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41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職場生活

一張秒懂「9天」過年天氣!「最適合出遊」時間揭曉 專家:這2天全台有雨、溫度溜滑梯

今(28)日是農曆年前上班日最後一天,明(29)日即將迎來大家期盼已久的9天連假!氣象達人彭啟明在粉絲專頁表示,南方低壓外圍水氣正接近中,南部早上逐漸轉有雨,中部午後,北部較慢,但東北部已有雨。明(29)日鋒面通過,各地轉雨、氣溫下滑,相較於這兩天變化顯著。

日期:2022-01-28

全台防疫報導

疫情炸鍋》台灣人搶打第三劑 「各種疫苗排列組合」4大副作用要注意

本土疫情升溫,不少人搶打第三劑,台大家醫科醫師何忠祐表示,三劑都打莫德納與BNT的人,第三劑發生副作用機率與第二劑相似;但前兩劑打AZ,第三劑混打mRNA疫苗的人,常見副作用有注射部位疼痛、疲倦、全身痠痛與發燒。而指揮中心專家也表示,第三劑副作用以mRNA疫苗發生率最高,若害怕有副作用也可選發生率較低的高端來施打。

日期:2022-01-27

職場生活

「被車撞三次還是爆吃三次?抗體差不多...」 醫:第三劑選高端,抗體上升5.7倍!

疫情升溫,Omicron變異株擁有高傳染力的特性,讓第三劑間隔不得不縮短至12周即可接種。不過到底第三劑要選擇什麼廠牌的疫苗,一直是討論的議題。中港澄清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分享,自己三劑施打的種類為AZ、AZ,第三劑則選擇高端,強調「AA高」的組合「可以將兩劑AZ中和抗體值拉高5.7倍」。

日期:2022-01-27

職場生活

「從來沒有缺蛋這麼嚴重」連跑3家全聯架上全空,為何雞蛋突然消失了?「全台蛋荒」真相解密

編按:近日有網友在臉書社團「我愛全聯-好物老實説」發文訊問,為何全聯雞蛋貨架上空空如也,且連跑3家不同門市都是如此,讓他不禁傻眼「最近雞蛋很缺嗎?都買不到。」不僅如此,桃園賣蛋20幾年的老闆娘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開店不到1小時就被搶完,直呼「從來沒有缺蛋缺得這麼嚴重」。春節連假倒數計時,卻面臨缺蛋危機,到底為何全台頓時會缺少這麼多蛋?這波缺蛋跟飼料漲價有關係嗎?恐怕不是,飼料漲價影響的是蛋價,缺蛋則是因為「疫病」壓垮了去年本就養雞量大減的產業鏈。本文轉載自「上下游新聞」,作者:上下游新聞記者林怡均、林珮君

日期:2022-01-27

職場生活

郭台銘談mRNA疫苗》BNT在效果vs副作用之平衡最好! 1500萬劑最後一批將抵台

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下午發表題為「2022年郭台銘第一次報告」的臉書貼文,在1100多字文章中,除了預告1500萬劑BNT疫苗的最後一批將在這兩天抵台、感謝德國BNT支持及支援、大中華代理商上海復星的協調,也強調在效果及副作用的雙邊平衡下,BNT疫苗是當前mRNA疫苗中的理想選項。郭董也認為,BNT不管是做為Omicron病毒的加強劑,或是未來可能因應疫情流感化的新劑型,都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台灣勢必會在供貨名單內。

日期:2022-01-26

產業時事

新光三越首座Outlet「SKM Park」今起試營運!不畏疫情喊年營收目標50億的2個秘密武器

1月26日,百貨龍頭新光三越旗下首座Outlet「SKM Park」開始試營運。有別於過往其他大型商場熱鬧開幕,受高雄疫情升溫影響,SKM Park試營運首日顯得低調,就連原訂的前300名送購物金活動也取消,讓人好奇,這個在疫情下開幕的高雄全新Outlet,真的能達到一年新台幣50億的業績目標?

日期:2022-01-26

產業時事

縮表魔王來了!面對聯準會可能升息,股債如何操作?一文讀懂基金經理人操盤術

今年聯準會可能提前升息,甚至是啟動縮減資產負債表,股債基金也都調整了各自投資布局。整體而言,今年股市將更仰賴基本面,而債市雖將震盪,但也不乏投資機會。

日期:2022-01-26

全台防疫報導

疫情升溫...過年返鄉怎麼辦? 醫曝「防疫指南」:先問自己4個問題!

疫情升溫,農曆春節返家,有什麼防疫上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分析,可以先問自己「這4個問題」,他同時分享在外如廁或是用餐的防疫「撇步」,還有最重要的是疫苗打好打滿、口罩戴好!

日期:2022-01-25

【股科大夫容逸燊】股市診療室

0124晨報 台股週五跌破萬八關卡後權值股賣壓出籠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1-24

麥克連 給想知道如何選股操作的你:頂尖操作思維

【麥克連】20220123產業個股追蹤:ABF族群下跌主因+環球晶併購案的操作策略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