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50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別留碳債給子孫!28個民間團體成立碳稅聯盟,主張「碳費先行、碳稅更好」

今年初《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碳費預計 2024 年開徵,環保署正研擬相關子法。由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看守台灣協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台灣樹人會、野薑花公民協會等六個團體發起,和22個民間團體共同推動的「碳稅聯盟」也於6月2日成立。

日期:2023-07-23

產業時事

是否支持政黨輪替?陳建仁脫口說當然:民主自由國家誰不是這樣?政院回應「不是說現在」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周二(7/18)質詢時,表示有民調指出逾6成民眾不希望民進黨繼續執政,並問行政院長陳建仁是否贊成政黨輪替?陳建仁一度回應「當然囉,哪一個民主國家不是這樣?」,但他也強調在民主自由國家,政黨輪替一項是很多人有的想法。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事後補充說明,陳揆當時即清楚說明,在全球各自由民主法治國家,大部分民眾對於民主體制中的責任政治原則皆表認同,而政黨輪替即是責任政治的展現,陳揆所述為一般性情況,而非認為台灣現在應該政黨輪替。至於曾銘宗質疑政府「大撒幣」,指中央政府累計債務已達6兆2948億元、平均每位國民負債25.8萬元。林子倫說明,自蔡總統2016年上任後,截至2023年7月7日,中央政府累計債務從5兆3988億微幅增加至5兆8338億元,僅淨增加4350億元,若排除因應COVID-19疫情的特別預算舉債6365億元,甚至還淨減少2015億元。

日期:2023-07-18

產業時事

台北文華東方用它的玻璃瓶裝水!成本貴寶特瓶5成,華生為何砸2千萬做不討好的生意?

環保署公告,7月1日起旅宿業得分階段限用一次性備品。早在疫情前,全台前三大桶裝水業者華生水資源,就投入2千萬元打造玻璃瓶裝水生產線,每月至少可為飯店業者減少2千公斤的碳排放。

日期:2023-07-12

產業時事

鄭明典準備周休7日!19萬人追蹤「網紅局長」將退休…研究氣象47年臉書不再談天氣,背後原因超暖

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屆齡65歲退休,在臉書上擁有19萬人追蹤的他,退休消息一出,不少網友湧入鄭明典的臉書直呼不捨,但更多的是向他道賀「恭喜榮退」,顯見鄭明典深受民眾信賴。從念台大開始,鄭明典研究氣象至今已經47年,2023年7月14日是他最後一天上班日,中華郵政也送出特製的郵票,恭喜鄭明典「週休7日」!

日期:2023-07-10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晶片製造或因缺水面臨重大風險,為何台北房地產也難逃氣候變遷之苦?MSCI專家解析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風險加劇,ESG投資更是全球各大企業與投資人的首要目標,積極發展永續投資是為了我們下一代的生存環境,而達成淨零碳排更是全世界各國的終極挑戰。

日期:2023-06-29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把碳想成錢,就會有動力…陳其邁攜手產官雙軸轉型,推動高雄淨零經濟起飛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出席今周刊主辦的2023「第六屆國際高峰會」,針對產官攜手迎戰淨零轉型挑戰帶來專題演講。陳其邁表示,高雄市近年快馬加鞭速度從重工業城市邁向智慧科技城市,任內聚焦8大領域、超過50項科技創新應用,在短短3年,智慧城市施政滿意度民調從敬陪末座,到突破居六都之冠,關鍵力量在於公私齊力推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迎接淨零商機。

日期:2023-06-29

產業時事

人道馳援〉世界展望會救飢更教一技之長 青年變會計、理髮師 流離者營地裡的「希望工程」!

(今周刊1384)索馬利蘭人民正在忍受四十年來最嚴峻的大旱,他們沒有喪失希望,而人道團體世界展望會更前進當地,讓希望的苗更旺盛。

日期:2023-06-28

投資理財

等待AI、電動車拉回後進場機會!贏家操盤手陳榮華曝Q3策略:鴻海、智邦...7檔看好個股出列

展望下半年,在指數空間有限、個股輪動表現的行情架構下,哪些夯題材中的個股可望續強? 哪些該減碼? 又有哪些整理過的低基期標的可望接棒上漲?

日期:2023-06-28

產業時事

人類天天在做的「事情」 竟然讓地球自轉軸歪了!全球氣候恐受衝擊「未知的變化」讓科學家超憂心

近年地球自轉軸極點飄移幅度越來越大,冰期後反彈、冰蓋損失、地函對流等都是影響因素,但新研究指出,人類從地下抽取水源至地表灌溉,量卻多到導致地球自轉方式略有不同,成為地球自轉極點飄移最主要兇手。

日期:2023-06-27

產業時事

台海觀察系列報導》保衛台灣只需要軍隊?Google與微軟告訴你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一年 網路攻擊已開打!

台灣的安全不再只是軍隊的責任,也不能只仰賴軍隊。戰爭與科技進步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隨著資訊科技及網路技術的飛快演進,如今戰爭手段不再只有飛機、飛彈、大砲或戰車等看得到的硬體。肉眼看不到的資訊作戰、網路攻擊及駭客滲透等,已經成為有心人、團體或國家橫跨平時及戰時的騷擾或攻擊手段,也常常是軍事攻擊前的戰爭手法。從俄羅斯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之前,已經多次、經常性網路攻擊烏國目標的手法可以看出,網路作戰或資安,早已是確保台灣安全的重要一環,而且不是戰爭開打那一天才開始。

日期: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