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37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職場生活

10大癌症死亡率之首「肺癌」,醫療費逾224億、每人平均得花25萬!不想壓垮全家人,篩檢不能少

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統計出爐,排名前10大癌別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中,前5名分別為「氣管、支氣管及肺癌」、「乳房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肝和肝內膽管癌」及「口腔癌」。檢視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排名前十大癌別之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惡性腫瘤醫療支出費用高達1334億元,5年平均成長率6.3%。至於10大癌症之首的「氣管、支氣管及肺癌」,藥費每點為1元計算,換算成新台幣,2022年醫療費用高達224億元、較2021年的228億元減少1.7%。每人平均支出藥費133,298元,較2021年的156,061元減少14.5%;而每人平均醫療費用257,094元,亦較2021年282,515元減少8.9%。肺癌醫藥費較去年減少,顯示肺癌篩檢防治已見成效。而10大癌症治療費最貴的,則是第8名的白血病,每人平均藥費276,165元、每人平均醫療費用431,420元,仍相當驚人。癌症醫療費用及就醫病人數均呈成長趨勢,不僅影響病患及家庭生活品質,亦減少工作年數,造成經濟損失及龐大醫療費用支出,故有效防治癌症乃重要之醫療照護議題。(原文刊載於2023/6/20,更新時間為2023/9/25)

日期:2023-06-20

職場生活

生有2子卻罹肺癌4期,妻子盼他看到小孩長大!名醫嘆沒做1件事:他恐半年內離世

編按:衛福部統計處日前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中又以肺癌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儼然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1名都是肺癌。從1990年後,台灣的吸菸比率年年下降(32%降到14%),肺癌發生率卻是年年上升(每10萬人口17人升高到35人)。這顯示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死亡率雖高,但若能早期發現,存活率也能提高,罹患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2期降至59.2%,第4期更只剩下12.6%,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至關重要。尤其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而早期肺腺癌無法透過胸部X光發現,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國健署表示,LDCT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根據結節大小和CT影像型態特徵,來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時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的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二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短短半年就揪出160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4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0.1%,減少近8個百分點,對於4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原文刊載於2022/3/10,更新時間為2023/6/19)

日期:2023-06-19

投資理財

「提早分產以為孩子會孝順...」母子交惡、兄弟互告,2繼承案例警惕:遺產如何讓親人變仇人

曾小姐是獨生女,由父親獨自撫養長大。父親因病過世之後,她是遺產的唯一法定繼承人,繼承了父親的存款500多萬元及多張股票。曾小姐的祖母不滿兒子的遺產全部由孫女繼承,便提出告訴,說兒子的存款及股票其實全都為她所有,是她以兒子的名義借名登記。如今兒子過世,這些存款及股票應返還於她,不應由孫女全部繼承。阿媽竟會跟孫女爭產?令人不免懷疑:「哪有這麼誇張?」是的,在我執業的這些年裡,就遇過很多客戶因為贈與、遺產等財富傳承及稅賦問題前來諮詢,為了遺產,彼此從親人變仇人的也不算少。很多家庭真的為了一棟房子、一塊土地、一張保單,甚至一小筆存款,母子交惡、兄弟互告;也有長者提早安排好財產分配,子女們卻在拿到房子土地後,就把老父老母棄之不顧,看了令人心寒。

日期:2023-06-14

職場生活

偶爾咳嗽頭痛…正妹護理師:我才30歲為何會肺腺癌!不煮飯不菸酒非高危險群,2族群怎自救?

肺癌在台灣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2021年就約有1萬名患者死於肺癌,但其實只要透過早期篩檢,就能提高肺癌治癒率、降低死亡率。才被網友票選為「全台最正護理師」之一的正妹護理師雅薇,驚傳罹患肺癌,她在IG透露,自己不菸不酒且家族沒有人罹患肺癌,「我才30歲,為什麼會得?」雅薇表示,如果今年沒有自己加做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就算每年X光檢查也看不到,「我多花$8000多救了我自己」。她呼籲,該自費的就花下去,好好對待自己。衛福部自2022年7月1起,即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肺癌免費篩檢、肺腺癌免費篩檢),提供肺癌、肺腺癌等高風險族群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讓台灣成為全球第1個針對具肺癌、肺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肺腺癌篩檢)的國家。

日期:2023-06-13

職場生活

最新十大死因出爐!「惡性腫瘤」霸榜41年,肺癌居冠…醫籲「這檢查」不能少:不抽煙也要做

衛福部統計處今公布202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受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死亡人數較2021年增2萬4,266人,年增13.9%。而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次為心臟疾病,新冠肺炎則首度入榜,並由上一年度的19名躍升為第3名。

日期:2023-06-12

競爭力

被醫生宣判只能活20歲 她帶腦麻兒跑遍全台240場路跑賽事 鋼鐵媽媽:「要當他雙腳,看全世界風景」

如果孩子被醫師宣判活不過20歲,會選擇怎麼陪伴他呢?單親媽媽陳嘉齡推著患有重度腦性麻痺的兒子小比,5年內參加了兩百多場馬拉松賽事,在2023年更帶著小比成功挑戰鐵人三項比賽。

日期:2023-06-08

產業時事

「5億高中生均為不當贈與、賴母變人球她故意造成」!賴家子女首發聲2300字還原家族恩怨情仇

5億高中生命案至今仍未能釐清死因,而他的母親賴母放棄中國戶籍,發生公媳亂倫後遭法院判決失去入籍台灣的機會,兒子賴男過世後,她失去依親資格也沒有中國戶籍,等於是「兩岸人球」。移民署周四(5/25)表示,過去曾多次依兩岸機制協助賴母回中國,但因各種原因包括疫情、家庭因素無法執行,未來仍將持續尋求兩岸溝通管道,協助賴母返回中國。

日期:2023-05-26

職場生活

「你是從垃圾堆撿來的」這句話內心傷36年...不是生了小孩就是育兒專家!給全天下媽媽的忠告

在小學即將畢業的母親節前幾天,我把存了很久的零用錢,到家裡附近的糕餅店,買了一個風車型的糖果屋,裡面裝滿了各種我喜歡吃的糖果,準備要在母親節當作禮物,送給媽媽。畢竟往年都是送在學校做的康乃馨,這一天,我總算可以用每天省吃儉用的零用錢,買了一份我覺得很貴重的禮物給媽媽,當下是滿心期待的。

日期:2023-05-10

競爭力

走過事業低潮…入圍金馬影后李心潔的生命課:穿越黑暗,才能得到幸福的力量

20230427編按:金馬影后李心潔暌違20年回歸歌手身份,推出新專輯,也首度寫曲創作《親愛的,我想妳了》。她提及創作契機,來自某位要好的女性朋友遇到困難,向李心潔訴說心中痛楚與無助,「我就像疼小孩一樣拍拍她、抱著她。」這件事也讓李心潔充滿感動與感觸,因為孩子長大就會離開,但好朋友永遠都在,她坦言:「走到今天不僅朋友,包括我自己,都經歷了人生中的挫折,所以想藉這首歌去鼓勵所有女性朋友。」她感謝姊妹們一路扶持,成為她的「姐妹力量」,也希望女性好友們能在對方需要關心時去聆聽,給予一個擁抱告訴對方:「沒關係,我在這裡。」

日期:2023-04-27

職場生活

20歲女大生不抽菸、無家族史,胸悶痛已肺癌第4期...照胸部X光沒用,想早期發現全靠這檢查

民眾普遍認為吸菸或二手菸是造成肺癌的最大兇手,然而也有不少人是沒有抽菸史,在發現罹患肺癌時已經是晚期。有一位20多歲女大生,既沒有抽菸也無肺癌家族史,因胸痛、悶喘前往就醫,經過醫院檢查後,就是肺癌第4期。

日期:20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