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75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職場生活

你敢當「呷蟲王者」?荔枝椿象炸來吃遭民眾檢舉...林業署解釋來龍去脈!台灣能吃的昆蟲只有這4種

荔枝椿象屬外來入侵害蟲,俗稱臭屁蟲、臭椿象或荔椿,不僅影響龍眼、荔枝枯萎落果,常見行道樹種臺灣欒樹和造林樹種無患子也都深受其害。然而,你能想像「炸荔枝椿象」的景象嗎?林業署舉辦「呷蟲王者」活動油炸荔枝椿象,怎料遭到民眾檢舉,原因在於荔枝椿象非法定食用昆蟲,食藥署與嘉縣衛生局也派人前往關切宣導,林業署嘉義分署副分署長則回應,當天活動沒有人吃荔枝椿象。衛生福利部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週五(5/10)表示,國人沒有食用荔枝椿象的歷史經驗,其食用安全性也未經確認,呼籲民眾應避免食用。此外,林金富也說,會糾正這樣的錯誤行為,若把荔枝椿象當作「食材」販售,最高可依食安法開罰2億。

日期:2024-05-10

產業時事

「百年一遇」海溝型地震上次在1920年!台北恐搖3分鐘比921慘、大樓倒得徹底…學者揭可怕之處

花蓮403強震後餘震不斷,時隔一個月都還在晃不停,週五(5/10)下午15:45在花蓮縣政府東北方32.8公里(位於臺灣東部海域),深度10km,地震規模5.8,位於台北高樓搖晃程度明顯。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震央位置再度往北移動,屬於0403地震後應力調整,未來3到6個月內仍不排除有規模5.5餘震,震央和應力調整會持續南北擺動。面對不少人擔憂還是會有大地震再發生,依據地震百年週期,未來確實不排除出現規模8以上「海溝型地震」,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示警,海溝巨型地震的可怕之處在於過程會搖很久。「403地震在台北搖了1分鐘,921地震在台北搖了1.5分鐘,但海溝巨型地震可能在台北搖到3分鐘,搖1~2分鐘的地震中受損的房子,搖到3分鐘可能就倒掉了」。

日期:2024-05-10

共創價值‧展望兒少新未來

台灣世界展望會60週年 人道救援伴災民邁向長期重建之路

「願讓上帝心碎的事,也讓我心碎」是鮑伯.皮爾斯宣教士創辦世界展望會的初心,進而創立援助、發展和倡議的全球性基督教組織,在世界落地深耕。過去一甲子歲月中,台灣世界展望會從受國外援助到邁向自立進而轉變成為資助國,從伸手、攜手到推手,以人道救援伴隨災民邁向長期身心靈重建之路;近年更轉型聚焦脆弱兒少關懷,透過保護與賦能發展雙軸並重,實現社會投資報酬率13.4倍的價值(SROI=13.4),豐富每一個脆弱生命,攜手展望更美好的世界。

日期:2024-05-08

產業時事

「龐大鄰居」威脅在側...蕭美琴:韌性就是台灣模式「台灣不僅可幫助大家,也能領導大家」

面對全球地緣政治與氣候變遷挑戰,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周一(5/6)出席論壇時分享,台灣在「韌性(resilience)之路」上,飽受天災、缺乏天然資源、一黨獨大與戒嚴、飽受錯假訊息與政治干預、軍事騷擾等攻擊的挑戰。蕭美琴說,在前述重重挑戰及活在龐大鄰居陰影下,台灣仍展現絕佳毅力並站上國際舞台,主要歸功於台灣擁有的政治、社會與經濟3大領導力,得以讓台灣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之下,仍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蕭美琴更結論台灣模式就是「韌性」,這是台灣在逆境中培養出的精神,台灣就算在「龐大的鄰居」旁仍保有韌性,藉此在國際政治中領航前行、在全球經濟中起而先行、在不確定性中尋向續行。

日期:2024-05-06

產業時事

政務次長人選出爐!林靜儀、張廖萬堅入列,跨領域人才盼成施政推手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及候任行政院長卓榮泰自4月10日起,陸續公布6波新閣人事,近日各部會次長人選首度曝光,今(5/5)日再公布新內閣政次名單,包括前立委張廖萬堅出任教育部政務次長、前立委林靜儀出任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卓榮泰表示,新閣成員跨黨派、跨領域,搭配各界具備高度專業的人才,期待未來各部會團結合作,打造更加科技創新、公益永續的台灣。

日期:2024-05-05

職場生活

首波梅雨51勞動節報到,一千公里「閃電列車」即將壓境!北中南降雨時間曝光:大雷雨在這2天

今年第一波波梅雨鋒面即將報到!氣象專家在週二(4/30)提醒,一波長達一千公里的閃電列車將於深夜至週三(5/1)接近台灣,全台降雨機率大幅增加;至於連續降雨的機會,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年梅雨季台灣預計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才有連續性降雨機會,雨量的話,以「正常至偏少」機率較大,平均氣溫以正常至偏暖機率最大。

日期:2024-04-30

保險稅制

2024報稅攻略》所得低就不報稅?可能錯過退稅機會!搞懂「一般扣除額」省荷包,ETF領股利要課稅?

5月綜合所得稅開徵,許多人若對所得稅法規定不了解,又不知節稅之道,往往導致申報錯誤、荷包失血。報稅有哪些眉角要留意?如何才能最省錢納稅?2024報稅時間自113年4月26日8時起,開放使用憑證及查詢碼下載所得資料;5月1日~5月31日開放線上申報上傳;113年5月1日~6月11日開放附件上傳。今年綜所稅申報,除了特別扣除額外,還有一般扣除額可以扣除,又分為大家常聽到的「標準扣除額」及「列舉扣除額」2選1,究竟選哪個比較有利?自2023年1月1日起,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也就是說,2005年出生的人,年滿18歲可以選擇單獨申報。會計師提醒民眾,不要以為自己所得低就不報稅,這樣反而有可能錯過退稅的空間;此外第一次申報的「報稅小白」,應先釐清申報觀念,避免誤踩報稅地雷。

日期:2024-04-30

產業時事

台灣會重演日本強震悲劇嗎?地科專家揭1關鍵:島內不可能有規模8地震!從斷層帶長度看台日差別

花蓮403強震喚醒台灣人對大地震的恐懼記憶,回顧921大地震規模為7.3、918池上大地震規模6.8,而這次的403強震規模則為7.2,令許多人不免擔心台灣是否會發生規模8以上大地震,甚至也讓人想起日本觀測史上首度出現的規模9.0強震「311地震事件」。面對島內可不可能發生規模8,甚至是規模9的強震,專家直言「不可能」。由於全球有許多地方都有地震,而各地可能發生的最大地震規模並不相同,值得留意的是,「地震規模的大小和斷層活動的長短有絕對關係」,台灣並未備有超級強震的先天條件,因此不易造成如此大規模地震。

日期:2024-04-28

保險稅制

繳房貸、付房租能節稅?綜所稅將開徵 扣除額計算「小撇步」曝光:用對最省錢

綜所稅即將開徵,民眾需要了解一般扣除額中,該使用「標準扣除額」還是「列舉扣除額」才能達到最好的節稅效果。其中若採用列舉扣除額,可以將購屋借款利息扣除額納入,享受有殼成就感與租稅優惠。

日期:2024-04-27

產業時事

地震防災懶人包/「地震包」要裝啥、半夜地震要衝出去?開車千萬別剎車…一圖看如何做才正確

這兩天頻繁地震,讓不少人都嚇壞了,也擔心萬一地震來的時候,第一時間該怎麼做?內政部日前就發文提醒,地震發生的這幾10秒內,最重要的不是往外逃生,也不是先衝去把大門打開,而是6字訣「趴下、掩護、穩住」。

日期:202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