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59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職場生活

睡覺聞「7種香氛」,研究:記憶力增強226%...預防失智,吃對食物能比實際年齡年輕14歲

說過的話一轉眼就忘、總是在找鑰匙、反應遲鈍...年紀越大,是不是常常忘東忘西呢?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對年長者進行一項研究,發現睡覺時如果聞著香氛精油,有助於增強認知與記憶能力。該研究目前初步取得結果,將進一步擴大實驗規模,同時針對失智症患者進行研究,進行順利就能知道「睡眠香氛」能否對於認知相關疾病有所幫助。

日期:2023-08-09

職場生活

陳晉興今升任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力推肺癌篩檢救國病:「病人把生命託付給你,你怎會不把電話給他?」

編按:原任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的陳晉興,今(8/1)日升任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56歲的陳晉興是知名肺癌外科醫師,曾醫治前副總統陳建仁,而有「副總統的醫生」之稱,知名主持人陳文茜、台北市長夫人陳佩琪等也都是他的病人。多年來,陳晉興致力推廣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簡稱LDCT),去年7月國民健康署終於將LDCT列入第5癌篩檢,上路僅1年就揪出531個確診肺癌個案,其中8成5都是早期患者,對於四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患者來說,不啻是爭取到更大的生機與時間。面對已連續19年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首位的肺癌,陳晉興的使命,是早一點找到肺癌初期的病人,出生在彰化王功偏鄉的他,是如何走上這條防治「新國病」之路?《今周刊》曾於2021年專訪陳晉興,暢談自己從醫心路歷程,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21/1/20,更新時間為2023/8/1)

日期:2023-08-01

職場生活

新國病篩檢推手》「病人把生命託付給你,你怎會不把電話給他?」為什麼陳文茜、陳佩琪罹肺癌都找他

編按:原任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的陳晉興,今(8/1)日升任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56歲的陳晉興是知名肺癌外科醫師,曾醫治前副總統陳建仁,而有「副總統的醫生」之稱,知名主持人陳文茜、台北市長夫人陳佩琪等也都是他的病人。多年來,陳晉興致力推廣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簡稱LDCT),去年7月國民健康署終於將LDCT列入第5癌篩檢,上路僅1年就揪出531個確診肺癌個案,其中8成5都是早期患者,對於四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患者來說,不啻是爭取到更大的生機與時間。面對已連續19年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首位的肺癌,陳晉興的使命,是早一點找到肺癌初期的病人,出生在彰化王功偏鄉的他,是如何走上這條防治「新國病」之路?《今周刊》曾於2021年專訪陳晉興,暢談自己從醫心路歷程,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21/1/20,更新時間為2023/8/1)

日期:2023-08-01

職場生活

19歲女「嗜冰成癮」,吃到渾身發抖也難戒口,原來是這毛病在作怪…醫:嚴重恐心衰竭

夏日炎炎,吃冰消暑又透心涼,但如果對冰品有無可抑制的狂熱,甚至「嗜冰成癮」,恐怕暗藏疾病!一名19歲女子不分季節隨時都想來杯加滿冰塊的手搖飲和冰品,就算吃到渾身打顫,甚至牙齒刺痛痠軟都無法戒口,讓家人擔心不已。就醫檢查後,才發現女子「嗜冰成癮」,其實是缺鐵性貧血的病徵。

日期:2023-07-26

職場生活

「學貓叫」紅遍三地,31歲馮提莫甲狀腺癌晚期…「唱不了歌天塌下來了」吞嚥卡、沙啞5症狀要當心

今周刊編按:擁有眾多粉絲的中國網紅歌手馮提莫驚傳罹患晚期甲狀腺癌,消失螢光幕半年後在微博發文,表示自己罹患「甲狀腺癌」,所幸已經做完手術也非常成功,嗓子在她努力練習下恢復差不多。馮提莫發文表示,生病,癌症對她來說都不怕,「只要人還在,都不是大事兒」。但是當術後很長一段時間說不了話,無論如何都唱不了歌,這才是我最崩潰的事情,感覺天都塌下來了。但是也很感謝老天的提醒和自己的毅力,現在恢復了嗓子。據了解,演藝圈名人像是歌手方季惟、主持人李明依等人皆曾被診斷甲狀腺癌,而南韓電影《寄生上流》演員朴素丹2021年也被診斷罹患「甲狀腺乳突癌」而全面停工。甲狀腺腫瘤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其中以女性為佔多數,大部分是良性腫瘤,甲狀腺癌佔甲狀腺腫瘤不到5%比率,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3倍,為女性第四大癌症。醫師提醒,甲狀腺癌初期幾乎零症狀,當病人覺得喉嚨吞嚥時有「卡卡」異物感、原本比較尖銳清脆的聲音變得沙啞時,都已是中晚期。因此也建議,可在30歲開始為自己每年安排一次頸部超音波檢查,只要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都很好,第一到第三期的10年存活率可達90~95%。

日期:2023-07-25

幸福熟齡

只是胃食道逆流,也會變成食道癌?醫師:出現胸悶、噁心、喉嚨卡卡...6大症狀別輕忽

編按: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9年有2,668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1,98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男性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8歲,約有7成個案發生於50~70歲,男性更比女性多出3倍的罹病風險,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十大癌症死因排名第9位。因食道癌離世名人不在少數,如裕隆集團前董事長嚴凱泰2018年因食道癌逝世,享年54歲;另外如曾獲金馬影帝的中國演員涂們、本土資深藝人安迪也都是因食道癌離世。有醫師表示,「食道癌大多與飲食有關」,如吸菸、嚼檳榔、重度飲酒、愛吃醃漬食物及愛喝滾燙熱茶熱湯等習慣,都可能增加罹癌風險,而若長期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也容易引發食道病變。(原文刊載於2020/4/13,更新時間為2023/7/18)

日期:2023-07-18

今選頻道

疲憊、發燒、骨頭疼痛!骨髓纖維化警訊與治療

請問骨髓纖維化好發在哪些族群?

日期:2023-07-10

職場生活

陳昇驚傳口腔長腫瘤!出現「這些徵兆」要當心 蛀牙、戴假牙也恐罹患口腔癌

編按:據衛福部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口腔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5位,發生人數為8277人;111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則顯示,口腔癌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6位,死亡人數為3479人。64歲「不老頑童」歌王陳昇更於2020年罹患原發性口腔癌,臨時取消當年度誇年演唱會,透露當時一度交代後事,整整差鼻胃管躺15天,舌頭1/3麻木還會流口水。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每年超過8千位民眾罹患口腔癌,其中9成是男性,好發年齡多集中在40-70歲之間。當口腔出現久未癒合的傷口、吞嚥困難、頭頸部有腫塊等徵兆,應警覺是否為口腔癌,尤其習慣抽菸、喝酒、嚼食檳榔的人,更是口腔癌的高危險群;此外,連蛀牙、配戴假牙、牙齒過尖……都可能導致口腔內細胞突變,倘若不幸「中鏢」,就得尋求口腔顎面外科協助診治。目前政府已將口腔黏膜檢查納入預防保健服務,根據統計,可有效降低4成口腔癌死亡率,每440名參加者中即有1名為口腔癌,而其中口腔癌早期個案可有8成的五年存活率,且僅需小型手術,不會造成臉部變形。(原文刊載於2020/11/18,更新時間為2023/7/6)

日期:2023-07-06

職場生活

西瓜不是第一名!「超解渴6食材」含水量破90% ...泌尿科醫師最推「這食物」:男生可多吃

炎熱夏天,身體若缺水、電解質,嚴重恐會中暑。其實除多喝水補充身體水分之外,營養師也建議可以透過「吃」解渴!營養師余朱青推薦6種食材,每種含水量都高達90%以上,不只健康,還能幫助消炎、消水腫,更能預防心血管疾病。不過,水果雖然可以補充水分但不宜完全依賴,民眾也可藉由吃蔬菜增加水分攝取量,並提供其他營養如鉀、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泌尿科醫師高銘鴻呼籲,碰過許多有泌尿問題的患者,都是因為水喝不夠,因此推薦大家,如果真的討厭喝水,就從「吃水」開始做起。

日期:2023-07-05

職場生活

癌症真相系列》「攝護腺癌遲早成男性癌症第一名!」泌尿權威邱文祥:50歲後必做一件事

編按: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前列腺(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症中排名第五,死亡率則同樣位居第五位,長期觀察排名更有往前趨勢,近40年來台灣攝護腺癌發生率增加約70倍,死亡率則加約20倍,並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近年不少名人飽受攝護腺癌之苦,包括藝人余天、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衛教專家潘懷宗、以及作家李家同等;而太電前董事長孫道存更在2021年因攝護腺癌惡化離世。攝護腺癌是個進展緩慢的癌症,早期沒有症狀,許多患者在發現攝護腺癌時,常常已經進入晚期,甚至轉移到骨頭、肺臟、肝臟、腎上腺等處,會出現骨頭轉移、內臟轉移的,屬於進展較快速、惡性度較高的高風險攝護腺癌。想要早期發現攝護腺癌,新光醫院董事、亞洲泌尿外科醫學會秘書長邱文祥表示,有一種很好的血液腫瘤標記「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固定抽血檢驗,當PSA異常升高,下一步就是要進行攝護腺切片,因為第一期攝護腺癌的10年存活率可達95%,如果早期發現,就不必擔心會死於攝護腺癌。(原文刊載於2021/3/10,更新時間為2023/7/4)

日期:2023-07-04