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10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幸福熟齡

葉金川/每天都是最後一天,別在意他人無聊的眼光!退休後一定要做的10件事

過了65歲,大部分人都在原有的職場退休了;65歲以後的退休生活,要怎麼過,人生才會沒有缺憾呢?我說說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日期:2019-04-03

財經時事

罹癌治癒後,人生開始「耍賴」!葉金川一路追夢,高空跳傘、冰川獨木舟都敢玩

退休後住在國外的短租公寓,自己下廚做番茄燉牛肉、鮪魚三明治當三餐,白天逛美術館、喝咖啡,夜晚聽音樂劇、瘋嘉年華,中間穿插幾趟登山小旅行,飽覽壯麗的湖光山色─68歲的前衛生署長葉金川,上個月剛從紐西蘭Long stay(長住)回來,這就是他在奧克蘭(Auckland)慢活的真實寫照!

日期:2019-03-08

今選頻道

余英時:現在正是台灣的生死關頭

20210805編按:中央研究院余英時院士(1930-2021)於今(2021)年8月1日晨間於美國寓所睡夢中逝世,享耆壽91歲。余英時院士為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史學大師。他深入研究中國思想、政治與文化史,貫通古今,在當今學界十分罕見,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皆扮演開創性的角色,更提出許多發人深思的議題。學術研究之外,他亦為具社會關懷、維護自由民主價值之公眾知識份子。2014年獲得首屆唐獎漢學獎殊榮後,為鼓勵年輕學人投入人文研究領域,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設置「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提攜後進不遺於力。余院士1930年出生於中國天津,先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後赴美國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長以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中國傳統思想,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西方學界皆推崇其為二十一世紀中國史學之泰斗。余院士為美國普林斯敦大學榮譽教授,曾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一生獲頒多項海內外學術榮譽,包含1991年獲行政院文化獎、2004年美國哲學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2006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John W. Kluge Prize)、2014首屆唐獎漢學獎等,並於1974年當選本院第10屆院士。余英時曾於2018年接受今周刊電訪暢談民主、兩岸,「談台灣,民主不該憑情緒,政黨輪替非你死我活」、「論中共,人心最重要,世界的不滿已到臨界點」以下為電訪內容:

日期:2018-12-05

投資理財

25歲後,你一定要學會富養自己!

很多人會說,年輕的時候,我並沒有那麼多的錢可以富養自己。其實,富養不在於金錢上,更多的是你有這樣的意識以及精神上給予自己富養的滋養。

日期:2018-08-20

產業時事

阿卡貝拉演唱文學新編 紀念朱自清120周年誕辰

阿卡貝拉演唱《匆匆》、雙人舞蹈《荷塘月色》等文學新編 首度曝光

日期:2018-06-25

競爭力

道禾實驗教育學校〉以茶道、書法磨身心素養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是新課綱9大素養之一。看起來抽象,但藉由好的課程設計,能夠讓學生調整本質性的基礎,道禾實驗教育學校的茶道、書法課程,就是個設計細緻的例子。

日期:2018-05-31

品味人生

為故宮國寶看診續命 隱藏在歷史文物背後的修復師

隱藏在國寶背後的修復師,看盡千年文化流轉,他們在一方斗室中,奉獻光陰歲月,用一雙巧手,撫平傷痕,為文物續命,讓千古風華,再度湧現。

日期:2018-05-03

品味人生

台東池上 藝遊米之鄉

池上因米富庶,八成鄉民種稻為生,更以米迎賓。靠著米,就足夠這居民五千的小鄉,穩當過好幾代,偏偏池上人吃飽了就想找事做,要透過藝術,讓腦袋和心靈,一起獲得滿足。

日期:2018-02-12

品味人生

台東池上 藝遊米之鄉

池上因米富庶,八成鄉民種稻為生,更以米迎賓。靠著米,就足夠這居民五千的小鄉,穩當過好幾代,偏偏池上人吃飽了就想找事做,要透過藝術,讓腦袋和心靈,一起獲得滿足。

日期:2018-02-12

今選頻道

藉創作抒志 施政報告也能寫成藏頭詩

葉俊榮,是一位不太一樣的部長,掌管人稱「天下第一部」的繁忙內政事務,同時留著瀟灑髮型、琴棋書畫樣樣通。在一月的內政部新春記者會上,有別於冗長的政績宣導,他透過朗誦詩作,點出過去一年內政部在社會住宅、國土規畫等領域的施政成果,每行首字串起來,就是「內政部祝新年平安快樂」的藏頭詩。

日期:201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