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22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5
職場生活

台人赴日狂掃貨「合利他命EX PLUS」,日本買的較有效?為何有logo不一樣?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樣

近年來赴日旅遊人潮眾多,看準的無非是距離近、匯率低,可以狠狠「血拚」一番,而台灣民眾前往日本最愛掃貨的正是藥妝類用品,其中又以「合利他命」最受青睞。不少人尤其是長輩常有一個觀念,那就是「日本買的比較有效!」不管是自購或幫親友買,一到當地藥妝店便會開啟掃貨模式,難道台灣、日本販售的「合利他命」成分真的不一樣嗎?也有眼尖民眾發現,架上的商品似乎有商標不同的狀況,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周刊》一次為大家解答。

日期:2023-09-12

職場生活

黃瑽寧流感懶人包》A型流感、B型流感、普通感冒症狀差別!一般感冒吃到克流感會怎樣?3種流感疫苗比較

編按:A型流感大爆發,你也中標了嗎?最近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且連續2週流感病毒陽性率超過20%,達本季流行閾值標準,進入流感流行期,目前A型H1N1及H3N2於社區共同流行。疾管署統計,本流感季自去(2022)年10月1日起截至今年9月4日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625例 (407例A型H1N1、202例A型H3N2、9例A型未分型、7例B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2%),84%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81%具慢性病史;其中死亡138例 (102例A型H1N1、31例A型H3N2、3例A型未分型、2例B型),74%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93%具慢性病史。疾管署呼籲,目前流感疫情呈現上升趨勢,且近日學校已陸續開學,亦增加校園流感群聚發生之風險,請民眾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勤洗手、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的風險,尤其若是自身及親友為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流感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健康狀況。同時提醒醫師,如遇病人符合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用藥條件,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降低重症風險。

日期:2023-09-11

職場生活

手扶梯有多髒?小心「3病菌」跟你回家…重症醫曝這地點比醫院、百貨更可怕,6招遠離病毒

編按:近期台灣疫情維穩,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再發出警告,全球多個地區的新冠疫情有上升趨勢,特別是隨著北半球冬季即將來臨,疫情可能升溫。面臨不斷變種的新型冠狀病毒,重症科醫師黃軒分享,要特別小心手扶梯,人來人往最容易受到污染,3大微生物菌種常出現在手扶梯上,提醒6點預防。(原文刊載於2023/6/12,更新時間為2023/9/8)

日期:2023-09-08

職場生活

完整療程、避開危險因子 兩三年內不復發 紅顏不「糟」糕 玫瑰斑就醫兩周見效

小時候的紅臉會被說很可愛,但長大後的紅臉卻逐漸蔓延至全臉,再也不易消退,那就是「酒糟肌」,酒糟肌正名為玫瑰斑(Rosacea),了解原因、惡化因子就能扭轉肌膚泛紅。

日期:2023-09-06

產業時事

2023未上市公司100強 台股小聯盟明星隊出列

(今周刊1394)資本市場風起雲湧,也有不少人把目光轉向未上市公司,尋找明日之星。相對於上市櫃公司的資訊透明,未上市公司更需要投資人用心尋寶。《今周刊》製作「未上市100強」,不論是獲利較佳的板塊族群,或是生機盎然的趨勢產業,讓投資人按圖索驥,領先布局新方向。

日期:2023-09-06

職場生活

50歲科技男動一下就累!血壓不穩、連講話也喘,檢查後須終生洗腎...醫師揭「1日常習慣」很致命

總是感到疲憊不堪,休息也沒用嗎?要特別注意是不是肝腎出問題。一名50歲從事科技業的男性,2年前因疫情在居家辦公,那段時間總感覺很疲憊,稍微動一下就覺得好累,每次遠距辦公完,一下班後就癱在床上不想動;後來連講話都會喘才緊急就醫檢查,結果已是急性腎衰竭,且須終身洗腎。

日期:2023-09-02

職場生活

Lulu飛北海道,友人行李遭搜!2關鍵被盯上「扣留9小時」,哪些東西踩雷?入境日本藥品有規定

女星Lulu(黃路梓茵)與好友去北海道遊玩,沒想到過程一波三折,不只帶錯護照,導致全員來不及搭上飛機,最後再花15萬重買機票,友人過海關時還被質疑攜帶非法物品,被帶去搜身,一行人被扣留9小時才成功出機場。Lulu將這段影片上傳到YouTube個人頻道,同時提醒大家出國應注意的事項,沒想到意外引發風波。

日期:2023-08-30

職場生活

慢性咽喉發炎 病毒細菌入侵第一道警訊 愛吃甜食 喉嚨卡卡肯定好不了

經常覺得喉嚨瘙癢、有異物卡住,或者一講話就不停清喉嚨,是什麼原因?有方法解決嗎? 多喝檸檬水,或用微量海鹽溫水漱口,有助減少咽喉的細菌孳生。

日期:2023-08-23

投資理財

如何戰勝心魔、打造倍數獲利體質 億元大戶的修心致富法則

近來台股震盪劇烈,上沖下洗的盤面,增添許多操作難度,但對大戶贏家而言,除了依循正確的選股方向與策略外,學會控制好得失心,才是能夠長久不敗的致富關鍵。不論是輸家變贏家、身價過億元的平民股神,還是經過機構法人訓練的業內操盤手,在這裡,6位億元大戶的投資修煉,與最新的股市看法布局,值得投資人細細品味。

日期:2023-08-23

職場生活

衛教篇》台灣成人每三人就有一人血糖過高 為什麼?怎麼治?會好嗎? 專家解答診間糖尿病三問

2023.08.22今周刊編按:糖尿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6位,僅2022年就有逾1.2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據國健署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250萬名患者,且每年持續增加2.5萬人。糖尿病危害國人健康至深,但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發現,台灣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1%上下,估計約22萬人不知道自己罹病,提醒民眾若空腹血糖值大於100,就應有警覺心。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鍾仁華團隊,利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6萬多名成人資料串接健保資料庫發現,2012年至2020年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在1%上下,若以全國約2200萬成人估算,1%相當於22萬人。研究團隊並彙整7大重要風險因子,包含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腰臀比、糖尿病家族史、教育程度、嚼檳榔等。糖尿病就像隱形殺手,早期不容易察覺,但高血糖卻會對全身帶來傷害,併發症更令人害怕,千萬別讓迷思與誤解耽誤了治療。(原文刊載於2023/04/26,更新時間為2023/08/22)

日期: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