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92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職場生活

暑氣淤積,該如何徹查百病隱源?

時序由夏日轉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來到處暑後,季節的轉變漸漸有感。處暑過後氣溫稍降、天氣逐漸轉涼,空氣中令人疲乏沈悶的厚重濕氣也緩緩減退,涼爽秋天看似即將到來。然而在這季節交替之時,平日因睡眠不足、壓力失衡、維生素攝取缺乏等原因累積所造成的健康問題,也更容易浮出水面。

日期:2022-09-08

職場生活

五個習慣有效預防失能與失智

失能與失智其實是可以加以預防的,但也沒有「絕對簡單」的回春妙方,需長期執行、保持習慣,從運動、腦力鍛鍊、心理強化等面向著手,才是健康長壽的關鍵。

日期:2022-09-07

產業時事

金門低碳島成果交流 獺金杯循環實地體驗

金門低碳島計畫邁入第十年,環保署署長張子敬、中央部會及地方縣市代表均出席本次成果論壇共同交流,金門同時也安排大家實地體驗來一趟金門獺金杯的循環之旅,縣長也談及未來金門循環減量相關作為,納入金門2050淨零排放之路徑。

日期:2022-09-07

職場生活

只喝珍奶不喝水,他被迫提早退休!醫示警「器官泡糖水裡」恐整組壞掉,「這樣吃」3個月有效控血糖

67歲的陳先生經營玩具批發,過去身體不錯,還常拜訪客戶跑業務;但近3個月來他體重快速減輕,也時常感到疲倦、嗜睡,甚至因頭暈而無力工作,只好提前退休交棒給兒子。陳先生前往醫院求診,經過一系列評估檢查後,發現外表看似健康的他,其實已是三高患者,其糖化血色素高達13.7,比正常值應小於5.7高出許多,因此是嚴重糖尿病病友。

日期:2022-08-31

職場生活

余苑綺病逝》恐怖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大腸、直腸癌為何纏上青壯年 「6飲食地雷」埋罹癌導火線

余天二女兒余苑綺,抗癌8年、歷經70多次化療,最後仍不敵病魔於8/21離世、享年39歲;近年大腸、直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部分年輕患者往往不菸不酒也有運動習慣,為何腸癌仍找上門?台灣大腸癌的發生率高居世界之冠,癌症關懷基金會指出,罹患腸癌重點在飲食,「3少1多2習慣」是降低罹癌率的重要關鍵。

日期:2022-08-22

品味人生

余天女兒愛吃蔬果、不菸不酒,為何得直腸癌?台大醫師:●●才是腸癌發生的關鍵

編按:資深藝人余天、李亞萍的女兒余苑綺(已改名為余泳澐)2014年罹患直腸癌3期,至今挺過近70次化療,不過病情每況愈下,2022年8月離世,享年39歲。從直腸癌復發到轉移淋巴,歷經手術和70次化療,肺部只剩一個葉片,39歲余苑綺抗癌過程非常辛苦,回看她的飲食習慣,她愛吃蔬果、不菸不酒,還喜歡運動,堪稱健康楷模,為何年紀輕輕就罹癌?(原文刊載於2019/10/23,更新時間為2022/8/21)

日期:2022-08-21

品味人生

「我怕明天見不到妳」艾成墜樓亡...曾曝心跳狂飆、不敢睡,醫揭「恐慌症」常見症狀

編按:40歲藝人艾成驚傳今日(8/17)上午在蘆洲捷運站共構大樓墜樓,墜落於3號出口處,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艾成當場死亡未送醫,詳細原因仍需警方調查釐清。艾成24歲在馬來西亞出道,2008年來台參加選秀節目《超級偶像》成名,並獲得超偶第二屆冠軍。他與藝人王瞳相戀多年,2020年結婚,小倆口兩週前才甜蜜歡慶結婚週年。但艾成在台創業並不順利,《ETtoday新聞雲》6月曾報導,艾成創立的「艾叻沙」全盛時期有4間店,2年前疫情爆發時出現危機,艾成一度陷入恐慌,及時將餐點轉做便當外送度過。但疫情持續2年多,仍不敵高價房租,4月底忍痛收掉西門町創始店,虧損500萬元。當時他透露,有天在教會唱歌到一半頭昏,回家測血壓飆高到170、心跳120多下,狀況很嚴重,睡覺不敢閉眼,一手緊抓老婆王瞳的手,另一手放在自己的心臟上,更對她交代遺言:「妳不要睡,我怕明天見不到妳。」當時艾成說自己身體出狀況,常常睡不好覺,「有想過若自己真的離開,心裡是不甘心,我最捨不得Haru(毛小孩)跟王瞳。」心跳很快、胸悶吸不到氣、手部發麻、頭暈,覺得自己快暈倒甚至快死掉了…,這些其實都是「恐慌症」的表現。林新醫院身心科主任蕭宇廷表示,恐慌症好發於中年人或年輕人,有上述的症狀時,應儘速至身心科就診,千萬不要延誤而錯失治療先機。(原文刊載於2019/12/18 ,更新時間為2022/8/17)

日期:2022-08-17

投資理財

「能提早還清貸款就不要拖欠!」為什麼軍公教家庭,往往教不出懂得跟銀行借錢的小孩?

撰文|成昀達會計師「軍公教」一個傳統且給人印象深刻的「族群」,不同於以往我們曾經學習過的「漢滿蒙回藏苗傜」,也不同於現在身邊日常生活所理解的台灣人、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 或是原住民等,「軍公教」是一個以工作屬性或是職務類型進行區分及界定的概念,因此我們對於「軍公教」一詞,曾有著不同的認知及理解,也有著不同的嚮往跟追求。

日期:2022-08-15

產業時事

他是外界眼中足跡遍布世界各地的「拆船大王」...潘思亮談父親家訓:跟朋友有福同享,有難要自己當

我一直牢記著父親說的一段話,時常提醒自己將心比心,利人利己。

日期:2022-08-10

投資理財

住台北一個月基本開銷要多少?單身、結婚、養小孩...理財達人算給你看:月薪10萬也嘆「生活好難」

前年一篇3萬與25萬的煩惱引起許多的迴響與討論,3萬與25萬的快樂與煩惱真的都差不多嗎?每個人的煩惱或許都不同,但可能也都大同小異。

日期:202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