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47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產業時事

高齡化小島如今人口增加 電力自給率六成 全體一心 日本淡路島寫光電傳奇

日本整體再生能源占比不過十八%,位於瀨戶內海的淡路島綠能占比卻高達六成,日本關西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就坐落在這座島上。這座日本歷史上的「神話之島」究竟是如何蛻變成先進的「太陽能之島」?

日期:2022-09-07

產業時事

火線專訪 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通盤解讀 從選擇性漲價到蘋果汽車 郭明錤150分鐘深談庫克盤算

蘋果新機上市前夕,有「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之稱的郭明錤,難得接受媒體專訪,暢談他眼中的蘋果新戰略。在總長一五○分鐘的專訪中,這位長期浸淫在蘋果供應鏈的分析師,為我們一針見血剖析蘋果執行長庫克對iPhone 14的盤算、分析果粉的樣貌,以及這支手機對台積電、大立光等供應鏈的帶動,最後他更大膽預期,未來,蘋果一定會造車。

日期:2022-09-07

產業時事

產官學研協力翻轉嘉義.農工並重吸青年返嘉圓夢

青年低薪問題,嚴重時恐動搖國本,大隻雞晚啼的嘉義縣,在產官學研攜手協力下,逐步朝農工大縣邁進,科學園區與6大新興工業園區,瞄準智慧農業、智慧載具、精準健康3方向,加上無人機國家隊,為地方創造多元產業發展可能性。在智慧化、高值化、綠色永續架構下,青年毋須離鄉背井,甚至青農週入十萬不是夢,讓嘉義縣後發先至,吸引青年返「嘉」圓夢。

日期:2022-09-01

產業時事

柬埔寨都詐騙?這個台灣人親揭神秘面紗!從建廠到蓋經濟特區,全靠他扭轉產業結構

「柬埔寨」這個國家,近期頻頻躍上媒體版面,詐騙、台灣人遭拐、強摘器官等負面消息不斷在新聞上放送,彷彿柬埔寨已與這些負面的關鍵字劃上等號。不過,柬埔寨真的成為一個令人畏懼的恐怖國家了嗎?其實答案絕對是否定的。在當地,有著不少像美德醫療集團總裁楊克誠辛勤打拼的台商身影,甚至因其企業亮眼表現,讓柬埔寨總理委以重任,開始一步一腳印建起柬埔寨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曼哈頓經濟特區,徹底扭轉柬埔寨產業結構

日期:2022-08-23

產業時事

嘉義縣轉型「農工大縣」,從農漁業到科技業都有!翁章梁:盼讓更多人才移居嘉義、返鄉發展

嘉義縣近年來進行產業轉型、創新,朝「農工大縣」前進,吸引不少大廠進駐投資。《今周刊》今(19)日與嘉義縣政府合辦「2022嘉義產業驅動大南方系列論壇」,嘉義縣長翁章梁出席論壇時表示,「嘉義現在的發展非常熱鬧,從農、漁業到科技業、無人機應用研發產業都聚集於此,可望成為台灣新興發展區域,也歡迎年輕人來尋找就業機會。」

日期:2022-08-19

產業時事

SDGs卓越城市論壇》一滴水要做2次使用!金門縣長楊鎮浯:曾經歷戰爭,更重視永續

「金門有閩南、僑鄉、戰地、白酒,還有低碳,都是打造金門成為永續且獨具風格島嶼的重要元素。」金門縣長楊鎮浯今(10)日出席《今周刊》主辦的「2022 SDGs卓越城市論壇」,以「強化自有水源、保護金門酒廠優質釀造命脈」為題發表演說。

日期:2022-08-10

嘉義|農工大縣 正在實現

前瞻產業進駐智慧產業園區 祭60K高薪網羅返嘉人才

為了讓外流人口找到回鄉工作希望,嘉義縣築巢引鳳,轄內產業園區預計2025全數完工,可望創造6萬個工作機會,加上最新成立的嘉義科學園區,吸引三低一高前瞻產業、全球冠軍進駐,有大廠祭出60K高薪網羅人才,大隻雞晚啼的農工大縣正全面脫胎換骨,搶賺科技財,打造下一世代護國神山群。

日期:2022-08-10

產業時事

千億產業投資吸引青年回嘉 翻轉南台灣科技廊道新軸心

提起嘉義縣,許多人恐怕還停留在農業大縣、台灣糧倉印象,忽略它位處西部科技廊道軸線中心戰略位置,往北1小時可抵台中,往南半小時串連台南科學園區,豐沛土地存量,12個工業園區,成中美貿易戰後、台商鮭魚返鄉設廠首選,近千億元產業投資計畫,吸引青年回「嘉」,泱泱大縣正急起直追脫胎換骨。

日期:2022-07-29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20710產業個股追蹤:本週重頭戲的美國CPI數據及台積電法說會Preview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7-10

投資理財

台股重挫需護盤?謝金河1句話回應官員 股市「共犯結構」是台灣獨有…他示警3問題須正視

台股重挫後的省思經過狂風暴雨的上半年跌勢,台股上半年下跌3933.11,跌幅18.2%,在亞洲排行第三慘,比台灣跌得多的有南韓、越南胡志明,而這個跌勢源頭來自半導體。台灣的產業結構非常倚重半導體,一旦半導體產業供需出現變化,台灣也會首當其衝。

日期:202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