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24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投資理財

照料全癱家人,不努力就只能睡公園...50歲北漂族的告白:現在年輕人不懂,那種沒後路的絕望感

「現在這時機,很多年輕人都跟我訴苦,沒機會翻身,你認為最大關鍵是什麼?是低薪嗎?」

日期:2021-03-30

投資理財

父母老邁還能靠子女,但沒生孩子的我們呢?保險業務員真心勸:別淪為「老年人球」的5個準備

之前提過照顧中風失去行動能力的雙親,那位從事保險業多年的讀者跟太太膝下並無子女,昨天聯繫我,表示遇到很多實務上案例,有很多人並不知道年老的時候,喪失行動能力時,你要請託子女或朋友去幫你領錢或者申請理賠,其實有很多難題,要怎麼解決,用什麼方法,以及如何規劃他的退休生活,給各位參考看看。

日期:2021-03-26

職場生活

為什麼長輩一直催抱孫?鄧惠文:子女不想生育,父母內心會懷疑,是對我的養育不滿嗎

除了「立業」,「成家」也是兩代之間最常爭論的議題。

日期:2021-03-18

投資理財

婚姻裡最大誤會,是男人那句「我養妳」:妳想的是美容逛街下午茶,他說的是洗衣顧娃伺候媽

妳在家帶孩子、做家務不比上班輕鬆,常常累得不行,但是在男人和公婆眼裡,他們會認為:男人養著妳,妳天天在家有什麼好累的?

日期:2021-03-17

職場生活

政府加碼請大家生孩子 新制8月上路! 2021年「育兒津貼、托育補助」總整理

台灣人口去年首度負成長,「少子化」與高齡化的趨勢下,未來勞動力短缺,恐成為國家安全問題。為鼓勵國人生育,總統蔡英文總統大選期間曾提「0至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行政院昨(4)日宣布,今年8月起育兒津貼提升為3500元,托育補助增為7000元,到明年元旦起,再各自再加碼1500元。政府也放寬請領津貼各種補助的資格,包含領有育嬰留停家長,也可同時申請補助,不同於以往第3胎才有加碼1000元補助,這次調整是提前至第二胎。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希望讓年輕父母能安心上班、送托,讓年輕人安居樂業,能夠「願婚、敢生、樂養」。政務委員林萬億說明,受限預算,政府才以分階段加碼方式進行,目前可育齡人口總數約為30~32萬人,若僅計算女性、都生一胎,新生兒推估有每年16萬人左右,希望藉此鼓勵年輕人生育,提高生育率。

日期:2021-02-05

投資理財

藏在窮人「生不停」背後的哀傷真相:把孩子當樂透,一個有出息,大家就翻身

近日看到一則新聞,大意是說:台中有對分別才27、25歲的夫妻,一家七口生活很貧困,有一次父親想帶孩子去買布丁慶生,卻被小孩勸阻「爸爸你沒錢,我們不要買」。

日期:2021-01-15

產業時事

錢賺得多反而不想生小孩…2020年「生不如死」的經濟警訊 台灣「這條件」比南韓更吃虧

2020年,台灣、南韓不約而同都出現「生不如死」警訊!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台灣出生人數為16萬5249人,不僅創歷年新低,更被死亡人數(17萬3156人)超越;南韓2020年新生兒僅27萬5815人,首度跌破30萬,亦低於死亡人數(30萬7764),意味著台韓這對「難兄難弟」,都埋下了勞動人口不足的隱憂。

日期:2021-01-12

投資理財

在台北養1個小孩要花多少錢?光日托就1.8萬!理財達人用4口之家開銷列給你看...算完都快哭了

鄰居一位60幾歲的阿姨看我抱著還不到1歲的二寶,問說:「這樣養1個小孩一年要花多少錢啊?」

日期:2020-12-09

投資理財

前香港首富李嘉誠:當你放下面子賺錢,代表你懂事了;當你用錢賺回面子,證明你成功了

面子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怎麼解決問題

日期:2020-12-01

保險稅制

從金融的邏輯來看,同性婚姻合法化將是未來的趨勢

過去的婚姻無疑首先是為了利益,甚至只是為了生存所需的利益,一是為了「養兒防老」,一是為了保證兩人及兩家將來「有福共用、有難共擔」,以致多數社會的經典婚詞讀起來都像金融契約。那麼,今日又有何不同?又有哪些變化呢?

日期:20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