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36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從扛瓦斯小弟到卸任8年屏東縣長公職!潘孟安:從政快30年,我最憧憬退休後做「這件事」

在外界眼裡,潘孟安從屏東縣車城鄉鄉民代表、屏東縣縣議員、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屏東縣縣長至今,且四度拿下五星縣長,這是顯性的潘孟安。 另一個隱性的潘孟安,蟄伏在他的DNA裡,是一個旁人難以察覺的真實存在。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扛瓦斯,同時種洋蔥、養魚蝦,半農半工的斜槓人生,亦是偏鄉青年向上的縮影。這本「紅色鋼鐵人」寫的是潘孟安,亦是無數五年級鋼鐵男子們的投射。

日期:2023-03-22

產業時事

睽違3年多,蔡英文開展友邦之旅!出訪瓜地馬拉、貝里斯,將過境紐約、洛杉磯

總統蔡英文將於周三(3/29)率團出訪我中美洲友邦瓜地馬拉及貝里斯,並將於去程過境美國紐約,回程時過境美國洛杉磯,並預計於4/7返抵國門。此行是繼蔡總統於2019年出訪加勒比海友邦後,於疫情爆發後睽違3年多再度出訪。

日期:2023-03-21

產業時事

國民黨選策會名單惹議!鍾沛君「開第一槍」辭文傳會副主委…侯友宜:人民不會接受黑金

國民黨日前公布中央選戰策略會報成員名單,由於成員包含曾涉台南市議員及議長選舉雙重賄選案的李全教,以及曾涉炒股案的立委傅崐萁等人,引發黨內不滿,台北市議員鍾沛君開出第一槍,宣布即日起辭去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職務。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在臉書發文,「拒絕黑金在任何政黨出現,人民不會接受黑金以任何形式再現!」

日期:2023-03-16

產業時事

習近平3度連任國家主席!「三位一體」威權繼續…一群瑟瑟發抖的中國企業家:他能對任何人下手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今周刊編按:中共兩會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周五(3/10)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3次全體會議,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全票2952張票,毫無懸念連任國家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成為中國首位3度當選的國家主席,正式開啟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三位一體」時代。政治局前常委兼副總理的韓正,出任國家副主席,政治局常委趙樂際也是全票當選新一屆全國人大委員長。大會進行投票時,習近平率先將選票逐一放入票箱,接著是6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領導和人大代表投票。今天的會議有7大議程,兩關鍵詞分別為機構改革、換屆選舉,會議表決通過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並表決通過14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14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總監票人、監票人名單。(原文刊載於2022/11/11,更新時間為2023/3/10)

日期:2023-03-10

產業時事

昔日中共高層圈內人獨家專訪》「他已沒有任何掣肘」習近平「權力元年」啟動,兩會後台海走勢解析

「在這兩場『會議』過後,將正式開啟『他』使用權力的元年……。」這個講話帶點中國北方口音的男子,名叫沈棟,是出生於上海、在香港長大的中國連續創業家。

日期:2023-03-08

產業時事

昔日中共高層圈內人獨家專訪》「他已沒有任何掣肘」習近平「權力元年」啟動,兩會後台海走勢解析

3月4日與5日,俗稱「兩會」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先後於北京召開。這兩場為期約一周、攸關未來5年中國整體發展路徑的會議,不僅是「習帝國」開局之年的最關鍵議事,也是外界觀察未來一年中國經濟、政治與外交政策的一扇指標窗口。這兩場會議究竟說了什麼?兩會之後的中國,又存在哪些「危機」與「轉機」?

日期:2023-03-08

產業時事

經濟復甦力道低於預期!李克強任內最後政府工作報告:全年GDP成長目標定在「5%左右」

中國全國人大會議周日(5日)揭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最後一次宣讀政府工作報告,把全年經濟成長目標定在「5%左右」,顯示在消費者信心不足、出口下滑、房市仍面臨壓力的情況下,中國政府仍擔憂經濟復甦力道。

日期:2023-03-05

產業時事

兩會名單不見騰訊馬化騰、百度李彥宏,換他們上場!李克強將卸任總理退出最高領導層

中共全國政協、人大兩會在週六(3/4)、週日(3/5)兩天分別召開,這次是中共二十大後首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政治協商會議,根據官方公布兩會代表或委員,騰訊創辦人馬化騰及百度CEO李彥宏均不在名單上,反而是晶片、AI智能、電動車產業代表竄起,反映出習政權未來傾全力發展的方向。而知名律師陶景洲3/2在推特發布影片顯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已率領十三屆國務院全體成員拍「畢業照」,預期李克強將在兩會上卸任總理職位,退出中共最高領導層。

日期:2023-03-04

產業時事

林益世收6300萬貪汙案,最高法院撤銷發回更審「恐被重判」…學者肯定: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今周刊編按:前立委林益世被控在擔任立委期間,涉嫌向地勇公司負責人陳啟祥索取賄款 6300萬元,歷經多次審判見解有歧異。最高法院大法庭周四(3/2)裁定,民代受託於議場外關說、請託或施壓,為運用職務或身分地位的影響力,若形式上具有公務活動性質,就是與職務有密切關連,構成貪汙治罪條例公務員職務受賄罪的「職務上行為」。依裁定見解來看,林益世恐被依貪汙罪重判。對此,承審林益世案的最高法院刑事第七庭周五(3/3)依大法庭見解,撤銷更一審判決、發回台灣高等法院更審。根據《自由時報》報導,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教授林志潔肯定大法庭見解,並強調「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民代未來從事選民服務可依此框架而循,無須再動輒得咎,惟正本清源作法還是要透過立法解決。他也在臉書表示,「哪一位立法委員能主動提出影響力交易罪和民代斡旋罪的草案,我們要予以肯定支持和表揚,衷心期待!也請法務部在大法庭有此裁定後繼續加油,一起努力推動法案!」

日期:2023-03-03

職場生活

四度當選市長 寫下台灣地方自治史新猷 勇媽治市柔中帶剛 黃敏惠收服「有藍不投」的嘉義人

穿著輕便的白襯衫搭配黑長褲,腳踩粉白相間的運動鞋,嘉義市長「勇媽」黃敏惠笑盈盈走來。看到來訪團隊,前天預先做好功課的她,立刻喊出記者名字,就像熟識多年的老友,熱絡寒暄、話家常,甚至聊到開心地「手舞足蹈」,絲毫沒有初次見面的距離感。

日期: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