧心肺 訊聯、順天堂攻寵物人性化照護

你我身邊的「毛小孩」如何成為生技公司眼中的新金礦?伴隨著台灣民眾對寵物的疼愛,從美容、保健到醫療等各式需求紛紛出籠,其中寵物的治療用藥,正悄悄形成一塊不容小覷的市場。

日期:2022-12-28

產業時事

這家新創公司靠「天時地利人和」,打造工業物聯網的關鍵拼圖!他揭:公司登記2周就簽到合約

根據《財訊》報導,甫於6月成立的新創公司佳研智聯,結合工業電腦龍頭和中台灣機械產業能量,串起台灣智慧製造產業鏈,一起打世界杯。

日期:2022-12-21

產業時事

加密貨幣、SPAC、破壞式創新公司集體崩盤 史詩級泡沫迎最終章 一切回歸基本面

新冠疫情爆發近三年來,引發的金融泡沫,規模堪比千禧年的網路泡沫,但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與聯準會主席鮑爾「精準擠泡沫」,虛擬貨幣等泡沫並未危害金融體系安全。

日期:20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