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63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88歲台塑老臣李志村離世...他畢業考上中油不去,從台塑領班做到7人小組,王永慶為何如此信任他?

台塑(1301)週一(5/22)傍晚公告,台塑董事、最高顧問的李志村週日(5/21)辭世,享壽88歲。台塑表示,董事李志村於112年5月21日逝世,公司於今日接獲通知後發布重大訊息。李志村在前陣子跌倒後,就只能靠輪椅代步,於周日晚上9點27分辭世,目前已訂6月12日舉行在第一殯儀館景行廳舉行公祭。在台塑,李志村算是最得王永慶、王永在兩位老闆信任的重臣之一。尤其是他對石化景氣的掌握精準,讓台塑在重要關鍵時刻力主興建六輕,拔得投資先機,創造台塑事業的第二波高峰。而2011年台塑集團宣佈成立「七人決策小組」完成世代交班,李志村與包括王文淵,王瑞華、王文潮、王瑞瑜、吳欽仁、楊兆麟均入列其中。 以下為今周刊2004年11月18日刊登的李志村人物特寫:

日期:2023-05-22

產業時事

哥哥姐姐都是高材生,他卻18歲就休學!陳耀訓如何從不喜歡讀書的飆車少年,走到世界麵包大賽冠軍?

他是世界麵包大賽冠軍。他的麵包店像世界的港口,匯聚記憶裡的幸福。他做的蛋黃酥比演唱會門票還難買,堪稱蛋黃酥界的愛馬仕。他是陳耀訓,但陳耀訓不只如此──18歲那年,他誤打誤撞踏上烘焙這條路,卻讓迷途少年從此找到人生志業。

日期:2023-05-19

職場生活

週末到香港這樣玩!在地人推薦5大美食、7億港幣重建山頂纜車、27項水上設施

因為疫情和世界「斷聯」4年,台灣人出國旅遊熱潮爆發,若是想來一趟「說走就走」的國外旅行,不需要太多規劃,離台灣飛行時間僅約一個半小時的香港,週末就能出發!

日期:2023-05-18

產業時事

夜店飯店商場都虧損,經營20年Neo19也熄燈…「最懂信義計畫區的二房東」74歲的他,想做這3件事

疫情期間,王超立旗下的夜店、飯店和商場都面臨虧損,他經營20餘年的Neo19也熄燈。這位被稱為「最懂信義計畫區的二房東」,要如何在古稀之年,和女兒重啟事業?

日期:2023-05-17

職場生活

老外遊台灣!不是日本,這個國家最愛來台旅遊…這2個景點最受歡迎,最敢花錢的是它

入境旅遊回溫!KKday發佈「解封後入境旅遊洞察」,以KKday台灣市場為基準,去年10月中解封至今,入境旅遊業績已較疫情前同期恢復4成,海外旅客來台前5名為韓國、日本、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熱門旅遊目的地前5名是雙北、台中、高雄、台南。台北101觀景台、故宮博物院分別拿下人氣景點冠亞軍;九份、太魯閣、阿里山是海外旅客來台必訪的景區。KKday統計,各國旅客的旅遊喜好不同,韓國旅客最愛台味餐廳、日本旅客必訪九份、港澳旅客玩最遠,新加坡旅客消費力最高。

日期:2023-05-15

產業時事

台灣第1家週休三日是這公司!圓神簡志忠10年前開始做還被怨「破壞行情」:要會做事也要會玩

民眾Lucas 3/7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的國家」提案,內容中針對BLUE MONDAY一詞,指這是絕大多數上班族的夢魘,該如何提升上班意願。這項「週休三日」提議在提案隔日3/8就檢核通過,4/26跨越5000人連署門檻,提案截止日達到5736人附議,政府必須在6/26針對此議題回應。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週一(5/15)回應,目前還沒有任何亞洲國家推廣或試行「週休三日」,但政府會據實把全世界發展的趨勢,向提案的公民來報告。其實台灣早在2013年就有圓神出版社率先實施「週休三日」,當時不僅引來媒體大篇幅報導,外界對圓神員工更是投注歆羨的眼神;更有不少老闆私下打電話給簡志忠,抱怨他「破壞行情」。圓神出版社週一則是表示,公司已實施10年成效良好,運作效率正常,樂見國內更多企業響應。以下是2013年今周刊專訪簡志忠,談如何成為幸福企業。(原文刊載於2013/8/22)

日期:2023-05-15

職場生活

「80歲高血壓不是病」 和田秀樹顛覆認知登暢銷書冠軍 專訪最懂爺嬤的日本權威醫 帶你打造 幸福老後

高齡化社會的日本,不少人開始關心老年人議題,但也不少人認為老年生活多是黯淡無光。和田秀樹說:「正確認識八十歲的牆,你就是幸齡者。」

日期:2023-05-10

產業時事

7坪街邊小店起家,uMeal如何把健康餐盒賣進台積電、日月光,寫下年營收2億奇蹟?

三分靠運氣,七分靠打拚,台大生技系畢業的張煥基是如何從7坪不到的街邊小店起家,一路把健康餐賣進台積電、日月光等大廠,寫下年營收近兩億元成績?

日期:2023-04-26

職場生活

建構有尊嚴、多世代的全人照顧網 周春米打造屏東為宜居希望城市

「社會福利就像是社會的安全網,需要讓大家都有尊嚴、有效能的受益,這是縣府的責任。」建構多世代的全人照顧網絡,以溫柔力量支持所有民眾,這是屏東縣長周春米上任以來全力推動的目標,她強調,「要創造一個非制式的、有溫度、有人情的社福制度,因為這裡是屏東、是國境之南、是最溫暖的城市!」

日期:2023-04-19

產業時事

一家8口「裝憂鬱」成立Line群組教戰,10年詐保6500萬…住院還能外出唱KTV,全家下場曝光

今周刊編按:花蓮原住民婦人張玉真家族8人,以假裝罹患精神疾病為由,長期在醫療院所住院治療,10年來向8家保險公司詐領5500多萬元保險理賠,另詐取938萬多元的健保住院給付,台北地方法院審理將張婦等8人判決無罪,可上訴。據了解,張婦家人住院期間不僅常常請假外出吃喝玩樂,甚至跑去唱KTV、洗頭、花蓮鯉魚潭玩樂。保險公司察覺有異,恰好時任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黃珮瑜到花蓮參加保險座談會,業者告知這起事件才曝光。根據臺北地方法院無罪8理由摘要如下:一、被告8人均經醫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而安排住院,且各醫院就住院均有其診斷標準及程序,日間病房更係以復健為目的,例如花蓮慈濟醫院日間病房需先由醫院精神科醫學部醫師於門診評估,需符合條件且有意願試行,經醫師開立日間病房試行單,由社工負責社會功能評估、心理師負責心理測驗全套及行為治療計劃、職能治療師負責評鑑,再經醫療團隊進行試行評估及收案討論,適合者始安排入住。二、起訴書主張被告8人係佯裝精神病,使醫師誤判而對其施以住院治療云云,但並未指稱被告主訴「持續憂鬱、缺乏動力、焦慮、失眠、有自殺念頭」等情形係虛偽不實,或有何虛偽及誇大之處,且遍觀全卷,均查無醫師指稱被告有施用詐術,致其誤信或誤判被告實際病情之證述,且依被告住院病歷、護理記錄記載,可知被告住院期間,確實分別有情緒低落、煩躁、幻聽、幻覺、自殺意念、自傷情形等,被告張玉真甚因擔心外出時情緒不穩而主動要求止痛藥及情緒穩定劑等情形,與其就診之主訴相符。三、至於被告住院期間向醫院請假外出,是依醫院請假規定,經醫師評估及開立醫囑、簽章,並填寫請假醫囑與護理衛教指導紀錄,辦理請假事宜,且依醫師於偵審中的證述,可知病患於住院期間是否請假頻繁、有無憂鬱症外顯症狀,與是否裝病並無必然關連,且因住院提供病患脫離壓力來源的環境,本可改善病患病症。日間病房屬復健治療,對病患穩定情緒、恢復社會職業功能等有所幫助。故不能以被告頻繁請假外出,或護理紀錄曾有被告情緒平穩、有笑容、表情愉悅等記載,即認被告實際上無其主訴之症狀,或逕認其就診時係裝病或誇大病情。四、起訴書雖主張被告張玉真曾被醫師要求辦理出院。但依醫師到院證述的內容,可知被告被要求辦理出院的原因,是因有院外他人會至病房找被告,且被告與他人間之私人糾紛,已不當影響日間病房之其他病患情緒及病房秩序所致,並非因醫師認被告自始無需住院治療,或認被告係裝病或誇大病情。五、本件雖有檢舉人檢舉被告張玉真等人裝病詐保,但依檢舉人的陳述,可知檢舉人並非專業醫療人員,其對於被告張玉真等人的實際病情,毫不知情,僅是因對「外表看起來好好的卻住院、住院就有錢領」感到懷疑及疑惑,希望員警介入調查,自不能因檢舉人的檢舉,逕認被告張玉真等人本案就診住院即為裝病詐保。六、被告楊閔庭雖曾提及「沒真的生病」,但衡情精神病患因缺乏病識感,不認為自己生病,也不認為自己需要接受治療等情,並非罕見,故縱然被告楊閔庭主觀上認為自己沒有生病,仍不影響其實際上經醫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並安排住院,依保險契約得請領保險之正當性。被告吳成發甚至經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鑑定其於日間病房住院有必要性,無法以門診取代;被告陳巧晴於本案後,仍再經醫師認有住院必要而安排急性病房住院治療,自無從逕認有裝病之情。七、被告張玉真等8人間固具有親屬關係且先後因精神疾病住院治療,但依醫師之證述,可知精神疾病因有家族遺傳因素,且有因同病相憐而結為夫妻之情,故精神病患家族中可能會有很多人罹患精神疾病就診治療情形。再者,依台灣精神醫學會的函文,可知並非所有憂鬱症患者都能治癒,有些長期憂鬱症患者,可能與藥物反應不佳有關,有些也與壓力、體質、社會支持、因應方法有關。因此,無從以被告張玉真等8人間具有親屬關係,即推認其等裝病詐保。八、綜上所述,檢察官所舉證據,無法證明被告張玉真等8人有詐欺之行為,自應為被告張玉真等8人無罪之諭知。

日期:20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