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53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保險稅制

妻子多1動作,丈夫遺產稅竟省300萬!地政士:利用「夫妻剩餘財產分配」替遺產節稅有2個前提

張三與陳芳芳在民國50年7月1日結婚,有張大明及張大昌二個兒子,在婚姻關係存續中,不論是不動產或是股票、現金等財產,大部分都是用張三的名義取得,但張三不幸在民國112年3月1日因病過世,配偶陳芳芳如何利用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節省遺產稅?

日期:2023-10-05

保險稅制

「魔王」新制ICS將上路,牽動35兆資金運用 壽險大挑戰

(今周刊1398)一個規範「大到不能倒的保險」的監理規定,美國為什麼不願意採用?因為新規範的衝擊影響不只是保險公司,保戶可以選擇的商品也會改變。面對新規定,為什麼壽險業個個繃緊神經?先天不良的台灣壽險業,究竟需要哪些配套和在地化措施,才能完成接軌國際的挑戰?

日期:2023-10-04

保險稅制

兒子付不起150萬遺產稅,能先賣父親遺產土地再拿錢繳稅嗎?會計師傳授繼承人沒現金繳稅2做法

遺產及贈與稅是臺灣稅目中,唯一可以用現金以外之財產(實物)繳納的稅捐,台塑創辦人王永慶的遺產稅,就是利用該特性來繳納。國稅局認定王永慶的遺產稅是119 億元,王家以實物抵繳22 億元,提出的抵繳標的包括股票、債權及365 筆土地。除了22 億元的實物抵繳之外,剩下的97 億元以現金繳納。

日期:2023-09-26

投資理財

囤房稅2.0明年上路!房東持有多屋如何「有條件」減稅?節稅秘訣藏「3大細節」:租金成關鍵

囤房稅2.0預計2024年7月上路,財政部針對誠實報稅的房東予以減稅,不過身為多屋族的房東要迎戰囤房稅2.0不可不慎,尤其房東並非「當然減稅」,根據財政部釋出草案,能不能節稅就藏在三大細節裡。

日期:2023-09-25

投資理財

囤房稅2.0每戶增5000元稅金 租屋族遭殃了?專家直指「4因素」讓房租飆升,財政部澄清

「囤房稅2.0」房屋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9/21行政院會已宣布通過,針對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的戶數,由現行的縣市歸戶改採全國歸戶,稅率也會依戶數進行差別稅率調整,由現行1.5%~3.6%調升到2%~4.8%並改按年計徵房屋稅。囤房族平均每戶增加近5000元稅金,恐讓房東將成本壓力轉嫁給房客調漲租金,專家更直指4大因素成為房租飆漲的關鍵;對此財政部表示,先前已有做功課,應該不會有房租轉嫁問題。

日期:2023-09-22

投資理財

房價漲不停,等繼承躺平就好?「小心變夢魘」…共有不動產稅率高得嚇人,專家4點提醒

都會區房價漲不停,越來越多人決定躺平不買,等繼承房子。很多人認為有房產可繼承很幸福,但真是如此嗎?專家表示,也有可能變夢魘。

日期:2023-09-12

保險稅制

爸媽沒留下遺囑就走了,三兄弟不想鬧上法院,繼承遺產該注意哪些事?遺產分割8大重點一次看

張先生的父親,在去年過世了。生前他本來也想留下遺囑的,但總有一些顧忌,因此沒有把這個想法付諸實行,沒想到在檢查出胰臟癌後只不過一個月,老天爺就把他給帶走了。

日期:2023-09-12

產業時事

網傳光電業向農民租地損及權益?5大公協會發聲明:老農子女可繼承、農保權益有保障「彼此共存共融」

許多坊間與網路影片,流傳著光電業者向農民承租土地,會損及農民權益情事的說明,嚴重偏離事實,損及光電業者的商譽,並拖累國家光電發展及國內企業要達到RE100的進度。關於土地稅賦疑慮,太陽光電5大公協會發出共同澄清表示,光電用地若是不利耕作地,走的是「農業容許」的申設流程,不須變更,沒有土地稅負問題。「唯有農地需要變更為特定事業目的地,才會有地價稅、土增稅等稅負的產生」。太陽光電5大公協會說,但地價稅通常都是由業者支付,如果是由子女繼承,不僅沒有土增稅問題,也同樣可照合約收取租金,且遺產稅如果付不出還可以分期付。至於,農保權益,光電業者都會維護農民權益,在租地時,都會請農民留下一分地,以保有農保資格。光電業者祈望與農民共存共融,為台灣永續而努力。以下為太陽光電5大公協會以條列式詳加澄清說明。

日期:2023-09-05

投資理財

獨居奶奶養老金不足,想把40年老公寓「以房養老」卻釀賤賣悲劇...退休金想靠房子,3大選擇比給你看

目前可用於退休規劃、比較常見的「不動產+ 信託」的業務組合,共有「賣房養老+ 安養信託」、「以房養老+ 安養信託」及「留房養老+ 安養信託」3種。以下我想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不動產信託的定義及架構,並分析一下「賣房養老」、「以房養老」及「留房養老」的差別。

日期:2023-08-31

投資理財

「六都以外」掀送房熱!年增逾1成「這縣市最猛」…專家揭節稅手法:這類房產有操作空間

內政部公布上半年全國贈與移轉共27,930棟,創9年同期新高,六都今年與去年相比變動不大,持平或小幅成長,然而六都以外縣市贈與移轉有突破性表現,花蓮縣、基隆市、嘉義縣市、台東縣及新竹縣增幅超過1成。

日期: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