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42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電動車得特價才賣得出去…全球價格割喉戰鴻海挺得住?「它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殺出血路」

鴻海(2317)與裕隆(2001)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2258),周一(11/20)在台灣創新板掛牌上市,為台灣電動車發展再造新里程碑,但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和各大傳統汽車製造商多年來砸錢發展拓市,原本獨尊綠能的時代,現在需求竟然開始降溫。業者被迫降價促銷,自家電動車才賣得動,還不得不重新評估投資腳步,對於鴻海在內尚未量產、但積極進軍電動車市場的業者,挑戰更是加倍。

日期:2023-11-20

產業時事

CrossBond幫企業找人 打入七國、十萬學生同溫層 留住外籍生人才畢業前就訂下來

政府政策鬆綁,台灣伸手大攬外籍生,希望他們留台奉獻。不過,大企業之外,中小企業和外籍生之間仍有鴻溝,林致孚和他的CrossBond,期待架起一座友善的橋。

日期:2023-11-15

產業時事

百萬缺工時代,如何留住外籍生、打造新二代友善職場? 一個都不能少的新台灣幫

(今周刊1404)新冠疫情之後,缺工聲愈喊愈響了。產業需才孔急,年輕人在哪?其實,早有一群跨越國籍的「新台灣幫」,默默成為了台灣勞動力的新支柱。

日期:2023-11-15

產業時事

專訪/張善政把科技智慧導入市政,從工廠排煙、機捷座位都能看見!要讓桃園勞工變幸福:從生活開銷下手

桃園市市長張善政曾在國科會、科技部,以及宏碁、Google等科技相關公私部門任職,科技人背景的他,自然也對市政保有科技人見解及視角,曾在產業面提出「亞洲智慧科技新都」及「亞洲史丹佛新矽谷」等政見或計畫。不僅產業政策展現科技人特質,張善政在社福、民政、交通、環保等市政上,同樣用科技人的角度觀察及施政。此外,他將在行政、科技部施政的經驗帶入桃園市政府組織改造,規劃整併資科局、研考會,要在明年成立「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今周刊》專訪桃園市長張善政,本文將以問答的方式,由張善政第一人稱角度,暢談其對於科技與市政,以及組織改造等各面向議題的想法與觀點。

日期:2023-10-24

產業時事

創新板申請今年衝15家!證交所董座林修銘:要找到台股下一個護國神山

「創新板」(TIB)是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上任以來最想要兌現的「政見」,隨著疫情趨緩,9月甫率團到美國參訪投資機構回台的他,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指出,將持續透過創新版孕育臺灣新經濟產業,與台灣證交所(TWSE)一起打造成為國際品牌,攜手打「國際盃」。

日期:2023-10-19

產業時事

鄧白氏歡慶「台灣中小企業菁英獎」十週年 數據價值決定台灣中小企業發展的前瞻性與未來性

台灣具指標性的中小企業年度盛事「鄧白氏台灣中小企業菁英獎」頒獎典禮10/18隆重登場,活動包括副總統 賴清德錄影致賀;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 何晉滄、外貿協會副秘書長 李惠玲、AIT美國在台協會經濟組 代理組長/安若熙(Mayra Alvarado)等嘉賓親臨現場,為榮獲年度MVP獎的10家企業、ESG永續績優獎的15家企業、連續10年獲獎的8家企業獻上祝福。

日期:2023-10-19

產業時事

2023環球商務論壇 簽證X人力資源X稅務 一次掌握赴美投資面面觀

AI加速科技發展進而開創經濟新局。美國作為全球高科技產業的重要中心之一,台商在美國的卡位和鏈結具有戰略價值。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主辦《2023 環球商務論壇》,邀集六位專家解析美國設廠的稅務、簽證、人力資源等議題,為海外設點的台商提供第一手專業資訊。

日期:2023-10-04

產業時事

Arm瘋狂IPO派對「女股神」為何從沒想參一腳?她親揭2疑慮:還有價格低的企業能選

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旗下英國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9月12日首次公開募股(IPO),9月14日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交易所掛牌,股價代號為「ARM」,ARM一上市隨即發轟動,以每股51美元掛牌,收盤63.59美元,掛牌首日股價一度飆漲近25%,收盤市值超過650億美元,成為全球2023年來最大IPO。然而,這場「瘋狂派對」熱潮逐漸平息,該股連續每日下跌,根據《CNBC》報導,美東時間週二(9/19)ARM收盤猛跌4.9%,最終收在55.17美元。而知名投資人、有「女股神」之稱的方舟投資(Ark Invest)執行長兼基金管理人伍德(Cathie Wood)也坦言,自己並未參與上週轟動一時的ARM IPO,Cathie Wood受訪時道出原因。

日期:2023-09-22

產業時事

AI商轉突破高利率重圍 ——兼論軟體開發商倍力資訊

MosaicML賦予企業部署生成式AI模型,企業得以自身數據訓練、建構「私有」AI模型;企業重視安全性及隱私,創造數據價值最大化,有別於消費性市場,商業型AI更具發展潛力。

日期:2023-09-20

產業時事

一趟「通往未來之旅」的心得

以色列和台灣都是民主小國,相似之處是來自移民的知識交流所展現的創造力,但同樣致力於創新,為何兩國在新創公司的發展有不同的成績?

日期: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