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123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產業時事

最放心不下她孱弱的病體…陳致中洗錢5/11入獄,無法陪吳淑珍過母親節:我的心和她相連一起

前總統陳水扁、吳淑珍國務機要費等案,因會計法去年修法除罪化,高等法院更二審去年7月判決免訴,但吳淑珍、陳致中以及黃睿靚3人部分,最高法院週三(4/26)駁回陳致中、黃睿靚的上訴定讞,陳致中犯下洗錢罪判刑1年。近期必須入獄,檢方啟動防逃機制,黃睿靚判刑10月、宣告緩刑4年,而吳淑珍被判處2年徒刑撤銷發回更審。陳致中遭判刑定讞後,將失去目前的高雄市議員資格。高雄地檢署也發出傳票,通知陳致中5月11日下午3點30分雄檢報到後發監執行。對此,陳致中在臉書表示,「今年母親節(5月14日)無法陪媽媽一起度過,但我的心與她相連在一起,非但沒有變遠,反而更加靠近,最放心不下的是媽媽孱弱的病體。」陳致中4/27也曾在臉書貼文表示,「我的床頭桌放著媽媽與我的合照,政治車禍導致她半身不遂坐在輪椅上將近四十年,劇變發生的那一年,我剛進小學讀一年級,媽媽拚了老命從鬼門關前回來是放不下稚嫩的孩子」。「樂觀堅強的她總是自嘲,這是被判無期徒刑而且不得假釋,每當我聽到這句話卻心如刀割,我深知這麼漫長的歲月裡,她必須忍受多少肉體、心靈與精神上的折磨與痛苦。而且她更對官司無辜牽連下一代感到非常自責,如果這是老天的旨意,如果這是宿命的安排,17年前的事情,為人子者為母受罪責,致中心甘情願,沒有怨悔,這或許是回報養育之恩唯一的方式。」(原文刊載於2023/4/26,更新時間為2023/5/3)

日期:2023-05-03

職場生活

她84歲有失智症、沒子女,數千萬老本爆親信搬空!為何「遺囑公證」了還會撕破臉鬧上法庭?

國民黨前副祕書長、救國團名譽召集人李鍾桂因患失智症,法院根據她先前簽立的意定監護契約,裁定由李姓堂姪擔任監護人,貼身照顧李鍾桂數十年的秘書認為李姓堂姪照護地點、方式,不符合李鍾桂意願,已提抗告。

日期:2023-05-01

職場生活

「口腔疾病」是感冒之外最常見疾病!健保給出大利多:這「8族群」每3個月可免費塗氟一次

國人蛀牙、牙周病盛行率高達九成,口腔疾病已成感冒之外國人最常見疾病。今年健保總額預算將新增10.1億元用於口腔照護,65歲以上長者每3個月可塗氟一次,估計受惠民眾約有50萬到66萬人。

日期:2023-05-01

職場生活

在法國,沒有「老了靠孩子」這回事!去醫院探病,連油錢都父母出...法國媽媽給我的「震撼教育」

大家常常說,西方人比起東方人,家庭觀念相對薄弱,我其實沒有很認同。我認識的很多法國人,都選擇住在離父母家近的地方,或是週末常常回家看家人,甚至某些家庭還設定每週日為「家庭日」,讓全家人可以團聚吃飯。

日期:2023-04-26

職場生活

45歲以上有54%罹患糖尿病 或前期,全台迫切進入數字控糖新時代! 我的糖尿病數碼醫師

在台灣,每三個成年人就有一個人面臨高血糖威脅,45歲以上國人中,更有54%「若非罹病、就是糖尿病前期」。飲食生活習慣影響糖尿病甚鉅,血糖能否控制得宜更是關鍵,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新的血糖監控裝置出現,AI也在輔助預測與診斷上幫了大忙,在與糖尿病共處的道路上給予更多的照護。

日期:2023-04-26

職場生活

年紀愈大睡得愈少 其實不正常 當心腦部退化 虛實兩方向改善失眠

台灣每十人就有一人有失眠的困擾,壓力大、缺乏運動且愛用電子產品,是導致睡眠品質不佳的部分原因,透過行為治療、調節日夜節律,可大幅改善。

日期:2023-04-26

職場生活

85歲朱銘久病厭世輕生…台灣每12長者有1人憂鬱症!「老不是鬱卒原因」9症狀有5項要就醫

台灣國寶級雕刻家朱銘日前驚傳久病厭世,在士林住家自輕生身亡!據悉,85歲的朱銘晚年慢性病纏身,需要定期就診服藥控制,曾多次向家人表達負面情緒。許多人以為,愛生氣抱怨、有負面情緒只是老化的一種現象,卻忽略高齡憂鬱症的可能性。據調查顯示,台灣約有5%至12%高齡者患有憂鬱症,衛福部2021年國人自殺率統計更發現,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突破新高,是每年自殺率數據裡的中高風險群。

日期:2023-04-25

產業時事

一家8口「裝憂鬱」成立Line群組教戰,10年詐保6500萬…住院還能外出唱KTV,全家下場曝光

今周刊編按:花蓮原住民婦人張玉真家族8人,以假裝罹患精神疾病為由,長期在醫療院所住院治療,10年來向8家保險公司詐領5500多萬元保險理賠,另詐取938萬多元的健保住院給付,台北地方法院審理將張婦等8人判決無罪,可上訴。據了解,張婦家人住院期間不僅常常請假外出吃喝玩樂,甚至跑去唱KTV、洗頭、花蓮鯉魚潭玩樂。保險公司察覺有異,恰好時任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黃珮瑜到花蓮參加保險座談會,業者告知這起事件才曝光。根據臺北地方法院無罪8理由摘要如下:一、被告8人均經醫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而安排住院,且各醫院就住院均有其診斷標準及程序,日間病房更係以復健為目的,例如花蓮慈濟醫院日間病房需先由醫院精神科醫學部醫師於門診評估,需符合條件且有意願試行,經醫師開立日間病房試行單,由社工負責社會功能評估、心理師負責心理測驗全套及行為治療計劃、職能治療師負責評鑑,再經醫療團隊進行試行評估及收案討論,適合者始安排入住。二、起訴書主張被告8人係佯裝精神病,使醫師誤判而對其施以住院治療云云,但並未指稱被告主訴「持續憂鬱、缺乏動力、焦慮、失眠、有自殺念頭」等情形係虛偽不實,或有何虛偽及誇大之處,且遍觀全卷,均查無醫師指稱被告有施用詐術,致其誤信或誤判被告實際病情之證述,且依被告住院病歷、護理記錄記載,可知被告住院期間,確實分別有情緒低落、煩躁、幻聽、幻覺、自殺意念、自傷情形等,被告張玉真甚因擔心外出時情緒不穩而主動要求止痛藥及情緒穩定劑等情形,與其就診之主訴相符。三、至於被告住院期間向醫院請假外出,是依醫院請假規定,經醫師評估及開立醫囑、簽章,並填寫請假醫囑與護理衛教指導紀錄,辦理請假事宜,且依醫師於偵審中的證述,可知病患於住院期間是否請假頻繁、有無憂鬱症外顯症狀,與是否裝病並無必然關連,且因住院提供病患脫離壓力來源的環境,本可改善病患病症。日間病房屬復健治療,對病患穩定情緒、恢復社會職業功能等有所幫助。故不能以被告頻繁請假外出,或護理紀錄曾有被告情緒平穩、有笑容、表情愉悅等記載,即認被告實際上無其主訴之症狀,或逕認其就診時係裝病或誇大病情。四、起訴書雖主張被告張玉真曾被醫師要求辦理出院。但依醫師到院證述的內容,可知被告被要求辦理出院的原因,是因有院外他人會至病房找被告,且被告與他人間之私人糾紛,已不當影響日間病房之其他病患情緒及病房秩序所致,並非因醫師認被告自始無需住院治療,或認被告係裝病或誇大病情。五、本件雖有檢舉人檢舉被告張玉真等人裝病詐保,但依檢舉人的陳述,可知檢舉人並非專業醫療人員,其對於被告張玉真等人的實際病情,毫不知情,僅是因對「外表看起來好好的卻住院、住院就有錢領」感到懷疑及疑惑,希望員警介入調查,自不能因檢舉人的檢舉,逕認被告張玉真等人本案就診住院即為裝病詐保。六、被告楊閔庭雖曾提及「沒真的生病」,但衡情精神病患因缺乏病識感,不認為自己生病,也不認為自己需要接受治療等情,並非罕見,故縱然被告楊閔庭主觀上認為自己沒有生病,仍不影響其實際上經醫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並安排住院,依保險契約得請領保險之正當性。被告吳成發甚至經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鑑定其於日間病房住院有必要性,無法以門診取代;被告陳巧晴於本案後,仍再經醫師認有住院必要而安排急性病房住院治療,自無從逕認有裝病之情。七、被告張玉真等8人間固具有親屬關係且先後因精神疾病住院治療,但依醫師之證述,可知精神疾病因有家族遺傳因素,且有因同病相憐而結為夫妻之情,故精神病患家族中可能會有很多人罹患精神疾病就診治療情形。再者,依台灣精神醫學會的函文,可知並非所有憂鬱症患者都能治癒,有些長期憂鬱症患者,可能與藥物反應不佳有關,有些也與壓力、體質、社會支持、因應方法有關。因此,無從以被告張玉真等8人間具有親屬關係,即推認其等裝病詐保。八、綜上所述,檢察官所舉證據,無法證明被告張玉真等8人有詐欺之行為,自應為被告張玉真等8人無罪之諭知。

日期:2023-04-18

全台防疫報導

公車、捷運免戴口罩4/17準時上路,僅「2情況」要戴!新冠何時降級?長照機構訪客新制一次看

4月17日口罩鬆綁準時上路,僅醫院照護機構和救護車規定要戴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本週會有指揮中心降級、新冠肺炎法定傳染病等級調降等相關時程宣布,未來也會規劃將口罩配戴規定納入醫療院所與機構常規化指引中。對於明天週一口罩解禁範圍,指揮中心宣布搭乘公共運輸可免戴口罩,校車、幼兒園專用車及校園接駁車比照辦理,但醫療照護機構、救護車這2場域仍須按規定全程佩戴。另外,羅一鈞表示,降級後公費疫苗、抗病毒藥物、清冠一號都會持續公費提供,法定傳染病個案中重症、併發隔離費用也都將由中央支付,目前食藥署、中醫藥司等針對公費疫苗、抗病毒藥物、清冠一號等藥物廠商展開輔導,盼協助相關廠商申請正式藥證。目前口服抗病毒倍拉維製造廠商輝瑞已提藥證申請,莫納皮拉韋則是還沒有,快篩試劑授權以指揮中心解散為準,部分規定為今年6/30,目前市面流通的快篩不會受指揮中心解編影響,但授權到期後除非有正式許可證,否則不得新進口或製造,食藥署也會協助輔導申請正式藥證。(原文刊載於2023/4/13,更新時間為2023/4/16)

日期:2023-04-16

職場生活

孩子血癌復發!父PO卡片急尋「捐血恩人」結果曝光…兒童癌症發生率居首位,《個資法》只能苦等奇蹟

近日臉書有則貼文引發關注,為1名父親發文表示,自己的孩子罹患T-ALL白血病(又稱血癌),2021年曾得到一位恩人捐贈周邊血才得以活下來,不過今年孩子血癌再度復發,需要這名捐贈者再幫忙,盼能透過網路力量找到對方。該文被大量轉發後,周四(4/13)中午該名父親表示,「感謝各位的幫忙,目前已經獲得正常管道的大力幫忙」,因此先將稍早文章撤下,「感謝各位這一天的相助。 再次叩首,感激不盡。」

日期:2023-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