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33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國家實驗研究院20週年專輯

協助產業延伸拓展、打造國際高階人才基地 守住護國神山,半導體中心持續培育高階人才

半導體是臺灣的護國神山產業,能夠打造國際第一的龍頭供應鏈,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半導體中心)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功不可沒,有了半導體中心持續培育半導體發展所需的高階人才,才能助推產業穩定擴張。

日期:2023-07-06

產業時事

用「保家護土」取代「保家衛國」?學者:若台灣人不能建立國族意識,遲早會被中共併吞

近日台灣的朋友送給我以下的資訊:因為台灣人民對國家的定位很模糊,有幾位台灣的學者倡導用「保家護土」來取代「保家衛國」以激勵人心,對抗中共的武統威脅。

日期:2023-07-05

職場生活

「阿嬤說會來接我」她3歲遭遺棄,警員送暖當「90天父女」…31年後越洋尋恩人:馬上認出彼此

美國健身女教練易紀茹31年前受領養到美國,在社福機構聯繫下回台尋根,雖沒找到親生父母,但終於與曾有90天「父女情」的警員許順和相遇。

日期:2023-07-04

產業時事

新北餵藥案「烏龍一場」?幼教總會臉書被灌爆...家長「8大問題」質疑:藥從哪來、為何老師刪對話紀錄?

新北幼兒園餵藥案風波已經進入檢調階段,毛髮檢驗報告還沒出爐,不過「中華民國幼教聯合總會」就在25日發聲明表示:「餵藥烏龍事件已經釐清」,引來網友圍剿,質問「請問誰說釐清?檢調結果出來了」、「釐清什麼?你們有什麼法律地位」、「交代清楚藥從哪來啊」?擁有高人氣的視覺文學家謝東霖在臉書粉專以家長的態度砲轟這個結果令人傻眼。

日期:2023-06-28

投資理財

元大高股息也改季配息,高股息ETF買0056或00878差在哪?存股達人:多頭時這1檔上漲動能較好

元老級的0056元大臺灣高股息ETF在前陣子釋出一項大變革,那就是0056即將轉型為季配息且設置收益平準金機制,以後配息落在1、4、7、10月,有了平準金機制之後,每次的配息波動浮動將會比較平穩,非常符合有配息需求的投資人。配息型基金在00878規模暴衝之後,許多ETF也開始效法00878的季配息頻率和收益平準金機制,希望能夠納入這兩項特色,吸引投資人的目光。

日期:2023-06-27

產業時事

稱餵藥案是「烏龍事件」,幼教總會一週內改口,籲恢復協助用藥「停止口水戰」,家長這麼說

新北市板橋私幼爆出餵藥案,衛生局入園針對16名幼童進行檢測,其中4位幼童苯巴比妥檢測為臨界值,因此將其檢體送往台北榮總質譜儀確認。6/20台北榮總報告出爐證實虛驚一場,幼童檢驗苯巴比妥皆為「未檢出」。後續汐止幼兒園也有家長指控發生餵藥案,不過新北市府發聲明稿澄清,經土城醫院團隊入園採檢,血中苯巴比妥檢測為臨界值之1位幼童,經其家長同意送質譜儀進一步檢驗,台北榮總毒物部以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確認,該幼童之血中苯巴比妥結果也未檢出。先前中華民國幼教聯合總會發聲明,要求全台「暫停幼兒園及教保人員進行餵藥行為」,消息引起家長們反彈,認為此舉在模糊焦點;幼教總會再發最新聲明,提到「餵藥烏龍事件已經釐清,還給老師清白,敬請全國幼教老師依法遵循託藥步驟,維護幼兒健康。」

日期:2023-06-26

職場生活

檢查安全又方便 但高度仰賴醫師臨床經驗 脂肪厚不厚 影響腹部超音波判讀結果

醫療科技再進步,一九五○年代起即應用在醫學上的超音波,仍扮演無可取代的角色。腹部超音波究竟在看什麼? 受檢者該如何配合? 報告異常時又該怎麼辦?

日期:2023-06-19

產業時事

台灣有琉球、呂宋火山弧…「井挖深點、100GW怎會缺電」?地熱發電每度成本1.5元能做嗎?

夏天即將到來,又是缺電的季節!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邀請森崴能源總經理胡惠森、麥斯管理顧問公司創辦人陳世芳談台灣綠電的未來發展。陳世芳指出,台灣應要將半導體和能源產業當成兩大護國神山,因為能源對台灣非常重要,是國家安全,所以一定要產業自主及國產化。他強調,台灣絕對不會缺電,也能實現RE 100和非核家園,因為台灣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就是地熱發電。

日期:2023-06-19

產業時事

遭指涉性騷女員工,羊曉東辭寶成副總「不願再被掐著軟肋」:無法跟著玩這齣連續鬧劇

寶成集團副總經理羊曉東遭民進黨議員指控涉嫌對多名女員工性騷擾,羊曉東週六(6/17)委任律師到北檢按鈴申告後,深夜更在臉書發文表示,沒有辦法毫無尺度下限的跟著對方再玩這齣連續鬧劇,尤其「牽連到我投入全部心力心血的工作」,所以決定離開工作崗位及相關職務「做一個輕鬆的自由人」。

日期:2023-06-18

投資理財

花800萬跟老媽買房,靠「做這件事」國稅局退他25萬、再扣綜所稅!重購退稅要留意的3件事

買房話題夯,但其中關於換屋、賣屋的細節更是要留意,想要合法節稅的話可得好好做功課。資深地政士分享一真實案例,一名男子先賣掉持有近10年的房屋,再以800萬的價格買下媽媽手上的房子,向國稅局申請「重購退稅」,因符合資格,原先被課走的25萬土地增值稅,最終原封不動再回到男子口袋。然而,親人間的不動產買賣通常踩在模糊地帶,為什麼該男子不會被課到贈與稅呢?

日期: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