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100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財經時事

未來四大投資方向 P.64

最近我在矽谷有一些觀察,感觸很深,對矽谷的創業精神,有更深的體會。 創投的投資過程中,須投注相當的時間,與已投資公司的執行長接觸,除了在工作上,持續地在經營模式、求才、市場、產品方面協助他們,提供加值的專業輔助( value-add )之外,我也喜歡和他們吃早餐、喝咖啡, 在非正式場合聽聽他們的問題、見解,以及如何克服公司困境的想法等等。日前,我與七家公司的執行長見面,收穫良多。

日期:2002-06-13

財經時事

行庫的弊案與未來 P.14

近日來,媒體陸續報導檢調單位追查中信局、彰銀、一銀及台灣企銀等公營或半公營行庫的放款弊端,除已約談前中信局局長蔡茂昌外,中時晚報更獨家披露,檢調單位已鎖定有「金融三劍客」之稱的前彰銀董事長蔡茂興、前一銀董事長陳安治及台灣企銀董事長蕭介仁。

日期:2001-03-15

競爭力

觀念篇〉他山之石:美國父母怎麼選學校?

對現有教育體制有疑慮,或是孩子個性使然,讓愈來愈多台灣父母積極為孩子尋找不同的學校。這現象舉世皆然,美國發展出更多元的學校類型,可供台灣教育界及父母參考。

日期:2018-08-01

競爭力

法國〉2019學年度 義務教育提前至3歲

繼大學入學改革、小學生回家零作業後,2017年上任的法國總統馬克宏繼續兌現教育競選承諾。日前他在巴黎舉行的一場學前教育座談會上宣布,2019年9月開始,義務教育年齡將從現行的6歲提早到3歲,也就是說,年滿3歲的法國兒童一律得上幼兒園,希望讓教育資源分配更平等。

日期:2018-08-01

競爭力

家長篇〉父母角色為孩子選擇學校:9成就讀公校,父母怎麼參與?

在大多數國家,公立學校是大部分孩子及家庭最重要的教育資源。家中孩子都選擇公立學校的親子作家彭菊仙,與任職科技公司的楊振昇,以過來人家長的身分,提供自身經驗給家長做參考。

日期:2018-08-01

競爭力

學校教育,父母如何參與?

教養,是父母的事;教育,是學校的事?這個舊觀念落伍了。隨著108課綱的導入,關於教育,父母可以參與的面向和深度,比以往更深且更廣。

日期:2018-08-01

競爭力

「世界的教育部長」肯.羅賓森:不只會考試, 教育有4種目的

現年68歲的肯.羅賓森(Ken Robinson),稱得上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家,有「世界教育部長」之稱,曾撰寫《讓天賦自由》、《讓創意自由》、《發現天賦之旅》、《讓天賦發光》等多本暢銷書。他同時也是TED教育演講的佼佼者,最受歡迎的演講「學校扼殺了創意嗎?」至今已擁有超過5千萬的瀏覽人次,高居排行第一名。

日期:2018-08-01

職場生活

向阿德勒學教養 爸媽不暴走

近幾年,台灣出版界熱門的話題之一,莫過於由《被討厭的勇氣》帶起的阿德勒心理學旋風,以及一波阿德勒研究熱。阿德勒是20世紀初期的奧地利心理學家,和佛洛伊德、榮格被譽為「心理學三巨頭」;他的理論是教育界運用最廣泛的心理學。教養方式千百種,父母不免困惑自己的方法到底有沒有效。阿德勒提出每個孩子心中有4個渴求(4C),只要掌握4C原則,就能培養出有歸屬感、有能力、有價值感、有勇氣的孩子。

日期:2018-07-03

職場生活

方法篇:找出目的〉辨識孩子4種不當行為的目的

阿德勒提出「行為目的論」,每個人的行為都有一定的目的。爸媽不能只看孩子表面的行為,必須了解問題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否則無從改變孩子的行為。

日期:2018-07-02

競爭力

方法篇:自然後果與分離課題〉2大原則解決爸媽頭痛問題

阿德勒心理學很重要的核心概念為「溫和且堅定的態度,自然而合理的結果」,只要掌握這個大原則,父母最頭痛的吃飯、收拾玩具和上學遲到等困擾,都能迎刃而解,讓孩子從行為後果中學會負責任。

日期:20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