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121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保險稅制

新制上路!明年滿64歲才可領全額勞保年金...達人曝最佳請領年齡:「這歲數」領竟少賺25萬

現行勞保老年年金法定請領年齡為63歲,但從明(2024)年元旦開始,將上調至64歲,意即欲請領勞保老年給付的民眾,必須年滿64歲才得以請領,受影響者為1961年出生(民國50年次)的勞工,勞動部估計約有12萬人受影響。

日期:2023-12-14

產業時事

玉山金控黃男州:為企業對接減碳過程所需資源 顧客沒淨零 我就不可能淨零

(今周刊1408)隨著「永續金融」話題在COP28發燒,ESG資訊揭露,成為金融業評估企業永續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面對國際趨勢與政府輔導,玉山金控布局長遠,與顧客攜手拚減碳。

日期:2023-12-13

產業時事

直擊杜拜COP28一場最有「錢味」的氣候峰會,讓永續投資更有利可圖     ESG二次革命來了

(今周刊1408)這是「巴黎協定」簽訂至今8年來的第一場檢討大會;這是一場全球金融業巨頭罕見齊聚的氣候峰會;這裡是COP 28的現場,面對不及格的減碳成績,各方熱烈討論⋯⋯,如何利用金融力量,催出第二波的ESG革命巨浪?

日期:2023-12-13

投資理財

赴日刷卡注意!信用卡「1字樣」無法退稅...太多觀光客鑽漏洞,日政府出新招:到機場才能退稅

赴日旅遊購物注意了,小心暴買後無法退稅!有民眾分享近期到日本大丸百貨購物,欲辦理退稅時,卻被「拒絕退稅」,理由是太多人買完東西後轉賣,因此才會祭出手段拒絕退稅。對此,有其他民眾分享自身經歷,說只要持有信用卡為商務卡、上方有「Business」字樣,都會被大丸百貨拒絕退稅。

日期:2023-12-11

投資理財

房價漲定了?5年內台灣營建業成本將大增逾15% 建商曝原因:買房的人要有心理準備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今發布最新統計,台中今年前11月推案金額衝上4614.3億元,超越去年全年,創歷史新高;理事長林正雄今天說,展望明年,將呈「量縮價穩」格局,另因應碳費陸續開徵等因素下,預期5年內營建成本增加15%以上,勢必會反映在房價上,請民眾要有心理準備」。

日期:2023-12-09

保險稅制

60歲退休,勞工退休金該1次領700萬還是按月領5萬?他工作35年這樣選,不讓退休金多繳稅

對於一些要退休的民眾,勞退金可能還是舊制,如果沒有轉成新制,依照規定,退休金只能一次領取,不可按月領。然而無論是適用新制或舊制,都有可能需要繳稅。

日期:2023-12-05

投資理財

2023房市代表字「漲」!連3年都跟漲升有關…2024年審慎樂觀:低總價熱銷、回歸低利環境

由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舉辦的「房市代表字」,進入第15年,最新網路票選結果出爐,今年由「漲」字拔得頭籌,獲得近4成7民眾認同,原因是「通膨物價漲不停,房價利率全都漲」。民眾票選年度最有感的房市新聞為「平均地權條例上路,預售屋禁換約轉售」。政府打炒房使市場交易量放緩,但價格似乎仍看回不回,房價利率雙漲是2023年影響民眾最深的大事。

日期:2023-12-04

職場生活

從生魚片壽司到紅酒起司,矽谷科技公司裡為何到處充滿了食物?工程師揭:這風潮得從2005年說起

90年代的矽谷其實沒有這麼變態,工程師只要有自己獨立的小房間就算是沾沾自喜的小福利,那時科技公司的福利和一般公司並沒有不同。這傳統自 Google 2005年入場後完全被顛覆。現在的矽谷科技公司莫不爭先恐後處處給員工小驚喜,從洗衣、燒飯、理容、按摩,無微不至地提供照顧。重點就是要酷,要讓外人羨慕。

日期:2023-12-03

產業時事

稅金撥補勞保、喵星人運動中心,護理人員待遇再拉高?盤點賴侯柯再開哪些政見支票

2024總統大選倒數44天!選情白熱化,在這場總統級的賽局當中,仍在場上的參與者,有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最後一刻則未登記篩選,再度回到「三腳督」局勢。在11月這段期間,「藍白合」大戲高潮迭起,從柯文哲與侯友宜、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11/15簽下六點共識後,才過3天原本「合」的局勢,就因民調解讀分歧再度翻盤。隨後郭台銘出面當「桶箍」,「藍白合」變「藍白郭合」,但也在短短數天內情勢急轉直下。「藍白郭」三方於11/23為會面地點僵持一整天後,最後三方「五漢」齊聚君悅飯店,卻在兩小時後談判破裂,宣告破局。除了賴清德已率先宣布副手人為蕭美琴並在11/21完成登記參選外,就在「君悅會談」破局的翌日,柯文哲便宣布副手為「新光公主」、民眾黨立委吳欣盈,侯友宜也在隨後宣布副手為中廣董事長趙少康。

日期:2023-11-30

職場生活

12月新制/高鐵票改實名制、2大電信退場…車輛排煙管制上路,製造空污被抓到「最高罰6萬」!

2023年進入倒數1個月,來到尾聲之餘也要看緊自己荷包,12月新制出爐了!包括電信業者合併後退場、高鐵早鳥票改採實名制、部分縣市的科技執法再擴大等,《今周刊》整理出12月新制懶人包,讓讀者一次掌握。

日期: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