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48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產業時事

上市櫃更名潮/中國人壽→凱基人壽…顧及品牌一致性,原保單條款內容維持、保戶權益不變!

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中國人壽自1963年4月25日設立,原名華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於1981年1月經財政部及經濟部核准更改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並於1995年2月8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在成為開發金(2883)百分之百持股子公司後2年,中壽於2023年4月20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中國人壽更名凱基人壽專案計畫」,該計畫目前已進入主管機關審核程序,公司名稱變更基準日將於主管機關核准後另行公告說明。

日期:2023-09-20

職場生活

勞資合意資遣,可以要求公司開「非自願離職證明」?之後找工作會留下負評?10大注意事項

「我們公司最近要資遣一位工作績效不佳的員工,她對於資遣沒有太大意見,但她希望除了法定資遣費以外,再加給優退金,並且要給她非自願離職證明。公司為了避免糾紛,原則上同意她的請求,但老闆怕此例一開,其他員工也要援例辦理,我們該怎麼處理才不會有後遺症呢?」一位電子業人資主管問我上述問題。

日期:2023-09-13

產業時事

北京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即將揭曉,ECFA讓利恐叫停,台灣該怕嗎? 兩岸貿易戰   —全解析—

(今周刊1395)今年4月,中國對台灣發動貿易壁壘調查,伴隨「終裁日」的臨近,不少人士憂慮,中國或將對台祭出貿易制裁,甚至在最極端情況下,全面終止行之有年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究竟,中國貿易壁壘調查的下一步是什麼?如果中國發動貿易制裁,對台灣產業的可能衝擊為何?台灣政府和企業,又能如何「趨吉避凶」?

日期:2023-09-13

產業時事

綠電支撐企業國際競爭力 在地綠電決定城市競爭力

根據經濟部發布的《2022年中小企業白皮書》,臺灣目前的中小企業超過159萬家,占全體企業的98%,其就業人口約占整體的8成,銷售額超過26兆元。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許多駐外台商回流投資,帶動了中小企業的內外銷表現,卻也使年度用電量不斷攀升,能源議題亟需解方。中小企業一直是臺灣經濟的命脈與基石,面對減碳需求,中小企業受制於產業性質、規模與融資等條件,能源轉型相對困難,地方政府如何運用資源規劃綠電發展,帶領中小企業迎向綠色時代,將會是城市競爭力的關鍵。

日期:2023-09-12

保險稅制

失業勞保中斷,收到國民年金繳費單,欠費不繳會怎樣?配偶會被罰款?國保常見5大問題一次搞懂

失業勞保中斷,收到國民年金繳費單,甚至到後面變成欠費,你該不該繳?已經改加勞保了,國民年金沒得領?如果一直不繳,配偶居然要繳罰款?明明都加勞保了,為何一直收到帳單,根本是失業懲罰機制,惡法應該修?關於國民年金的相關疑問,今天會盡量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分享。

日期:2023-09-12

產業時事

基泰建設有沒有錢賠?往來銀行、產險逾20家,名單一次看...最大苦主是它!已動撥8000萬

大直坍塌案引發社會震驚,基泰是否有足夠資金賠付令人關注。根據了解,基泰目前手上可動用的資金還有「80億到90億的實力」,而「基泰大直」的營造綜合險及第3人建築物龜裂、倒塌責任附加條款由明台產險承保。明台產險今(9/11)表示,建案基地本身的保額有1億多元,但鄰損部分包含龜裂及倒塌的保額則各僅500萬元。

日期:2023-09-11

產業時事

大直民宅倒塌,基泰賠得起?保險根本不夠,鄰損賠償得自掏腰包這數字...銀行人士親吐財務狀況

「基泰大直」施工不當導致附近民宅受損或傾斜,除了後續的停工及賠償事宜,由於基泰在台北還有4個新建案正在興建中,料將同步受到檢視,恐衝擊基泰建設的財務狀況。銀行人士透露,基泰目前在銀行體系可動用額度為111.38億元,扣除已動撥及還款的部分,實際餘額為58.48億元,若事態未擴大,以基泰目前的財務狀況,應該還撐得過去。

日期:2023-09-10

產業時事

梁孟松曾泣訴不是「台積叛將」,卻用盡力氣助攻對手…為中芯7奈米奠基,要讓瞧不起他的人後悔

華為「Mate 60 Pro」新機在中國造成搶購潮,雖然被認為過度膨風,但外界直指Mate 60 Pro 的5G晶片是中芯國際代工;資深分析師陸行之甚至認為,中芯在梁孟松帶領下,7奈米製程技術及產能都有重大突破,不可輕忽。

日期:2023-09-07

產業時事

65歲以上「符2條件」長者明年免繳健保費,洪子仁憂健保財務失衡:年輕人得繳更多「恐世代不公」

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柯文哲針對65歲長者,近日先後提出免繳健保費的政策牛肉後,引發各界討論。衛服部週三(9/6)晚間直接火速拍板,宣布符合條件的65歲以上長者,能獲得全額健保補助。只是醫界憂心,補貼政策成真恐怕會讓低所得年輕人,更辛苦去補貼擁有相對高資產的長者,當人口結構向超高齡社會邁進後,年輕一代的負擔,只會愈來愈高,將會引起世代不公的另一種社會問題。

日期:2023-09-07

產業時事

網傳光電業向農民租地損及權益?5大公協會發聲明:老農子女可繼承、農保權益有保障「彼此共存共融」

許多坊間與網路影片,流傳著光電業者向農民承租土地,會損及農民權益情事的說明,嚴重偏離事實,損及光電業者的商譽,並拖累國家光電發展及國內企業要達到RE100的進度。關於土地稅賦疑慮,太陽光電5大公協會發出共同澄清表示,光電用地若是不利耕作地,走的是「農業容許」的申設流程,不須變更,沒有土地稅負問題。「唯有農地需要變更為特定事業目的地,才會有地價稅、土增稅等稅負的產生」。太陽光電5大公協會說,但地價稅通常都是由業者支付,如果是由子女繼承,不僅沒有土增稅問題,也同樣可照合約收取租金,且遺產稅如果付不出還可以分期付。至於,農保權益,光電業者都會維護農民權益,在租地時,都會請農民留下一分地,以保有農保資格。光電業者祈望與農民共存共融,為台灣永續而努力。以下為太陽光電5大公協會以條列式詳加澄清說明。

日期: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