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49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龍應台一篇「在台灣,朋友開始反目」…他看完文章留言的7個感想:呼攏式言論不適合《紐時》

紐約時報在周二(4/18)刊出文化部前部長、作家龍應台,標題為「In Taiwan, Friends Are Starting to Turn Against Each Other(在台灣,朋友開始反目)」的投書,內容講述面對中共的武力威脅,台灣的民眾分裂成兩派,而且開始反目,文章刊出後各界討論聲不斷。

日期:2023-04-20

產業時事

G7外長會議落幕,聲明挺台灣入WHA、WHO!一致認同台海和平至關重要

今周刊編按: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會議18日閉幕發出聯合聲明,支持台灣以正式成員、觀察員或來賓等身分參加國際組織,包括世界衛生大會(WHA)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技術會議等。本屆會議主席、日本外相林芳正指出,這次首度提出經濟安全議題,一致同意必須反對經濟脅迫的企圖,同時有必要確保中國的核武政策透明度,並一致認為台海和平與安全至關重要,同意向中國轉達對台灣安全的擔憂。聯合聲明也再次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為,要求俄軍立即無條件撤出。G7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同時要求第三國停止向俄羅斯提供武器。G7外長會議被視為是G7領袖峰會前奏,國際議題幾乎已先定調。(原文刊載於2023/4/17,更新時間為2023/4/18)

日期:2023-04-18

產業時事

台海局勢緊張,印尼擬定35萬移工「撤僑計畫」!有其他國家想跟進?外交部回應了

今周刊編按:根據印尼媒體報導,印尼外交部公民保護局指出,印尼政府將繼續關注台灣事態發展,為預防各種可能性,已與印尼駐台北經濟貿易代表處合作,為35萬名在台印尼公民制定應變計畫。除了印尼,根據《中時新聞網》指出,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加碼透露,還有其他國家也正在討論擬定撤僑計畫,或是增派來台安全人員。對此,外交部表示,持續與各國駐台代表機構保持密切聯繫,就區域情勢交換意見,並適時提供各國為保護在台公民所需的必要協助。

日期:2023-04-18

產業時事

「若台灣人民沒有國家認同,那未來已被註定!」學者提悲觀前景:兩岸政治將重新融合、改造

就像我一再強調的,台灣的疑美論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只是有許多台灣學者們有如此的想法。 更有少數的人膚淺的斷定美國政府對台灣的一切政策都是在為美國軍火製造商推銷武器。以下是我與一位美國同事對於台灣如今的疑美論的綜合看法,供大家參考。

日期:2023-04-15

產業時事

馬克宏親中言論,波蘭總理諷目光短淺:烏克蘭戰敗中國隔天就會攻台灣!德外長也拿貿易量數字打臉

今周刊編按: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接受訪問時表示,歐洲恐陷入「不屬於我們的危機」,在國防事務上應減少對美國人的依賴,更要避免因台灣議題被捲入美中衝突。馬克宏親中言論引發各界討論,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表示,歐洲人試圖加強與中國的關係,可能正犯下歷史性的錯誤。如果烏克蘭被征服,「隔天」中國可能就會攻擊台灣。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也打臉馬克宏說法,表示全球貿易量有一半經過台灣海峽,其中7成都是半導體相關,台海局勢並非與歐洲無關,台海保持自由開放符合德國利益,貝爾伯克強調歐盟對中立場是一致的。貝爾伯克說,台海軍事升級會是最糟的情況,因此致力與夥伴合作降低台海緊張。貝爾伯克啟程訪中前夕,德國外交部曾指控中國藉由環台軍演加劇緊張局勢,在4/13至4/15出訪期間,與中國高層可望就烏俄戰爭和台海局勢進行會談。

日期:2023-04-14

產業時事

讓台灣成為民主世界MVP!賴清德登記民進黨總統初選,轟中共大玩和戰兩手策略、揭3目標4挑戰

民進黨周三(4/12)召開第20屆第12次中執會,身兼黨主席副總統賴清德迴避,推選代理主席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主持,會中通過2024年第16任總統提名候選人案,正式公告由賴清德代表民主進步黨參選2024年第16任總統。賴清德獲得黨內提名後發表談話,強調上周總統蔡英文的出訪,與前總統馬英九的中國行,呈現對台灣不同的意義和價值。馬是走回過去一個中國原則框架,蔡總統則是在民主的道路上走向國際迎向未來,這正是2024年之後的國家未來兩個截然不同的選項。賴清德也揭示、承諾將帶領全體立委候選人完成2024年大選兩大總目標為總統高票當選、國會單獨過半,並以此穩定的民主力量,實踐「民主團結」、「民主治理」,以及「民主和平」三大民主行動,來推動國家希望工程,達到「民主」、「繁榮」、「和平」的目標。至於有關第11屆區域立法委員黨內初選作業,民進黨新聞部主任、發言人張志豪轉述表示,共計有39個同額競選選區停辦民意調查作業,2人以上登記參選之14個選區須辦理民意調查作業。民進黨中執會審查2024年第11屆區域立法委員提名初選76位登記參選人,經業務單位審查,除「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第六條規定的消極資格將轉請中選會協助查證外,其餘參選資格均符合規定。此外,會中也同意屏東縣第一選區黃信茗、嘉義縣第一選區黃榮利、高雄市第三選區劉世芳退選,退選後嘉義縣第一選區形成同額競選,一併同意停辦民意調查作業。針對高雄市第三選區劉世芳退選後,該選區形成無人登記,後續提名作業,是否重新辦理初選登記作業或採徵召方式,交由2024大選提名策略小組進行研議後,再送中執會決議。(原文刊載於2023-03-15,更新時間為2023-04-12)

日期:2023-04-12

產業時事

「黃埔精神」必須改為「鳳山精神」

近年來屢見不鮮的現役、退役軍人投共案,作祟的就是「黃埔精神」!不能理解或不同意這句話的人,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史實。

日期:2023-04-12

產業時事

美國獨立革命能成功,那台灣呢?學者從10個角度分析

有位台灣的民意調查專家問到:講到美國獨立革命,聯想到一個問題,美英中間隔著一個大西洋,而台灣與中國只隔著台灣海峽,距離遠近會不會是飽受中國霸凌又不敢追求獨立的一個重要變數?

日期:2023-04-06

產業時事

蔡英文會晤麥卡錫,BBC:台灣正陷一段危險的三角戀!一次盤點「蔡麥會」後聲量有多高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與總統蔡英文會晤,可以說是台美關係歷史性的一刻,這是自1979年以來在美國領土上,會見台灣領導人的最高層級政治人物,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在美國總統的繼承順位,僅次於身兼聯邦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可以說是政治第3把交椅。蔡英文在美西時間4/5晚間參加最後一場公開行程僑界人士晚宴,她在臉書上發文說,這次的出訪即將來到尾聲,在今天晚上洛杉磯僑宴,向所有海外鄉親,報告這次出訪的成果。

日期:2023-04-06

產業時事

「蔡英文是世界上最重要領導人之一」紐約時報:贏得可靠對話者的地位,北京排擠她是弄巧成拙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