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97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以惜物精神 實現循環城市整合食衣住行

臺北市率先全臺,推出第一份《循環城市推動計畫白皮書》,去年七月透過論壇正式對外發表。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表示,《白皮書》提出八個施政面向、跨局處整合十一個單位、投入三十五個行動方案,對於水、能源、食物、廢棄物、交通、建築等都提出具體作法,並制定二階段達成的目標,「去年的KPI已經完成,現在要積極落實二〇二二年的目標。」

日期:2019-08-02

產業時事

合體館長直播催7萬人 柯P稱連任若失敗「台灣回到烏煙瘴氣」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21)日與「館長」陳之漢合體直播,原定10點在直播網站播出,但流量爆衝,導致網頁無法開啟,最後改到臉書直播,湧入近7萬人。柯文哲談到自己的施政理念、政績,並再次重提養老金議題,最後向選民喊話說,「我最驕傲就是這樣,當市長乾乾淨淨」,並提及如果連任失敗,代表台灣政治就回去以前的烏煙瘴氣,沒有人要認真做事。

日期:2018-11-22

財經時事

阿扁有九人 我有六人 P.115

民進黨主席謝長廷,在前行政院長唐飛下台後,曾因為爭取最高決策要經黨內程序,而遭質疑要走國民黨「以黨領政」的老路。不過,在擔任高雄市長時,謝長廷卻是行政獨大,民進黨高雄市黨部與議會黨團幾乎沒什麼置喙的餘地,黨籍議員有時也杯葛「黨主席施政」,為了順利連任,謝長廷決定比照中央府院黨「九人決策小組」模式,成立府會黨「六人決策小組」。

日期:2001-03-08

職場生活

吳寶春麵包店低薪惹議 店經理:今年起薪已調到26K

知名麵包師傅吳寶春陷統獨風波,但爭議還不只這一樁,昨(11)日前環保署長詹順貴在臉書上指出,吳寶春靠著高價麵包得利,但給員工的薪水卻相當苛刻,連有多年經驗的烘焙師傅前去應徵,但只開出22K的薪水,加上加班等津貼才有26到28K,而爭議持續延燒,吳寶春麵包店今天出面表示,起薪從2萬2千元到2萬8千元都有,會因條件不同做調整,而今年起也已調整起薪至26K。

日期:2018-12-12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把碳想成錢,就會有動力…陳其邁攜手產官雙軸轉型,推動高雄淨零經濟起飛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出席今周刊主辦的2023「第六屆國際高峰會」,針對產官攜手迎戰淨零轉型挑戰帶來專題演講。陳其邁表示,高雄市近年快馬加鞭速度從重工業城市邁向智慧科技城市,任內聚焦8大領域、超過50項科技創新應用,在短短3年,智慧城市施政滿意度民調從敬陪末座,到突破居六都之冠,關鍵力量在於公私齊力推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迎接淨零商機。

日期:2023-06-29

財經時事

柯P上任6週年 怎麼看民調滿意度只剩35%? 「最難編的不是預算,是信任」

「最難的不是編預算,而是建立信任!」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5)日迎來執政6週年,在紀念記者會上他有感的說。面對始終起不來的民調,柯文哲大談施政執行力,並列舉六年來曾做過BOT、公辦都更、社會住宅興建、市場改建及致力發展智慧教育等政策,強調北市許多沈痾都在任內解決、並打下基礎。柯文哲期許市民再給點時間,未來兩年,台北市一定可看到巨大的改變。

日期:2020-12-25

財經時事

科技巨擘助一臂之力 桃園青創軟實力大躍升

自桃園市升格以來,施政重心便加速推動青年創業與智慧城市,如今成果逐漸浮現,不僅年初榮獲國際智慧城市論壇國際組織(ICF)評選列為「全球7大智慧城市」,9月12日也正式與台灣微軟簽訂合作備忘錄,計畫在10月啟用的安東青創基地,建置MR混合實境軟硬體系統設備,培育產業人才並促進產學交流,期望桃園成為新創育成重鎮以及智慧城市典範。

日期:2017-09-19

財經時事

林義雄眼不見為淨?P.28

繼前行政院長唐飛卸任赴美進修後,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也在八月中旬到俄羅斯大學進修。表面上,林義雄對外宣稱這是既定行程,但私底下,黨內人士其實都了解,林義雄對陳水扁這一年多來的施政有諸多不滿,和其他黨內大老不同的是,林義雄即使不滿,也不會任意放話批評陳水扁,一位了解林義雄的新潮流系大老說,他所能做的,就是到俄羅斯「自我放逐」一年。

日期:2001-09-20

產業時事

一個五星級縣長 把苗栗搞到快破產

苗栗縣前縣長劉政鴻任內花大錢辦活動做建設,連四年獲選雜誌評鑑的五星級縣長,卻留下六四八億元債務,讓繼任縣長徐耀昌差點發不出員工薪水。一個五星級縣長卻讓財政瀕臨破產,顯示媒體監督縣市長的政績評鑑大有改進空間。

日期:2015-04-30

2022縣市長選舉

藍綠白選民都無感…這次選舉大家都「躺平」,最後一夜誰催得出票「誰就能笑到最後」!

九合一選舉明天投票,今晚藍綠白大拚場,召喚最狂熱的粉絲。這次不少人對檯面上候選人無感、出門投票意願低,投票所恐剩對特定政黨最為死忠的選民。「投票有什麼意義?」當投票所只剩傳統地方組織最容易動員的民眾,且能左右選舉結果,各黨當然傾向切大餅綁樁、或端牛肉政策討好特定族群,與選民利益最切身相關的公共政策討論就顯得不重要,施政結果也會越來越走向極端、離大眾利益越來越遠。

日期:202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