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113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產業時事

以核減!侯友宜4年前批「重啟核四」假議題,如今拿當政策…被深藍綁架?「全台民眾都深藍?」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9日)發表能源政策,主張「以核減」,讓核一、核二、核三延役重新運轉,並重啟核四,遭民進黨質疑,4年前,侯友宜曾指重啟核四是「假議題」,如今立場反覆,是否為選舉被「深藍」綁架?侯友宜回應, 重啟核電或核電延役是國際的主流趨勢,能源議題要回到科學跟專業討論,不要老是用政治左右。

日期:2023-08-09

產業時事

〈羅剎海市〉燃炸中國!17歲喪兄離家、娶新疆姑娘改變人生,「刀郎」竟是維吾爾族獨特文化…

沉寂10年,中國歌手刀郎拖刀而來,一首歌〈羅剎海市〉引爆中國輿論圈。他是要對唱片精英復仇?是暗指中共指鹿為馬?還是劍指美國、拜登?

日期:2023-08-09

投資理財

台化、台塑、南亞、台塑化...獲利悽慘還能存股?達人揭「台塑四寶地板價」,這檔CP值最高

最近有幾位朋友問我,台化(1326)、台塑(1301)、南亞(1303)、台塑化(6505)...為什麼台塑四寶除息後股價一直跌?最近一季度以來,台塑四寶股價可以說是跌跌不休,不要說跟大盤相比,因為大盤前一段時間AI個股檔檔飛天,而台塑四寶中,只有南亞是勉強維持平盤,怎麼會這樣?(本文原刊於2023年7月26日)

日期:2023-08-01

產業時事

新能源國際論壇》國際銀行只認台積電,其他廠難買綠電...王美花:規劃擔保機制助攻融資,近期公佈!

台灣許多參與國際供應鏈的廠商亟需購買綠電,但在離岸風電開發部分,因國際大型融資銀行與出口信貸機構,對台積電以外的台廠不熟悉,導致開發商信用評等受影響,且融資信心不足,讓台積電以外廠商難買綠電。《今周刊》周一(7/24)舉辦第七屆「新能源國際論壇」,經濟部長王美花以「能源政策新藍圖」為題演講時透露,政府已就此設計出口信貸擔保機制,要讓這些台廠買得到綠電,近期將會公開說明。王美花說,近期國內幾家大廠反映其國際客戶對2030年前的綠電要求突然變得很明確,現在就得下訂,因此擔保機制對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第一期開發很重要,能讓離岸風電開發時可尋求更多元的買家。《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致詞時則指出,自2017年首屆「新能源國際論壇」後,台灣能源轉型展現卓越成績,如風光發電在今年7/7中午達到806.5萬瓩(kW),風、光電雙創歷史新高,每5度電中就有1度電是綠能,這是台灣能源轉型最「風光」的一刻。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則致辭表示,台灣須重視開發太陽光電時土地取得的問題,如台灣農地不比日本少,而日本糧食自給率35%、台灣32%,日本的案例顯示,其糧食危機並不構成再生能源發展阻礙,重點在如何協調、說明。

日期:2023-07-24

產業時事

新能源國際論壇》潔淨能源轉型革命開始!再生能源發展關鍵在儲能系統,造價竟比核能還貴?

《今周刊》今日(7/24)舉辦第七屆《新能源國際論壇》「能源新賽局X供應鏈減碳大對策」,邀請到澳洲潔淨能源委員會前任首席執行長Matthew Warren發表演說,論壇中他以國際能源專家的觀點分享了世界各國正面臨的能源挑戰以及他對於台灣能源轉型的看法。

日期:2023-07-24

產業時事

二○三五年有望完全綠能自給 最狂新能源國 澳洲零碳超級任務

世界最狂新能源國——澳洲。最強大的超級電池、亞太「綠氫港」及完全碳中和的煉鋼廠,都將陸續在此現身。最大野心:讓地球不再燃燒一塊、不用再使用一滴油,完全零碳化。

日期:2023-07-19

產業時事

台灣TOP 5000企業排行榜出爐!創投業前五強「台新、中信」再入榜:它「最佳經營績效」僅輸長榮

聚焦產業投資的創投業以10年為獲利期,鴨子划水全憑比氣長。最新台灣地區5000大企業營運排名中,金控旗下創投子公司仍有亮點,台新創投、中國信託創投的營收淨額表現,連年上榜前五強。尤其,台新創投在2022年5000大企業榜單中,排名「全國最佳經營績效」前10大企業的第二名,僅次於長榮海運,特別突出。

日期:2023-07-15

產業時事

協和電廠轉型路迢迢 改採地熱、生質能發電有解? 台電溝通不足 四接開發案注定紛擾

四接開發案自今年五月以來,環評初審已三度流會,爭議愈演愈烈,連環團內部也意見分歧。在能源轉型的十字路口,部分學者建議,天然氣並非唯一選項,台電應思考其他可行之路。

日期:2023-07-12

職場生活

這碗豆花多厲害?滋味在腦海無法忘懷...「東勢格古道」充滿原始古味,謝金河大讚:美不勝收

東勢格農路的一碗豆花從平溪國中對面的小徑上山,往建源礦坑的方向前進,這是一條美不勝收的古道,這條古道不到4公里,但是沿著瓜寮坑溪走,古蹟有舊運軌道,有拱橋,有原始的山徑,在大台北的近郊,這是一條十分難得的步道。

日期:2023-07-05

產業時事

產官學齊思台灣前景 科技、永續是關鍵字 迎戰淨零 賴清德:不會讓中小企業落單

在全球經濟面臨嚴峻挑戰的背景下,新興科技和AI應用的進步推動了產業革命,同時碳定價和永續發展的浪潮席捲而來。在這個關鍵時刻,台灣該如何應對?

日期: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