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75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職場生活

全家都醫師、卻被婆婆照三餐辱罵…60歲牙醫師憂鬱症告白:如果輕生,大家一定還覺得我很好命

《今周刊》1350期「當憂鬱症來敲門」近期出刊後獲得不少回響,本文再透過60歲憂鬱症患者、牙醫師C醫師匿名受訪,現身說法說出憂鬱症患者的苦與難,並從「切身之痛」鼓勵正確面對,及就醫、用藥的重要。以下是她的第一手告白。

日期:2022-11-09

產業時事

解封後「他們」反而看不到未來...3因素掀外送員轉職潮 過來人心聲:這是份不被外界承認的職業

美食外送是不少人的餐飲日常,持續二年多的疫情更帶動外送平台興起,一度有不少人看中每月動輒收入逾六、七萬元,投入外送員行列。但隨著疫情解封,加上抽成、福利制度不完善,「沒有未來性」,且有交安疑慮,愈來愈多外送員回歸上班族。

日期:2022-11-06

產業時事

暖心媽媽縣長助圓夢 女童一封信改變宜蘭公園地景 

「親愛的縣長你好,我是李雨蓁,我希望我們宜蘭的公園可以有搖搖杯,它長這樣,像台中文心森林公園有,請縣長幫忙。」一封來自5歲小縣民的陳情信,用注音符號與可愛圖畫向「媽媽縣長」林姿妙大膽許願,獲暖心回應,不僅促成一座兒童公園誕生,還改變了宜蘭的公園地景。城市領導人本就該是夢的推銷員和幸福塑造者,啟用當天,林姿妙邀女童親自驗收朝思暮想的搖搖杯遊憩設施,純真童顏與滿足笑意即是最佳報償。

日期:2022-11-04

產業時事

梨泰院11通報案電話,警一句話打發「署長懲處停職」!她幫亡者手腳併攏、商家幫拜菜「超心碎」

南韓梨泰院踩踏事件震驚國際社會,截至11/1上午,死亡人數已達156人,超過300人受傷。外界質疑官方未盡力疏導人潮,南韓媒體更報導事發前民眾曾打11通電話報警求助,卻未獲積極處理。南韓警察廳11/2下令,管轄梨泰院的龍山警察署署長李任宰暫時停職。首爾市市長吳世勳召開記者會也為此次意外道歉,身淚俱下表示:「作為負責市民生命安全的市長,對這次事故有無限責任,在此向市民深表歉意」。南韓社會輿論除了追究責任,有不少影片引起民眾討論。一名警察獨自在意外現場疏散民眾,他不斷吶喊「有人死了、請你們幫幫忙」,試圖疏散人潮,事後接受訪問回憶起當天情況,也忍不住落淚。還有幸運獲救的女性受訪表示,自己成功獲救後,聽到救護人員說遺體在僵硬後有可能會無法放進棺木中,所以她就協助將大量倒臥在現場的屍體手腳併攏,影片惹哭不少南韓網友。當地商家目前狀況如何,也受到關注。一名在事發窄巷開店的老闆,帶著飯菜和水果替逝者祭祀的畫面,也讓網友們看了忍不住鼻酸。

日期:2022-11-03

產業時事

關鍵2hr他們逃離梨泰院「3個人貼著我吐血死去,完全是絕望」…這爸爸拚命把孩子遞出去

梨泰院上週六(10/29)晚間10點多發生大規模踩踏事件,截至週二(11/1)上午死亡人數來到156人,包括101名女性及55名男性,其中26人為外籍人士。在事發48小時後,有民眾接受中國媒體新京報專訪,將自己在梨泰院那兩小時的恐怖經歷說出來。南韓媒體也報導,當天萬聖節湧入超過10萬人潮,但現場維持秩序的警力卻不到200人。南韓警方說,當天因為首爾有抗議活動,警力都被調到其他地方,沒事先規劃人流動線,才無法在意外發生的第一時間,做出正確處置。

日期:2022-11-01

品味人生

又是主動脈剝離!政大金融學院院長李勝彥辭世享壽78歲…「7症狀當心」嚴重恐48hr內死亡

中央銀行業務局前局長、現任政大金融學院院長李勝彥,因主動脈剝離在家突然倒地,送醫急救不治,於周五(10/28)凌晨12:55辭世,享壽78歲。李勝彥的太太是在周五凌晨3點9分,透過LINE告知親友,「我要告訴你們一個不好的消息,剛剛我先生在晚上12:55在榮總的急診室走了,主動脈剝離破了」。李勝彥1944年生,臺南縣人,於1966年自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經濟系畢業,後考取日本政府獎學金,赴日就讀神戶大學,並取得經濟學碩士學位。返國曾任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四年後再度赴美。取得匹茲堡大學經濟學博士後,任職於美國維吉尼亞電力公司、華府公共服務委員會。1980年5月返國,歷任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副處長、處長及業務局局長、臺灣銀行總經理、中國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等。李勝彥精通英、日語,為我國奉派或應邀赴美、日等國出席國際性會議首選,李登輝前總統更盛讚其為「國際金融專家」。2022年國發會、金融總會及金融研訓院等協力促成政大國際金融學院設立,7月9日舉辦李院長就任歡迎茶會,前副總統陳建仁、內政部部長徐國勇、前央行總裁彭淮南等逾百位貴賓親臨祝賀。李勝彥鼓勵師生妥善運用學院環境妥善學習,培養知識力,向各方產學優秀菁英請益。他更指出金融、科技等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國際金融學院與半導體學院等成立未來將使產學雙融,讓頂尖大學輸出兩大產業所需的優質國際級人才,成為活絡國家產業命脈、推動產業創新的孵化中心。政大表示,今晨校方得知院長辭世訊息,第一時間前往向家屬致意。李蔡彥校長感念院長在任期間,國際金融學院制度建立有成,順利招收兩屆學生,為臺灣經濟發展與培育國際金融人才貢獻心力。後續治喪及院務事宜,校方將全力協助處理。-------------------------------------------------------------「急性主動脈剝離」若未妥善治療,可能在48小時內死亡,甚至猝死,這篇相關報導,提供讀者能進一步了解這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可能發生的原因。(原文刊載於2019/2/14,更新時間為2022/10/28)

日期:2022-10-28

產業時事

「她的時間到了」!才44天特拉斯辭英國首相,最快下週選出接替人選...這3人是大熱門

編按: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上任僅44天,支持度已經比前任首相強生還要低,日前有保守黨人士私下預測,她最快本周會被趕下台。果然周四台灣時間晚間21點左右,特拉斯在唐寧街外宣布,她已經通知國王查爾斯三世,辭去保守黨魁,成為史上任期最短的英國首相。消息公布後,英鎊兌美元短線拉升20餘點,來到1.1299,上漲 0.7%,而英國國債漲幅亦加大,10年期國債殖利率跌12個基點至3.76%。特拉斯說:「我承認以目前情況,無法履行我在當選保守黨黨魁時所承擔的任務,因此我已經和國王陛下交談,通知他我將辭去保守黨領袖職務。」國會議員將在下周內選出下任領導人,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指出,52歲國防大臣華勒斯有可能成為接替她的人選之一。除了華勒斯,在夏天黨魁投票中輸給特拉斯的前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也相當受歡迎,另外還有前國際貿易副大臣摩丹特(Penny Mordaunt)。

日期:2022-10-20

產業時事

87歲評論家李怡今晨病逝…曾說離開香港是「完成最後的人生」:正直的人唯一出路是監獄

編按:旅居台灣的香港知名政治評論家李怡周三(10/5)病逝於國泰醫院,享壽87歲。李怡一生追求言論自由,過去在香港蘋果日報撰寫文章,被視為立場反共。香港國安法施行後,他選擇落腳台灣,認為離開是完成最後的人生。他曾經在臉書寫道,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三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港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着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邱吉爾的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而《今周刊》在今年5月曾專訪李怡,評析香港政府以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逮捕香港「六一二人道支援基金」5位信託人,對香港社會具體影響與象徵意義,以下是訪談口述摘要。(原文刊載於2022/5/18,更新時間為2022/10/5)

日期:2022-10-05

職場生活

上酒廊、送禮物、賭球局 他為台海安全續命 王牌特務「六爺」楊六生 上半場搞國安情報 下半場做兒童教育推手

「六爺」楊六生,在案前積極聯繫推廣兒童哲學的夥伴,但他桌子抽屜裡,卻擺著老照片,裡頭的他身穿軍服,站在國際重要場合上。在兒童教育推手之外,「六爺」還有個獨特身分,他曾是「王牌情報員」,心裡、眼裡都見證著台灣重要的歷史。

日期: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