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19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投資理財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永續與數位轉型有何關聯?資誠、資策會、Uber Eats三面向永續策略一次看

《今周刊》主辦「2023 ESG永續台灣國際峰會秋季場」今(11/6)於政大公企中心登場。本屆以雙軸轉型為主題,解構「數位轉型 X 永續轉型」前瞻趨勢,邀請到了政府界及企業端的講者分享,上午由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陳世祥、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院長林玉凡、Uber Eats台灣總經理李佳穎帶來精彩的專題演講。

日期:2023-11-06

投資理財

投資常見3種NG心態,交易心理教練:用「有賺就好」安慰自己,只會愈賺愈少!

為什麼大師的方法,凡人無法複製?有長達十年心理學與投資實戰修練的《投資心理室》Podcast主持人李哲緯(鮪爸)觀察三種投資心理盲區:自信心不足的自我懷疑、自信心爆棚的認知偏誤、賺了就跑的害怕虧損心理。他在《毛利小姐變有錢》節目中,建議投資人「用物理的距離,創造心理的距離」,常常「你是怎麼生活的人,就是怎麼交易」,先洞悉心理盲區有助投資致勝。

日期:2023-11-06

產業時事

「他們缺乏同理心、有著相同弱點⋯」馬斯克、賈伯斯傳記都由他執筆!解密地表最令人好奇的2大天才

2015年,SpaceX創辦人、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首本傳記《鋼鐵人馬斯克》(Elon Musk: Tesla, SpaceX, and the Quest for a Fantastic Future)問世。睽違8年,一本全公開傳記《馬斯克傳》(Elon Musk)出現在世人眼前,人生故事也赤裸裸地攤在陽光下。恰巧的是,《馬斯克傳》與2011年出版的《賈伯斯傳》都是由同一位權威傳記作家——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所執筆,透過深度跟訪及貼身觀察,艾薩克森這麼評論:「他們既相似又不同」。這位執筆人在媒體上公開透露部分細節,讓外界得以一窺兩位前後世代「狂人」的相同與迥異之處。

日期:2023-10-30

產業時事

周俊吉長子接班!41歲周耕宇掌信義房屋董座…劍橋畢業曾在矽谷創業,13年前返台從發傳單一路做起

信義房屋27日召開董事會通過由信義房屋副董事長周耕宇接任董事長,即日生效;周耕宇擁科技專長,曾於美國矽谷創業,返台後自信義房屋基層做起,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13年來著力人才培育、數位轉型,擔任業務主管、轉型長、副董事長資歷完整,未來將持續以創新思考,為傳統產業帶來新氣象,帶領信義房屋共創永續願景。

日期:2023-10-27

產業時事

奇異從頂峰到衰敗,全球企業500強啟示錄》杜英宗論投資趨勢:時代洪流,拋棄企業毫不留情

1992年我從美國銜命返台,設立高盛在台辦事處,是當時最早進入台灣的投資銀行,後來一路到花旗、南山人壽董事長,我全年無休、戰戰競競。每日5點多起床,開始翻《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報紙追蹤國際時事,一天最少8~9個會議,有時深夜回家連刷牙的力氣都沒有。為何要這麼努力?正因為時代的潮流,拋棄企業一點都不留情。正如我常對同事說,「經營企業,不進則退。」

日期:2023-10-26

產業時事

嘉義市打造樂齡勇壯城 騎馬、學樂器、當作家 讓長者健康老化

前言:《今周刊》連續4年舉行「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發掘每座城市實踐SDGs成果。今年獲得永續城市特優獎的嘉義市,透過打造「樂齡勇壯城」,規劃一系列運動、音樂和寫作活動,鼓勵長者外出健身、培養興趣,健康快樂老化。

日期:2023-10-26

產業時事

— 2023年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 — 大解封第一年,縣市首長們的永續新勝經

走過世紀大疫,世界等待復甦新生,8年來,在聯合國持續推動SDGs目標下,永續發展成為國際城市治理DNA,台灣也在這場耐力賽前行,2023年,有的縣市換棒上路,有的持續穩健闊步,他們將永續藍圖化作行動,展現屬於這座城市的韌性。

日期:2023-10-24

產業時事

長庚醫學週聚焦精準醫療 22國外重量級專家學者參與

今年長庚醫學週在10月21、22日順利舉辦,主題為「長庚醫學新視野」,強調傳承、精準及創新。共邀22位國外重量級的專家學者參與,分別來自歐洲、美國及亞太地區,此外,亦有國內多位不同醫院與研究單位的專家共同參與。

日期:2023-10-23

產業時事

預言台灣高科技業下一個繁榮!杜英宗:AI浪朝下,台鏈將吃到90%商機

2018年12月,筆者有事情到北京,那時擔任美國總統的川普對中國的貨物課很高的關稅,我當時觀察到中國的高層每一個人都很焦急,氣氛非常沉悶。其實,這就是一個時代的轉捩點。

日期:2023-10-12

產業時事

資本額僅七千萬 竟開發出前瞻鍍膜技術 半導體關鍵設備MIT 旭宇騰拚出領先

台灣半導體製造實力享譽全球,但關鍵製程設備多掌控在歐、美、日大廠手中,這次國產新設備成功突破國際大廠嚴密防線,為台灣設備自主邁出重要一步。

日期: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