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43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北市人口流失跌落六都第4!雙北2原因出現外溢效應…謝金河:須正視台灣真正的「國安危機」

台灣不可承受之重:人口流失的危機上週由財訊雙週刊與非凡商業周刊合辦的智慧城市論壇,台中市長盧秀燕坐在輪椅上,專程從台中趕來參與這場盛會,她在專題報告中指出:台中市已經是全台第二大的都市!這一席話引起我高度注意,原來六都的人口數正快速發生變化。

日期:2022-08-23

投資理財

遠雄THE ONE打造全台唯一五星飯店私宅渡假會所 InterContinental高雄洲際酒店提供餐飲直送 住戶簽帳月結優惠禮遇

疫情導致國門尚未完全開放,短期內出國洽商旅行仍困難,不過台灣最高豪宅「遠雄THE ONE」近日攜手InterContinental高雄洲際酒店推出頂級服務與獨家優惠,讓住戶在家也可使用豪宅豐富的會館設施,又能享受五星級大飯店餐飲直送的尊榮服務,宛如置身垂直郵輪渡假,成為頂級客層度假休閒亦是商務招待會所的最佳首選。

日期:2022-08-10

產業時事

不甩中共嗆聲,裴洛西還是要來?華郵曝最快「這時間」訪台會晤政府高層…外交部回應了

美國聯邦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亞洲行是否訪台引國際矚目,美中兩國軍方更為此做出相應準備。對此,《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羅金(Josh Rogin)今(1)日表示,裴洛西可能來台的時間會在訪問馬來西亞之後,即明天晚上或週三早上。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表示,「目前沒有進一步的消息跟媒體分享,也沒有其他評論。」

日期:2022-08-01

產業時事

消費越南 電巴、藥妝、新鮮玩意兒, 他們都願意買單。

現在,只要你站在河內、胡志明市的街道,駐足片刻,就會看到車頭掛著勝利符號V、綠色身車搭配黑色玻璃的電動巴士,幾近無聲的從你面前駛過,它,就是由Vingroup一手包辦製造與營運、迄今已有一三○多輛巴士上路的VinBus。

日期:2022-07-13

產業時事

疫前一年訪四次 貿協黃志芳談新南向新局 印尼遷都打造智慧生態城 台商良機現

印尼箭在弦上的遷都計畫啟動,預計二○二四年將首都轉移至努山塔拉,而這個將斥資三二六億美元的遷都大計,不僅將帶來新經濟格局,也將為台商帶來新投資商機。

日期:2022-07-06

財經時事

台灣大未來》鎖定航太、科技與5G發展!陳其邁:高雄產業轉型關鍵「在效率及資料應用」

近年來,高雄市在市長陳其邁領導下,不斷推動招商,再加上中央發展的重點計劃,使高雄成為不少產業的重點聚落。陳其邁在《今周刊》主辦的「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中指出,地方政府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必須擔負起從地方跨越中央的溝通角色,或跨區域等共同合作才能解決過程中碰到的如招商、水電等問題,地方政府也不只是處理人民柴米油鹽的問題。

日期:2022-06-30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深耕新南向成績亮眼!國貿局帶台商「打群架」,讓世界看到台灣的軟實力

台灣從2016年開始推動新南向政策,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經過幾年的奮鬥,已讓新南向國家看到了台灣的軟實力,但台灣未來該如何擴大結盟,站上不可或缺的位置?

日期:2022-06-30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打造宜居城市又要發展產業,如何辦到?鄭文燦、陳其邁、翁章梁分享「治理關鍵密碼」

台灣在未來黃金十年的發展上,除了產業發展的創新變革以外,更重要的是中央及地方政府的串聯及整合資源,協助企業能有地、有資源,安心的發展下去。今(6/30)日由《今周刊》主辦的「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特別請來桃園市長鄭文燦、高雄市長陳其邁及嘉義縣長翁章梁,分享如何憑藉自身優勢,進而推動產業升級,除了打造移居城市外,更藉著上下游產業的串聯及資源整合,讓企業得以深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日期:2022-06-30

投資理財

宏達電引股民「聯想」一路漲停作收 董座王雪紅接「聯想獨董」千萬酬金入袋的她,在打什麼算盤?

編按:宏達電(2498)董事長王雪紅,6/20成為筆電大廠聯想的新任獨董,點燃市場投資人滿滿的期待,而宏達電早盤更應聲大漲,盤中一度亮燈觸及漲停板46.3元,最終以漲停作收,重新站回10日線。除了王雪紅,新任獨董還有現任清華大學教授薛瀾,2人獲任董事後皆可獲年度董事酬金34萬美元(10萬美元董事酬金,以及24萬美元的股權權益),等於每年約有新台幣1013萬元入袋。

日期:2022-06-21

投資理財

高雄不只台積電晶圓廠來了 鴻海還要加碼60億! 為何把動土典禮搬到市府大門?

鴻海(2317)今(15)日在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舉行高雄電芯研發暨試量產中心動土典禮,由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及高雄市長陳其邁共同出席。這個至少60億台幣的投資案,落腳大寮區的和發產業園區,未來將提供電動巴士、乘用車及儲能電芯等應用所需,預計2024年第一季投產,產能可以達到1GWh。劉揚偉表示,鴻海希望把高雄打造為電池一條龍的生產基地,從上游材料、中油電芯及下游電池包都有,未來不僅成為鴻海在國內的電池重鎮,更要配合自行開發的電動車及電動巴士,未來一起開拓海外市場。

日期: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