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8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還稅於民有譜?蔡英文拍板3800億3大用途:千億擬撥補勞健保,1800億有望全民共享!

今周刊編按:為因應國際政經變局、穩定經濟民生,蔡英文總統週六(12/31)上午在總統府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針對全球經濟的嚴峻挑戰,就台灣總體經濟、產業困境及民生經濟進行研商,並歸納提出第一波因應措施。總統表示,2023年全球經濟局勢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全球經濟正在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尤其是烏俄戰爭及美中經濟競爭,引發各國對經濟安全的重視和全球供應鏈的加速重組,以及全球因應氣候變遷及疫情變化,導致生產面及消費面所發生的根本變革。 總統認為,政府必須預做準備,除了已編列既有預算約6,000億元投入公共建設,擴大內需以維持經濟動能外,執政團隊要以穩定經濟民生為最優先的任務。一方面從食衣住行等民生經濟的角度,照顧弱勢族群、減輕人民負擔;另一方面,則初步盤點遭受衝擊的傳統產業、農漁業、觀光業等產業,給予必要協助。總統並要求,在因應短期經濟問題時,也要將如何提升中長期經濟的靱性及產業競爭力,同歩納入考量,不僅協助企業渡過難關,並且能夠因應未來的挑戰。 總統揭示:「減輕人民負擔、穩定民生物價、調整產業體質、維持經濟動能」,是執政團隊面對來年經濟挑戰的四大重要目標。 依據國發會分析,在有前瞻、國防、防疫三項特別預算的前提下,蔡總統執政以來僅淨增加舉債3,010億元,中央政府整體財政狀況仍屬健全。雖然財政部預估2022年全國稅收可望超過預算數4,500億元,其中,扣除應分配給地方政府的稅收700億元,中央稅收佔3,800億元,仍須待明年7月經由審計部審查,才能完成審定程序。 總統表示,政府初步規劃,中央政府可運用之3,800億元,可從三個面向規劃。首先,除原本已編額度外,將額外以其中1,000億元為規模,撥補勞保及健保基金財務缺口,並同時挹注台電資源,進行電價補貼。一方面減輕勞健保基金的財務壓力,也減輕下一代的給付負擔;另一方面,則從源頭管控能源價格,穩定全球原物料上漲對台灣物價的衝擊。 其次,除各部會既有經費外,也將再以其中約1,000億元額度,投注「加強韌性經濟方案」,來因應全球通膨及國際經濟挑戰的衝擊;最後剩餘金額約1,800億元,除預留一定財源以備不時之需,在財政許可範圍內,也會適時研議與全民共享的可行方案。 總統在聽取相關部會的情勢分析及因應措施簡報後,會議中進行完整深入討論,進而歸納提出第一波經濟民生因應措施,並做成七項結論如下: 一、「減輕居住負擔、提高居住品質,持續落實居住正義。」 透過五支箭,來減輕居住負擔,提升優質的居住環境,持續實現居住正義。首先,推動《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防止炒作;其次,持續推動興建社會住宅外,並推動長期使用權住宅計畫,並鼓勵民間參與,讓平價住宅的供給更多元化;第三,將現有租金補貼政策更簡政便民,更要擴大租金補貼,減輕租屋族負擔;第四,規劃房貸補貼方案,減輕房貸族壓力;第五,協助並獎勵危老房屋改建與品質提升,將都更審議全面簡化加速,並鼓勵老舊公寓加裝電梯,提升住宅品質。 二、「擴大公共運輸補貼,減輕通勤族交通負擔。」由中央主導、地方參與,推動北北基桃、中彰投、南高屏等三大生活圈通勤族公共運輸補貼方案。同時,花東及離島地區,以及個別縣市之旅運需求也將與地方政府溝通,採取因地制宜規劃通勤或觀光公共運輸。在降低民眾負擔的同時,達到鼓勵使用公共運輸工具,紓解交通壅塞及降低交通事故,也邁向淨零轉型的目標;並透過擴大公共運輸量能,擴大居住地點的選擇。 三、「加強照顧弱勢族群,提供貼心關懷服務」 針對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明年持續加發生活補助,並從明年起,針對失能等級達4級以上之住宿長照機構住民加碼補助。並且,增加實(食)物銀行充實冷藏及冷凍設備,推動綠色照顧站擴大供餐,以及供應平價幸福餐盒,並持續與通路業者協調,設置平價專區或抗漲專區等服務,加強照顧經濟相對弱勢族群,並及時關懷服務。 四、「協助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朝向低碳化、智慧化、模組化升級轉型」 面對全球經濟動能減緩,尤其是國際出口市場停滯的嚴峻挑戰,最脆弱的中小企業需要進行根本性的調整。短期內採取「雨天不收傘」的態度與措施,除提供相關產業貸款或利息補貼外,並協助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升級轉型,推進生產型態轉型再造,達到低碳化、智慧化、模組化三大目標,同時協助中小企業廠房朝向合法、永續且更有效率的經營。 五、「強化農漁基礎設施,照顧農漁民生計權益」 農民也是在任何經濟體中,易受外在環境影響的一環。為因應氣候變遷對生產環境衝擊,並穩定國內糧食安全供應,將從四個面向協助農漁民生計。 第一,加強完善農業基礎環境建設,包含:全面規劃並分階段實施灌溉及相關農水路建設,並改善養殖漁業進排水路工程系統 第二,提供設備現代化及畜禽、溫網室更新,以提升農漁產業生產效率,確保農產品安全及農業競爭力提升 第三,優化綠色生態環境給付,保障國內農地生產 第四,擴大農保及農民職災保險投保金額及給付,確保百萬農民安心從農更有保障。 六、「加速國際觀光客來臺,明年目標600萬人次」 以提前於2023年入境觀光客達到600萬人次為目標,針對旅行業招攬國際旅客來臺、境外企業獎勵員工來臺旅遊、修學旅行、郵輪及包機獎助等,提供獎勵補助措施;同時,針對自由行旅客來臺,也提供優惠方案,加速疫後旅遊市場復甦。 七、「持續穩定整體物價,特別關注日常所需民生品價格」 今年以來國際原物料價格攀升,推升全球通膨壓力。政府將持續提供資源以補貼電價、油價等方式,並將減徵大宗物資稅負將延長至3月,從源頭控制能源及各項原物料的價格,並嚴查壟斷、囤積、哄抬,盡力維持全球通膨對台灣物價的衝擊。 而面對個別商品,尤其是民生商品的價格漲幅,政府將特別關注。例如,近期國際禽流感疫情嚴峻,政府將密切掌握雞蛋生產供應與市場需求量,預擬配套調節措施,如:確保蛋種雞場種雞來源無虞、減少加工優先供應民生鮮蛋使用,並協調蛋商加強橫向調度。 總統也請國安會會同行政部門,針對建構「靱性經濟」及未來產業發展策略,尤其半導體產業及資通訊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之角色及布局的調整,進行系列研討,並充分諮詢產業界意見,提出具體對策及因應方案,結合政府和民間力量,強化整體經濟的靱性及應變能力,鞏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角色,維持產業發展的永續動能及經濟的安全與穩定。 最後,總統也請行政院蘇貞昌院長率領各部會,將相關具體計畫、財務規劃、經費來源等研擬定案,並適時向國人報告。而面對明年全球經濟嚴峻挑戰,各產業勢將面臨動能減緩之衝擊,政府後續將進一步研商缺工等各項問題之因應方案,執政團隊將持續透過各項措施,將資源有效運用,協助需要幫助的產業,照顧需要幫助的人民。 今日國安高層會議約歷時3小時。與會者包括賴清德副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副院長沈榮津、總統府秘書長李大維、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顧立雄、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傅棟成、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發言人羅秉成、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龔明鑫、經濟部長王美花、交通部長王國材、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衛生福利部長薛瑞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黃天牧、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財政部代理部長阮清華、總統府副秘書長黃重諺等。

日期:2022-12-31

職場生活

業務副總浮報公款被開除,竟還告公司?以員工違反誠信廉潔規定開除,該注意哪些事

「我們公司的資深業務副總林先生,在2022年5月上旬,被檢舉他在2021年12月間,有偽造單據浮報公款的不誠信行為,美國總公司要求組成調查小組調查,經過半年多的訪查,送交人事評議委員會在2022年10月28日確認屬實,人評會決議停職並送交總部進行懲處,總部在11月7日通知台灣子公司解僱林先生,台灣子公司也在11月9日發出電子郵件及存證信函給林先生,表示很遺憾因為維護本公司廉潔誠信管理制度必須解僱他,沒想到林先生委任律師回函否認一切指控,並表示公司解僱的意思表示已經超過勞基法第12條第2項30日除斥期間,因此不生解僱效力,是非法解僱他,必須讓他回復工作,我們公司該怎麼辦?」一位外商物流業的BAT公司人資長Kat問我上述問題。

日期:2022-12-07

產業時事

八月才成立的元本旅遊 兩周接單逾千萬元 小旅行社搶商機 靠金字塔客群突圍

儘管國境解封並未迎來報復性反彈的旅遊潮,但業者觀察,能趕在第一波出國的,幾乎都是不受通膨、升息和油價影響的金字塔頂端客群。旅遊業者又該如何把握這群貴客,搶占先機?

日期:2022-10-19

產業時事

國境解封,台灣旅遊業能迎來多大榮景

睽違近3年的國境終於全面打開,看航空、旅行社如何把握2成回流客?台灣業者又該如何吸引國際觀光人潮?

日期:2022-10-19

職場生活

國門快開了!「0+7」最快10/13上路,分階段解除口罩令…一圖看懂新版自主防疫指引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四(9/22)宣布,9月29日起取消入境機場唾液PCR檢測、入境檢疫「3+4」全程可一人一室,最快10月13日入境檢疫改為「0+7」。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目前看來疫情已過高峰,是否「向下」還要再觀察一週,若持續向下,就可以公告「0+7」措施。王必勝表示,上午行政院會通過,今天宣布後,下周四開始實施的內容包括:每周入境人數由5萬升高至6萬、入境者居家檢疫可全程「一人一室」、取消機場唾液PCR改為發放4劑快篩。衛福部也同步公布入境後7天自主防疫的10大指引,根據規定,自主防疫期間外出需有兩日內快篩陰性證明,上班、上課仍須全程佩戴口罩,但可以外食,禁止前往醫療院所、長照機構,並要避免接觸長者、幼童、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等高風險對象。

日期:2022-09-22

產業時事

「出入境團客指引」指揮中心通過了,真的快可出國!觀光局:廢禁團令等待這時機

交通部觀光局官員今天證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經通過「旅行業辦理出(入)境團體旅客操作指引」,但禁團令部分還需等到開放邊境之後,才會解除。

日期:2022-09-14

職場生活

國境要開放了!蔡英文:現在正是時候…「出入境團客指引」修正版,本週再提報指揮中心

編按:指揮中心日前宣布,自9月1日起,入境檢疫措施維持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後4天自主防疫檢疫處所調整為「1人1室」,被視為放寬來台限制。對此,總統蔡英文今(8/19)表示,現在正是時候為爭取國際觀光客來台做準備,已請行政院評估開放邊境時程表。蔡英文上午出席台北國際觀光博覽會時表示,隨著生活回到常軌,今年以來入出境旅客人數每月逐步成長,現在正是時候,為重新爭取國際旅客來台灣做好準備。蔡英文說,在兼顧經濟和防疫之下,已經請行政院仔細評估開放邊境的時程表,同時做好相關的配套措施,適時開放觀光客入境。「觀光產業的黎明曙光,很快就會來到。」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對於開放邊境一直都做好準備,但因為最近周邊國家疫情升溫,從國外發生的入境研判,這幾個禮拜可能國內疫情會漸漸升溫,對於相關防疫作為還是要謹慎小心,必須在各方放心狀況下,才會逐步的開放。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在下午疫情記者會表示,目前都還沒定案,若有定案,會請觀光局和大家說明。至於邊境部分,指揮中心會擬定計畫,沒有時間點,要視疫情發展而定。王必勝說,開放不能說是「時間表」,應該說是計畫,邊境開放是一步一步來,不是到了一個時間就什麼都不管,都是環環相扣,比如說先解除「3+4」一人一室,再視防疫旅館量能,能否再放寬入境上限等等,都是需要時間。這波BA.5疫情過了,開放時間就可以快一點。交通部觀光局長張錫聰日前受訪表示,目前鬆綁「禁團令」的草案正在核定修正中,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觀光局已擬妥「旅行業辦理出(入)境團體旅客操作指引」草案,修正版本週再度提報指揮中心,要求入境台灣旅客須施打疫苗追加劑、團進團出、禁止脫隊、旅遊全程配戴口罩。(原文刊載於2022/8/15,更新時間為2022/8/19)

日期:2022-08-19

財經時事

7月新制15項上路!國旅補助1300、租金補貼每月最高8千...一文快速掌握重點

2022 進入下半場,7 月起又有許多新制即將上路,其中國內電價終結連七凍,用電大戶最高調漲 15%;國旅補助將開跑,自由行平日住宿每晚最高折抵 1300 元;此外,300 億元租金補助、健保投保上限提高、自備環保杯折 5 元等新規定也備受關注,《鉅亨網》整理出 15 項重大新制,讓讀者看完快速掌握重點。

日期:2022-06-30

產業時事

國境開啟在望、報復性出遊潮要來了?觀光局「射3箭」協助業者,打造疫後新旅遊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進入第3年,對全球觀光旅遊產業,造成嚴重衝擊,台灣也難逃影響,以實施三級警戒(自2021年5月19日至同年7月27日)的2021年為例,當年度來台旅客人次,崩跌至僅14萬出頭,年減近9成,業者受創程度,不言可喻。

日期:2022-06-28

全台防疫報導

旅遊團禁令放寬!沒打滿3劑,48小時快篩陰就可去玩耍!團員途中確診怎辦?一次搞清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3萬5596例本土個案及3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44例死亡。國內疫情似乎有穩定下降趨勢,羅一鈞表示,本週確診人數有望每天5萬例以下。至於境外移入部分,今日再攔截到17例亞型變異株BA.4、BA.5,多數是從美國入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年紀最小的是一名美國入境的本國籍小朋友,篩檢陽性感染BA.4。另一方面,交通部也於今日宣布取消旅遊團3劑令,民眾如果沒有打滿3劑,只要在48小時內持快篩陰性證明,就可以參加旅行團,即日起生效。但萬一旅行途中有人確診,整團是不是就地解散、全體隔離?羅一鈞記者會一一對此說明。

日期: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