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78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職場生活

罹漸凍症仍不放棄 只動眼睛也能創作!傻瓜導演曲全立:「每天超越自己一點點,你就是超人」

《美力台灣》導演曲全立被媒體稱為「3D狂人」,曾以《3D台灣》榮獲好萊塢國際3D大獎;35歲時罹患腦瘤,經過開刀將命救回來,卻左側視力、聽力、面部神經等皆受到影響。走過一段艱辛,他開始用鏡頭記錄台灣這塊土地上發生的美與善,鉅資打造3D行動電影車,只為了能巡迴各偏鄉小學激勵無數學童。2020年起,他開啟拍攝「台灣超人」計畫, 2023年將之轉化為《台灣超人AR數位親子繪本》,希望用生命影響更多生命…。

日期:2023-07-21

幸福熟齡

卵巢癌是沉默殺手,一堆人確診已轉移!醫師:出現5症狀不注意,恐就已是末期

今周刊編按:據111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卵巢癌為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為765人,較上一年度增長9.9%,死亡率每十萬人口6.5人,也比110年上升10.5%;若將區間拉長到10年,則可觀察到卵巢癌死亡人數及死亡率分別上升40.4%及38.4%,順位由第11位上升至第10位,是女性不可忽略的婦癌殺手。卵巢癌雖好發於50歲以後,但近年卻有年輕化的趨向,如曾多次來台參賽的韓裔撞球好手「黑寡婦」珍娜李(Jeanette Lee),就在49歲驚傳罹患卵巢癌;立委邱議瑩、本土劇《甘味人生》演員李悅,也都是30、40歲就確診卵巢癌。而婦產科名醫王樂明的太太同樣因卵巢癌病逝,當時他上節目提到40歲妻子「身體每一個地方都在失火」,讓身為醫師的他感到無力淚崩。 醫師提醒,卵巢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往往要到腫瘤變大影響周遭器官、或形成腹水時,才會出現症狀,可能症狀包括腹脹、背痛、頻尿、骨盆不適、月經異常、性交疼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排便習慣改變等,但等到出現症狀時大部分都已經是卵巢癌晚期,是相當棘手的癌症。卵巢癌沒有很好的預防方式,通常發現時已經是第三或第四期,肥胖、初經年齡較早、不孕症、有家族史等族群罹患卵巢癌的風險較高。建議女性40歲後應定期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才不會錯失黃金治療期。(原文刊載於2020/1/3,更新時間為2023/7/20)

日期:2023-07-20

產業時事

影/中國外長秦剛神隱3週人在哪?確診、內鬥還是愛上女間諜...他被問沉默16秒「低頭翻文件」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自 6 月 25 日會見多國外交官員後神隱至今,仍未露面,更缺席於印尼舉行的東南亞國家協會外長會議,中國外交部於 7 月 11 日聲稱缺席是因確診新冠病毒以致身體微恙,但外界懷疑因秦剛被指與鳳凰衛視主播傅曉田有染而遭中央紀律委員會約談,更有消息傳出秦剛是捲入中共內部權力鬥爭,對於失蹤緣由眾說紛紜。全球高度關注秦剛去向,《法新社》記者在 7 月 14 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中,再度詢問發言人汪文斌,秦剛去向,但汪文斌閃爍其詞、低頭翻閱資料長達 16 秒,沈默不語的態度,啟人疑竇。

日期:2023-07-17

產業時事

影/輝達黃仁勳不當慣老闆!不做1年計畫、不浪費員工生命,絕不一對一指導:有階級觀念就是沒賦權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近日參加瑞典AI公司Sana舉辦的人工智慧峰會,和Sana創辦人Joel Hellermark對話,被問到如何提到管理輝達時,黃仁勳多次提到,賦予員工獲取訊息的權利非常重要,要讓員工清楚地瞭解每一個決定的由來,有助於他們理解並執行決定。黃仁勳說,如果公司裡存在「階級觀念」,那顯然就沒有賦權,如果任何人都能參加會議並作出貢獻,哪怕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這就賦權到位了,「我認為賦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日期:2023-07-09

職場生活

合庫金董座B肝引發猛爆性肝炎病逝…肝病權威許金川:4症狀+2關鍵數據就快揪兇手

合庫金董事長林謙浩驚傳週日(7/2)上午因猛爆性肝炎辭世,享壽64歲。據了解,他原本即有B型肝炎,早前到榮總住院治療,卻於周日凌晨不治。林謙浩在合庫金上任還不到二週,即因身體健康因素病故,讓公股金融圈相當震撼。合庫金低調證實董事長林謙浩過世的消息,下午也發出重訊指出,公司各項業務均由專業經理人分層負責,對公司營運無影響。合庫金及合庫銀董座職務,將分別由合庫金總經理陳美足與銀行總經理林衍茂暫代。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則說,肝臟因為沒有神經,所以被稱為「沉默的器官」。肝臟負責身體的垃圾清除與解毒、排毒,即使已經發炎、纖維化或長腫瘤,依舊不吭聲地繼續努力工作,出現可察覺的症狀,像是疲倦、黃疸、水腫、意識不清等,到這時候才治療,通常都來不及了。許金川說,最好的保肝之道就是,沒有B肝帶原或抗體,就應該趕緊打疫苗;如果有B、C肝一定要定期追蹤,必要時要服用抗病毒藥物。此外,一定要每半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與抽血檢驗胎兒蛋白,才能避免走上肝癌之路。

日期:2023-07-04

產業時事

中國快時尚Shein僱網紅洗刷血汗惡名「工廠整排快樂工人一滴汗都不流」,為何招致行銷災難?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7-03

產業時事

一支私人軍隊就能瓦解獨裁政權?普丁為何從沉默、暴怒到選擇放手…CNN:他首度暴露23年來最脆弱一面

「普丁的勢力看起來確實變弱了。」俄國《獨立報》(Nezavisimaya Gazeta)總編輯列姆丘科夫(Konstantin Remchukov)評論著這位「鐵血總統」;美國非營利智庫「戰爭研究所」(ISW)也直言,克里姆林宮(Kremlin)正面臨著一場「極不穩定」的局面。ISW分析師指出,「瓦格納發動兵變暴露俄羅斯安全部隊的弱點,更表明普丁沒有能力及時使用他的軍隊,來消滅內部威脅,進一步削弱了他對軍事力量的掌控。」究竟一支私人傭兵是如何在兵變36小時內,「嚴重動搖」普丁政權?外媒甚至揭露,這場政變首度暴露出普丁23年來最脆弱的一面。

日期:2023-06-28

職場生活

在老家安穩領2萬也勝過異鄉領10萬...一個公務員的迷惘:被父母安排的人生真是我想要的嗎?

某天晚上接到爸媽的電話,聊了一通家長里短之後,他們又老生常談地提起讓我回家,省得在城市漂泊無依的話題。這個話題在我們之間已經來回了好幾年,我從最初的激烈反抗,到後來的沉默應對,現在已經能心平氣和地聽他們說完。

日期:2023-06-28

職場生活

10大癌症殺手》為何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貧血也是腸癌前兆!名醫提醒:3大症狀是警訊

編按: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位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3位。這些年屢見名人不敵大腸癌病逝,除了66歲作詞人李坤城,還有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人,而去年離世的余苑綺得年僅39歲,身後遺下兩名年幼子女,更令人萬分不捨。大腸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並無明顯病徵,且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卻與各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有非常大比例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所引起。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不到2成。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但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因此要「腸」治久安就要定期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指出,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篩檢,也可以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除此之外,出現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原文刊載於2022/8/22,更新時間為2023/6/21)

日期:2023-06-28

產業時事

美國MeToo後增訂268項新規 台灣怎麼學 雇主性騷竟可「自判無罪」 亟待修法補洞

從政壇爆發的台版「#MeToo」浪潮,在短短兩周時間,全面延燒至各個領域。受害者血淚斑斑的控訴,反映現行性騷防治法規的漏洞,這場運動能否促成改變契機?

日期: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