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3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8
產業時事

別再遇旱就休耕 政府該做的兩件事

一四年降雨不足,導致今年春季水情吃緊,政府再度調撥農業用水以供應工業所需,卻犧牲了不少用心栽培優質好米的農民。農業與工業用水如何分配?專家指出,善用大數據預測旱情、發展廢汙水利用系統,才是雙贏的不二法門。

日期:2015-01-15

產業時事

做好準備 不畏汛期─臺中防洪救災總動員

乾旱、暴雨、熱浪,和威力越來越強烈的颱風,極端氣候在全球肆虐,身為地球村一份子的臺灣,自然很難例外。

日期:2014-07-31

投資理財

桃園航空城是下一個未爆彈?

葉世文曾被桃園縣長吳志揚譽為「桃園航空城總舵手」,檢調已著手調查航空城開發是否也存在弊端。除此之外,航空城開發引發浮濫徵收、迫遷居民、園區缺水等爭議,應藉此機會全面檢討,逐一解決。

日期:2014-06-12

職場生活

自行研發賑災利器 讓國際看見台灣

海燕風災發生後一星期,慈濟志工團即抵達受創最嚴重的獨魯萬,他們妥善運用國人自行研發的科技產品,短短一個多月協助災民重新站起來,慈濟高效率的賑災能力背後,是怎樣的管理力?

日期:2014-02-13

產業時事

六年六百億 政府治水只是花錢消災?

一場水災,蘇治芬寄望的六百億元就有了著落,背後也凸顯行政院一夕翻轉的決策模式,沒有通盤考量的長遠規畫。

日期:2013-09-05

產業時事

荒謬的政府再造

馬總統上任後推行「政府組織再造」,問題是改革列車啟動後,人事成本不減反增,部會數仍居全球之冠。龐大的政府組織,不是台灣叢爾小島可以負擔,組織再精簡、提升政府效能,迫在眉睫……。

日期:2013-07-15

產業時事

東拼西湊 部會改組四大亂象現形

組改後部會大風吹,環資部同時管環評及開發,衛福部「大衛生、小福利」,經濟及能源部「重經濟、輕能源」,科技部「不管科技預算,卻負責核安」,工程會竟被劃分到財政部…,組織改造剛起跑,亂象正在上演。

日期:2013-07-15

產業時事

自來水管才是台灣缺水最大敵人

台灣去年漏掉的自來水是十億噸,等於五座石門水庫;台灣需要更換的老舊漏水水管總長一萬七千公里,可以把台灣從頭到尾繞十四遍。到底台灣為什麼時常洪災、卻又年年缺水?別抬頭望著天,低頭看看我們腳下的自來水管,它才是罪魁禍首!

日期:2013-03-21

產業時事

環保署棄守環評 等於自廢武功

環保署七月通過「六輕四.七期擴建案」,但台塑不滿將「油漆塗布」等五項揮發性有機物(VOCs)查核方式算入排放總量,而向環保署提申覆。九月二十七日環評大會以九比六駁回申覆案,一場擴建案引發的環評存廢爭議也正式引爆。

日期:2012-10-11

產業時事

消失的毛豆田 政府自毀台灣綠金奇蹟

高屏大湖開發案危及有「台灣綠金」之稱的毛豆外銷產業,這起砂石與綠金之爭,反映政府長期開發至上而犧牲農業的思惟。台糖優良農地淪為工業區、科學園區用地的提款機,這不僅使租用台糖農地耕作的農民受害,也一點一滴葬送台灣農業的未來。

日期:20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